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4/1/10 17:12:44

自东汉中期起,外戚、宦官与清流官僚构成左右朝政的三大集团。吕思勉指出:

“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它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倘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权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

我们不能将三大集团统斥为一丘之貉,以一句“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权斗”抹杀所有是非。毫无疑问,外戚与宦官代表着王室,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特殊集团;而清流官僚代表着文治政府(按钱穆之见,汉武帝以来文治政府开始脱离王室而独立,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力图还国家民众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东汉和帝以降,倚恃君主好恶的左右摆动,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轮番控制朝局。但不论哪个集团上台,重用的都是自己人。区别仅仅在于,外戚倚重的是娘家叔伯兄弟及其党羽,宦官集团起用的是惟命是从的鹰犬死党。这样的政局哪会清明!而黑暗腐败的中央政治,总是勾结地方上贪墨官吏与不法豪强,鱼肉当地民间的弱势群体。吕思勉这样概述当时情势道:“中央的政治一不清明,各处郡县都布满了贪墨的官;各处郡县都布满了贪墨的官,各处的土豪,就都得法起来。那么,真不啻布百万虎狼于民间了。”且以顺帝朝为例,以张婴为首领,聚众万余人,在扬州、徐州之间(今江苏南部)长期“寇乱”。这一群体性事件的真正起因,是那些弱体群体“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知其不可久,且以喘息须臾”。

且说汉顺帝11岁即位,成年后立侍中梁商之女为皇后,不久,就拜梁商为大将军,其子梁冀为京城最高长官河南尹。梁商还算安分,梁冀却“居职多纵暴非法”,竟公然“遣人于道刺杀”告发他的洛阳令吕放,还目无国法,“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梁商一死,顺帝就命梁冀接替他老爸的大将军之职,还让梁冀之弟梁不疑代为河南尹,梁氏兄弟成了专横跋扈的官二代。继和帝朝的窦氏、殇帝朝的邓氏以后,梁氏外戚集团掌控了朝政大权,而且为恶更烈。

按吕思勉的说法:“凡是一种特殊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论他怎样作恶,人家总只怪着阶级里的人,并不怪着阶级的本身。这是社会的觉悟,有一定的限度”。然而到东汉中叶,人们已普遍觉悟,把朝政贪腐污浊的总根子指向外戚与宦官这样的“特殊阶层”。在推动社会觉醒上,清流名士的大声疾呼与殊死抗争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他们向外戚、宦官的斗争,就具有历史正能量的作用。

史称,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皇帝有危机感,固然值得肯定,但放纵宦官来夺回外戚的权力,无异引虎驱狼,则是绝对昏招。汉安元年(142年),顺帝也认识到有必要在地方上惩治贪腐,整肃纲纪,便亲选八位“素有威名者”,分行天下。八使犹如后世的钦差大臣,也仿佛现代的中央特派大员。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大举措,史称“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朝野翘首引领,期望值相当高。据《后汉书·顺帝纪》载:“遣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后汉书》对他们承担的两大使命交代得比较原则,对照其他史书便相对清楚。所谓“班宣风化”,据司马彪《续汉书》,就是“其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上”,也即树立正面的榜样力量。而所谓“举实臧否”,据《资治通鉴》,就是“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说得浅显点,出使者倘若查访到贪墨的官员,凡是州刺史与郡守级别的方面大吏,必须以驿马快递上报给朝廷惩处;至于县级官员,有权直接将他们就地法办。不言自明,“举实臧否”,即惩治贪腐的地方官,才是朝廷派遣大员出使的真实用意。这些使者都是“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官衔也都不小,光禄大夫是九卿之一光禄勋的副职,相当于当时的副部级待遇,由此足见汉顺帝的惩贪决心。

八使之中,要数张纲最年少官微,却颇有主见。此前,他得知顺帝虽有危机感,却引用宦官,便慨然长叹:“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除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立即上书,规劝顺帝说,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都不能倚重,应“少留圣思,割损左右”。当然,顺帝还是拉这个特殊阶层打压另一特殊阶层,走他危险邪乎的权斗钢丝。

再说杜乔等七位使者相继离开京城洛阳,络绎赶赴指定州郡。惟独张纲卸下使者专车的轮子,埋在京城都亭之侧。有人询问其故,他愤然说道:“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在他看来,地方贪腐的总根子全在朝廷,现在让八使按察地方,不过是去逮几只狐狸而已,而豺狼却仍在朝中当政,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把戏。拒绝出使后,张纲退而上奏道:“大将军梁冀、河南尹梁不疑倚仗外戚的身份,占据要害的职位,贪婪敛财,骄纵无法,重用谄谀,陷害忠良。实为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应加。我条陈他十五款无君的罪状,都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张纲的奏书及其埋车都亭的快举,让整个京师为之震动。顺帝尽管明白张纲的耿直之心,也深知其所奏都是事实,但在“豺狼当路”的情势下,“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对张纲冒死上奏“终不忍用”。

