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骆秉章?骆秉章的故事

如何评价骆秉章?骆秉章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3/12/6 19:52:03

清朝末年,国家危难,危机重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局,在清朝前中期受到严重钳制的汉族官员,在这时候开始突显出来。在这个时期,汉族官员英雄辈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本文的主人公骆秉章,便是那许多涌现的官员之一。

骆秉章是晚清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潘、李鸿章处于同一时期,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为官期间,多次镇压起义,治军平乱,功绩卓著,位居封疆。

骆秉章是一个为官清正,办事严谨的官员。道光年间,道光帝以其稽查吏部银库,他上任后即刻开始彻查,铁面无私,清查陋规。正是因为他在,当时吏部的许多官员,再不敢徇私枉法,改变了吏部的风气。

受他压制的官员,想将他弄走,便找了他的一个漏洞上报。哪知当时来调查的穆彰阿,经过调查发现,骆秉章办事一丝不苟,严谨有度,因而越发佩服重用他。穆彰阿甚至这样对骆秉章说道:“你清查库银的严格可真是空前绝后啊,我一定要让你再留在这里三年,这将对国库大大有利。”道光帝也曾召见他说:“你这一年年查库办得很好,不只是朕一人知道,而是人人皆知。如今有了此案你的名字将会更出名,如果没有这个案件,朕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办事。”由此可见,骆秉章清正的官风,受上位者看重。

骆秉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看事情想的深而远。清末太平军起义,势如破竹,情形很是危急。在太平军即将攻打长沙的时候,原为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却被人参折调任,因为要等到形势安定后才交接,骆秉章暂留。当时长沙城几乎所有的城垛都已经损毁,骆秉章因而多次参奏拨银,用来修筑城墙。他督促工人们日夜赶工,终于在太平军攻至的前一刻,完成了工程。太平军打来的时候,当时清军各路援军,正帅、副帅皆未到,城内只有兵勇八千,且没有一员有作战经验的将领。若是城墙没有修订,简直就是给太平军送人头的。骆秉章的这一决定,保证了长沙城的安全。

另外,当时清军八旗兵力疲敝,应对太平军形势又危急,于是曾国潘等人便请求开展地方团练。骆秉章当时大力支持,在任上多次为此行方便之举,湘军的建立,以及这支军队在后来发挥的力量,都要属骆秉章一份。

骆秉章为官清正,办事公平严谨,且多次为清朝建立功勋。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官员,实际上却留有一丝污名。

同治二年,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不过骆秉章早有准备,川军、湘军和土司的“夷兵”组成的大网正撒在大渡河两岸。后石达开划船渡河,等他们行至一半的时候,石达开瞬间下令,用枪炮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部无一生还。随后又派兵马取马鞍山,断太平军粮草。兵士牺牲过半,粮草更是成了问题,在必死的险境之下,石达开写信请求议和投降,希望以个人生死来换取部下生命安全。

骆秉章接到石达开的求和信之后,抓住机会,派部下前往劝说石达开投诚。已经没有退路的石达开,与骆秉章签订盟约。哪知道骆秉章背信弃义,将石达开抓住,押解成都,处以凌迟之刑。石达开投降的部众,有四千多人发了路票遣散,还有两千人直接将他们聚在一处,一夜之间全部剿灭。

《清史稿》记他:“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胡林翼综核名实,干济冠时。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

咸丰帝赞其:“老成硕望,宣力弥勤。”同治帝:“老成硕望、调度有方。”骆秉章抓住骆秉章,并以极刑处置的事情,被清王朝大加赞赏,但是其背信弃义之事也不可磨灭。

标签: 骆秉章

更多文章

  • 清代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媒人咋变“天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我今天主要讲皇帝婚礼的一些知识。大家都以为清代皇帝在紫禁城里住,他结婚也应该在紫禁城,其实不然。如果皇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的话,一定得具备这样一个前提,他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很小,到了成婚年龄,才可能在皇宫里举行婚礼。如果他在当皇帝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他在继承皇位以后,也就举行一

  • 关羽到底有多强 吓人的能力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曹操,刘备

    关羽作为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历来为人称道。但同时,近代还有一种观点喧嚣尘上,认为关羽是个被《三国演义》夸大的人物,认为历史上的关羽本事不过一般,脾气更是古怪,因此,他们认为关羽其实名不副实,是个水货。对于历史上的关羽的真实能力,笔者曾有数篇文章进行了论述,有兴趣者可以自行参阅。其实,历史上的关

  • 三国第一胸怀大志的卑鄙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许攸,袁绍,曹操

    三国时代胸怀大志的英雄不在少数,如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等人。卑鄙小人也有不少,如贾诩、张松等人。但是,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个奇葩,他本身是卑鄙小人,但却同时胸怀大志。他早年就爱耍阴谋诡计,后来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历史进程,最后却被整死,悲剧收场。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许攸。读过《三国演义》的朋

  • 明熹宗朱由校是谁 朱由校死后为何由朱由检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检

    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名字十分相似,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定是存在着什么关系。确实,他们是亲兄弟。朱由校之后的皇帝是朱由检即位的。历史上皇位的传承一般是子承父业,那么朱由校为何会把皇位交给其弟朱由检。明熹宗朱由校画像明熹宗朱由校简介朱由校出生于公元1605年,他是朱常洛的长子,母亲

  • 麻雀变凤凰:窦猗房民女到皇后幸运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窦猗房,

    窦姬走好运,窦姬此去,原本是抱着从此生死两茫茫的绝望的,然而她没有想到,世上最好的运气,却伴随着驿车的木轮,与她从此紧紧相连,窦姬父母早逝,家境贫苦,在秦末汉初战乱频仍的年代,窦家经常上顿不接下顿。为了寻找食物果腹,窦姬的父亲迫不得已前往观津城外的深潭边钓鱼,结果滑入深潭,葬身鱼腹。窦母在困苦中遭此

  • 史上第一贪的和珅居然是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

    和珅简介和珅,1750年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的家中,清朝乾隆年间人士。和珅人物像和珅尚且年幼时,母亲和父亲就先后去世了,这为他的家庭笼罩了巨大的阴影。后来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保护下,和珅跟他的弟弟和琳才没有被赶出家门。和珅后来考上咸安宫,因精通四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而得到了老师的喜爱。之后,和珅决定踏

  • 许攸为什么在关键时候投奔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攸

    曹操跣足曹操跣足指的是曹操在许攸深夜来投奔之时,来不及穿鞋便激动的相迎而出,显示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作风。曹操像届时,本是官渡之战,袁绍兵力远胜曹操,并且曹操军中粮草快要告罄,几乎可以预料到结局。而许攸当时是袁绍军中的谋士,只是袁绍听信谗言,不仅不采纳许攸的计策,更是羞辱许攸,后又派酒鬼乌巢守卫

  •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为何迅速面临着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说到秦末历史,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事件就会是陈胜吴广起义,众所周知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浩大的农民起

  • 萧衍的生平简介 梁武帝萧衍不近女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一首缠绵悱恻的《有所思》是如何 都想不到竟是出自南北朝时期梁王萧衍之手,都说帝王是薄情寡义之人,萧衍倒也是帝王中多情之人了。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

  • 三国历史上吕布真的被孙坚打败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

    吕布简介吕布出身低微,祖上三代都是别人家奴。吕布天生聪颖,自我意识萌发比较早,觉得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勤学武功技艺,在并州担任主薄,得到丁原的赏识。丁原觉得吕布虽武艺高强但心机不深,留这样的人在身边比较放心。从此吕布发迹,从此正式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吕布画像然而,丁原只看到了其一,他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