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恭仁皇后是怎样当上皇后的?孝恭仁皇后简介

孝恭仁皇后是怎样当上皇后的?孝恭仁皇后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55 更新时间:2024/1/10 1:38:30

乍一听孝恭仁皇后这么一个正统而官方的名字,想来大多数人都对这个名号没什么印象,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吧!但是若是提到她的另一个名号,想来许多人肯定一下子就对这个人有一点印象了。孝恭仁皇后的另一个名号,其实就是德妃。没错,就是德妃。那位经在清穿小说、或者架空小说,以及诸多影视剧中出现的女人。

康熙的后妃大多都不出名,就连他的三位皇后,历史上都少有记载,但德妃是个例外。因为她虽然是康熙朝的妃子,但她更是雍正朝的太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康熙朝妃嫔,生于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她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的生母,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为满洲正黄旗人。不要看她亲族头衔是一等公,但实际上乌雅氏的出身并不高。相信这点,许多小说和影视剧都作了一定的概述。乌雅氏一族能有这些成绩,大部分都依赖于她生了一个好儿子雍正。实际上在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入宫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小小的宫女。没错不是秀女,而是内务府选拔入宫的宫女,那年她十三岁,平日里在宫里做些端茶倒水伺候人的活计。

一个小小的宫女,后来是怎么成为康熙帝后宫的一员,这件事情,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先今能知道的,仅仅是在公元1678年,也就是康熙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她十九岁的时候,生下了皇四子胤禛。一年后,也就是公元1680年,康熙十八年吗,被册为德嫔。又一年,康熙十九年,她二十一岁的时候,又生下了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与惠、荣、宜三位一同晋升妃位,册封为德妃,时年22岁。康熙二十一年,即公元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

纵观康熙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这十年期间,乌雅氏的册封和生子几乎都是挨在一起的。就算不是,也相差不远,足以证明这个期间,乌雅氏很得康熙喜爱。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一代圣君康熙帝离世,去世之前,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于是在这一年,胤禛继位,改年号雍正。乌雅氏是胤禛的亲生母亲,如今雍正继位,乌雅氏的地位自然也随之高涨。她被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乌雅氏活了六十四岁,死亡原因除了老死和病死的说法之外,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忧思而亡。乌雅氏想来对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之间偏心严重,甚至到了后来争夺储位的时候,她帮助的也是十四子。对于自己的长子胤禛,却极为淡。但后来偏偏是胤禛坐上了皇位,因此出于对皇十四子的担心,她整日都极为忧愁,以致后来忧思而亡。

当然忧思而亡是民间的说法,史书对于乌雅氏死亡原因的正统说法是生病而死。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六十三高龄的乌雅氏病,雍正本为乌雅氏拟定徽号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标签: 孝恭仁皇后清朝皇后

更多文章

  • 卫国景武公李靖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靖,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

  • 历史上的文姜 庄姜 宣姜有何关系?宣姜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宣姜,春秋战国,文姜,庄姜,历史

    宣姜就是那个史学家笔下臭名昭著的祸水。其实,年少及笄的宣姜,原本也渴望一个美满的爱情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仅十五岁就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卫国的一个公子,日夜幻想如意郎君的模样,最后被郎君的父亲觊觎,不得已嫁给了一个老头。这样的宣姜是可怜的,她甚至连说“不”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没有选择。宣姜是齐僖公的大女儿,

  • 解密术赤的身世:他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亲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术赤,成吉思汗,长子,

    关于术赤是不是蔑尔乞“野种”的问题,其实一直是有争议的,其争议更多的是来自汉族人民。其主要原因不排除是源自汉族的本位思考方式和对所谓“野蛮人”“夷狄”心里胜利法作祟。首先是要说明一下所谓“蒙古”这个民族。其实在成吉思汗同志统一草原前,有着相似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生活在从帕米尔高原东缘至整个蒙古高原一

  • 范仲淹经济头脑:曾用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范仲淹

    核心提示:范仲淹的这种做法,用现代经济学来概括,就是“拉动内需”,在那个时代,就懂得通过拉动内需这样的现代经济学理念来救灾,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是十分前卫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

  • 梁武帝是长命皇帝:却因信佛而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武帝,萧衍

    在中国古代,活过80岁的皇帝少的可怜,除了武则天、赵构和乾隆之外,梁武帝萧衍是另外一个。萧衍是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人,他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博学多才,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他在年轻的时候在萧子良门下做幕僚,后来,他夺取齐政权,建立了梁政权。萧衍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皇帝任上,他前一段时期能够励精图治

  • 古代皇帝的“帝王心术”之过河拆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帝王,皇帝

    从秦始皇建立起大秦王朝,到清朝统治末期,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下,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帝王而言,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守住自己皇帝的宝座,牢牢握住自己的权力,使得自己的皇权不容侵犯,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古代的帝王们要如何动用心术来守护自己帝位呢,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古代皇帝的“帝王心

  • 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保,反腐

    自东汉中期起,外戚、宦官与清流官僚构成左右朝政的三大集团。吕思勉指出:“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它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倘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权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我们不能将三大集

  • 在众多皇孙中 康熙最疼爱的竟是弘晳并非弘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弘晳,弘历

    大清乾隆皇帝算是中国自古以来最有福的皇帝了。继承皇位顺顺当当,坐上帝位天下承平,还成为了中国最长寿执政时间最长(非在位)的帝王,可以说,什么好事都让乾隆摊上了。乾隆皇帝弘历有10个异母的兄弟。按照年齿行序,他是雍正的第五子,但按照皇室排行却是第四,故称皇四子。清朝前期的惯例,凡是皇子幼殇,不排入行次

  • 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

    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少昊,昊又作“皞”、“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少昊姓己,名摰(亦作质),

  • 乾隆皇帝宠信和珅的七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皇帝,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