梁冀却恨之入骨,派张纲出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去对付徐、扬之间历时十余年的张婴“寇乱”。他的如意算盘是,张纲即便不为所杀,也可以找碴算计。张纲赴任,直抵营垒,只带十余亲随,约见对方。张婴见其诚意,出营赴会。张纲说:“前后那些郡守恣意贪暴,致使你们怀愤集聚,他们确实有罪;但你们这样闹事也不对。现在主上派我来,不想加以刑罚,而要给予安抚。当然,你们如果执迷不悟,那就大兵将至。两者利害,还望三思。”张婴表示,自己所以起事,不过是游鱼偷生釜底,因无法上达朝廷,现在情愿归服。张纲解散起事群众,亲自为他们解决居宅与田地问题。史称“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南方州郡终归稳定。朝廷对张纲“论功当封”,却遭到梁冀的阻挠。在广陵一年,张纲病故,扶老携幼前来吊唁的老百姓不可胜计,都说:“千秋万岁,何时复见此君!”张婴与其五百旧部为张纲成服行丧,千里迢迢将灵柩从广陵扶送回洛阳,一说送回其老家犍为(今四川彭山东),还为他背土垒坟。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对张纲的反腐与为政做出了最高的评价。

张纲拒绝出使,其他使者巡察结果究竟如何?对郭遵、冯羡、栾巴、周栩与刘班等五人的出使,现存各家《后汉书》未见片言只语,显然无可称述。《后汉书·周举传》虽有记载,却仅12字:“劾奏贪猾,表荐公清,朝廷称之”,表述笼统空泛,其成效恐怕也不宜高估。唯有杜乔巡察兖州,成效最堪称道。据《后汉书·杜乔传》,他表彰太山太守李固为政“天下第一”(桓帝初年,李固与杜乔终因反对梁冀,惨遭杀害,暴尸洛阳城北,此是后话),还举报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氾宫、济北相崔瑗等贪赃达“千万以上”。梁让是梁冀的叔父,氾宫、崔瑗也都为梁冀“所善”,由于梁冀这头豺狼当路,连逮住的那几只狐狸,也依然逍遥法外。《资治通鉴》说,“八使所劾奏,多梁冀及宦者亲党,互为请救,事皆寝遏”。即以杜乔举发者为例,最终无不不了了之:作为大将军之叔,梁让受到奥援自不在话下;氾宫不仅受到庇护,桓帝初,梁冀竟让杜乔荐他出任尚书,杜乔以其“臧罪明著”,严辞拒绝;崔瑗虽已赴廷尉受审,却“上书自讼,得理出”,也来个无罪释放。

总之,汉顺帝朝八使出巡的大举措,充其量只是干打雷不见雨的反腐过场戏,从而印证了张纲的说法:“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标签: 刘保反腐

更多文章

  • 在众多皇孙中 康熙最疼爱的竟是弘晳并非弘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弘晳,弘历

    大清乾隆皇帝算是中国自古以来最有福的皇帝了。继承皇位顺顺当当,坐上帝位天下承平,还成为了中国最长寿执政时间最长(非在位)的帝王,可以说,什么好事都让乾隆摊上了。乾隆皇帝弘历有10个异母的兄弟。按照年齿行序,他是雍正的第五子,但按照皇室排行却是第四,故称皇四子。清朝前期的惯例,凡是皇子幼殇,不排入行次

  • 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

    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少昊,昊又作“皞”、“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少昊姓己,名摰(亦作质),

  • 乾隆皇帝宠信和珅的七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皇帝,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

  • 杨贵妃的生死为大唐王朝GDP作出了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大唐王朝,GDP

    GDP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不过,我并不是对当前中国的GDP发表意见,而是想聊聊一千多年前杨贵妃对大唐GDP的贡献。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唐玄宗他老人家看中,硬是从李瑁床上将她要了过去。

  • 七岁时就能收孔子为徒的人有多“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孔子制“至圣先师”石碑一通,以示对孔子教育功业的尊崇。如今,以孔子命名的汉语学院已达数百所且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都

  • 历史上甄嬛传里傻乎乎的慎郡王竟然这么油菜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甄嬛传,慎郡王,允禧

    《钦定熙朝雅颂集》:慎靖郡王 二十八首卷上王名允禧,号紫琼道人。 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一子。《花问堂许抄》、《紫琼岩计钞》、 《紫琼岩计续》。 《钦定八旗通志》:《花间堂诗钞》一卷, 《紫琼岩诗钞》三卷, 《紫琼岩诗钞续刻》一卷,慎郡王允禧撰。初集名《花间堂诗钞》,王自编、自序,合古今体诗二百六十六首

  • 大太监冯保怎么死的?冯保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冯保

    大太监冯保怎么死的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冯保剧

  • 北宋亡国后妃被劫掠一空 为何只有一人得以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亡国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的铁骑踏破汴京,北宋灭亡。四月,中原汉人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发生,“金人以帝(按: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

  • 如何评价骆秉章?骆秉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骆秉章

    清朝末年,国家危难,危机重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局,在清朝前中期受到严重钳制的汉族官员,在这时候开始突显出来。在这个时期,汉族官员英雄辈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本文的主人公骆秉章,便是那许多涌现的官员之一。骆秉章是晚清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潘、李鸿章处于同一时期,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 清代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媒人咋变“天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我今天主要讲皇帝婚礼的一些知识。大家都以为清代皇帝在紫禁城里住,他结婚也应该在紫禁城,其实不然。如果皇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的话,一定得具备这样一个前提,他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很小,到了成婚年龄,才可能在皇宫里举行婚礼。如果他在当皇帝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他在继承皇位以后,也就举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