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亡国后妃被劫掠一空 为何只有一人得以幸免

北宋亡国后妃被劫掠一空 为何只有一人得以幸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1/16 18:19:18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的铁骑踏破汴京,北宋灭亡。四月,中原汉人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发生,“金人以帝(按: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畜积,为之一空”(《宋史》)。可以说,北宋所有值钱的人和物,几乎被金人一网打尽。在这场被后人称作“靖康之难”的化浩劫和资源掠夺中,仅有两位皇室成员得以幸免,一个是宋徽宗第九子康赵构,一个是宋哲宗第一任皇后孟氏。

孟氏(1073—1131),洺州(今河北永年)人,出身世家,眉州防御使马军都侯孟元的孙女,被选入宫后,高太后和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元祐七年(1092),孟氏因“能执妇礼”,被册立为皇后。宋哲宗从小就是个色鬼,看到孟氏姿色平平,且比自己大三岁,心里非常不满。高太后看出其中端倪,便对宋哲宗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能娶到这么好的贤内助,不容易啊,要好好珍惜,教导宋哲宗以国家社稷为重。想到宋哲宗一贯的脾气秉性,高太后还是对孟氏放心不下,忍不住哀叹“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意思是说,皇后虽然贤淑,可惜没有福气啊,将来国家一旦发生大的变故,她恐怕要担当其祸了。正如高太后所预料,孟氏的命运接下来一波三折,相当坎坷。

因为不喜欢孟氏,宋哲宗除了偶尔应付一下皇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御侍刘氏身上。刘氏比宋哲宗小三岁,年轻貌美,能诗善文,“艳冠后庭,且多才艺”,比孟氏更具女人魅力。同时,刘氏还是一个恃宠成娇,泼性十足的女人,整天想着将孟氏整倒,自己好取而代之。孟氏生有一女,即福庆公主。绍圣三年(1096)九月,福庆公主染病,百医无效,孟氏的姐姐便“持道家治病符水入治”。由于“符水”之事一向为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将“符水”藏了起来。宋哲宗来看望女儿时,孟氏主动坦白,说明原委,并当着宋哲宗的面将符子烧掉。宋哲宗认为此乃“人之常情”,并没有怪罪孟氏。不久,福庆公主夭折,丧女之痛让孟氏哀伤不已。然而,孟氏还没有从悲痛中挣脱出来,一场横祸便从天而降。

女人的妒忌之心最可怕,一旦发作,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何况是对皇后宝座觊觎已久的刘氏了。果然,刘氏却抓住这个把柄,先是四处造谣,指责孟氏偷偷搞“厌魅之端”;接着又将孟氏的“养母听宣夫人燕氏、尼法端与供奉官王坚为后祷祠”一事,添油加醋地报告了宋哲宗,诬陷孟氏居心险恶,用道符做佛事,意在诅咒皇帝。宋哲宗本来就不喜欢孟氏,一听孟氏居心叵测,不禁大怒,立即派专人调查此事。刘氏趁机指使专案组“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在严刑逼供和恶言威胁下,造成了冤案。当时,北宋正处于新旧党争之际,孟氏是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和向太后所立,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极力排斥旧党,打击高太后党羽。笔者认为,这也是孟氏轻松遭馅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北宋亡国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骆秉章?骆秉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骆秉章

    清朝末年,国家危难,危机重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局,在清朝前中期受到严重钳制的汉族官员,在这时候开始突显出来。在这个时期,汉族官员英雄辈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本文的主人公骆秉章,便是那许多涌现的官员之一。骆秉章是晚清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潘、李鸿章处于同一时期,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 清代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媒人咋变“天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我今天主要讲皇帝婚礼的一些知识。大家都以为清代皇帝在紫禁城里住,他结婚也应该在紫禁城,其实不然。如果皇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的话,一定得具备这样一个前提,他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很小,到了成婚年龄,才可能在皇宫里举行婚礼。如果他在当皇帝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他在继承皇位以后,也就举行一

  • 关羽到底有多强 吓人的能力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曹操,刘备

    关羽作为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历来为人称道。但同时,近代还有一种观点喧嚣尘上,认为关羽是个被《三国演义》夸大的人物,认为历史上的关羽本事不过一般,脾气更是古怪,因此,他们认为关羽其实名不副实,是个水货。对于历史上的关羽的真实能力,笔者曾有数篇文章进行了论述,有兴趣者可以自行参阅。其实,历史上的关

  • 三国第一胸怀大志的卑鄙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许攸,袁绍,曹操

    三国时代胸怀大志的英雄不在少数,如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等人。卑鄙小人也有不少,如贾诩、张松等人。但是,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个奇葩,他本身是卑鄙小人,但却同时胸怀大志。他早年就爱耍阴谋诡计,后来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历史进程,最后却被整死,悲剧收场。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许攸。读过《三国演义》的朋

  • 明熹宗朱由校是谁 朱由校死后为何由朱由检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检

    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名字十分相似,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定是存在着什么关系。确实,他们是亲兄弟。朱由校之后的皇帝是朱由检即位的。历史上皇位的传承一般是子承父业,那么朱由校为何会把皇位交给其弟朱由检。明熹宗朱由校画像明熹宗朱由校简介朱由校出生于公元1605年,他是朱常洛的长子,母亲

  • 麻雀变凤凰:窦猗房民女到皇后幸运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窦猗房,

    窦姬走好运,窦姬此去,原本是抱着从此生死两茫茫的绝望的,然而她没有想到,世上最好的运气,却伴随着驿车的木轮,与她从此紧紧相连,窦姬父母早逝,家境贫苦,在秦末汉初战乱频仍的年代,窦家经常上顿不接下顿。为了寻找食物果腹,窦姬的父亲迫不得已前往观津城外的深潭边钓鱼,结果滑入深潭,葬身鱼腹。窦母在困苦中遭此

  • 史上第一贪的和珅居然是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

    和珅简介和珅,1750年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的家中,清朝乾隆年间人士。和珅人物像和珅尚且年幼时,母亲和父亲就先后去世了,这为他的家庭笼罩了巨大的阴影。后来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保护下,和珅跟他的弟弟和琳才没有被赶出家门。和珅后来考上咸安宫,因精通四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而得到了老师的喜爱。之后,和珅决定踏

  • 许攸为什么在关键时候投奔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攸

    曹操跣足曹操跣足指的是曹操在许攸深夜来投奔之时,来不及穿鞋便激动的相迎而出,显示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作风。曹操像届时,本是官渡之战,袁绍兵力远胜曹操,并且曹操军中粮草快要告罄,几乎可以预料到结局。而许攸当时是袁绍军中的谋士,只是袁绍听信谗言,不仅不采纳许攸的计策,更是羞辱许攸,后又派酒鬼乌巢守卫

  •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为何迅速面临着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说到秦末历史,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事件就会是陈胜吴广起义,众所周知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浩大的农民起

  • 萧衍的生平简介 梁武帝萧衍不近女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一首缠绵悱恻的《有所思》是如何 都想不到竟是出自南北朝时期梁王萧衍之手,都说帝王是薄情寡义之人,萧衍倒也是帝王中多情之人了。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