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体仁是如何当上首辅的?他是如何玩弄权术的

温体仁是如何当上首辅的?他是如何玩弄权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59 更新时间:2024/1/17 7:57:22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遴选首辅大臣一位时,名声尚浅到的温体仁自觉自己不能通过推选上位,所以他开始了靠弹劾他人增加自己在崇祯帝眼中的存在感。被温体仁抓住的第一个就是钱谦益,说他不仅收受贿赂,还结党,翻出当年早已定案的会试一案。这成功让生性多疑的崇祯帝相信了温体仁的话,钱谦益和几个仗义辩护的多位大臣都被罢免或者下狱。

到了第二年,本身生活作风就不检点的温体仁被人弹劾。温体仁就借机说是自己当年舍身弹劾了钱谦益的缘故,令朝中旧党痛恨自己,故而受人诽谤,崇祯帝还真信了。因为温体仁在钱谦益案子上做的过了,导致很多大臣为之抱不平,纷纷在朝中职责温体仁的过错。温体仁眼看不妙,就污蔑众人都是朋党,崇祯帝又信了。最后得到皇帝宠信的温体仁顺利坐上了首辅大臣一位,而明末的朝廷又多了个误国误民的奸臣。上任首辅大臣后,并没有实干能力的温体仁醉心于结党营私,对于异己是不加留情地排除。崇祯年间,内阁的人事变动前前后后多达五十余人,而温体仁则安然无恙地坐了八年的位,可见温体仁在朝堂上的控制之深。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崇祯十年温体仁被罢免官职,令他回乡,第二年病逝家中。

从崇祯元年(1628年)到崇祯十年(1638)的这十年间,有多位原来的朝廷大臣被温体仁排挤,内阁官员的人事调动更是多达五十多人,但是温体仁还是稳稳坐住了自己的位置。温体仁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地步,不在于他有多少出众的能力,而是他懂得玩弄权术,左右逢迎,欺下媚上。在刚刚进入崇祯皇帝的视野之际,温体仁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在朝中的声望也不大。加上之前他恶意地攻击过钱谦益、袁崇焕还有钱龙锡等人,所以在朝中温体仁是近乎于被孤立的存在,但是他就利用了这点。温体仁早摸清了崇祯帝的多疑、守财和虚伪的性格。于是他告诉崇祯帝,说自己因为谏言报效君王而被群臣嫉妒,从而成了孤臣。崇祯帝一看,还真是这样,于是对温体仁的信任又加深了。在上任内阁首辅之后,温体仁表面上做着“孤臣”的形象,暗地里却是培养自己的党羽,对于不依附自己的人或者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大有人在),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排挤打击。原本刘宗周要被崇祯帝用,但是温体仁看到他的上任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于是收买了刘宗周的老乡,让其向崇祯帝告发说自己的老乡刘宗周才干不足。崇祯帝一看是刘宗周老乡说的,那应该不假,就罢免了他。被赶出京城的刘宗周越想越气,上书怒斥温体仁欺下媚上等诸多卑劣行为,还指出了崇祯帝的不会用人。这让爱要面子的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剥削了刘宗周的官职。温体仁就是在这样权术的玩弄之下,一步步走上首辅的位置,然后一个个逼走处于不同立场的群臣。温体仁担任首辅八年,没有丝毫建树,有的倒是在国之危难之际无耻求荣的恶名。

对于温体仁和周廷儒这二人,《明史》中把这两人归纳到了奸臣传中,认为就是崇祯帝重用他们两个奸臣,才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致认为温体仁的奸远胜于周廷儒。两个人都只是朝中大臣,都还没有资历入阁,在朝中推阁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推荐,于是乎,两个人心中极为不满,就准备相互勾结。先是由温体仁发难,之后周廷儒从中推波助澜,把魏忠贤一案重新翻出来,借题发挥,就是为了推倒钱益谦等人,为了让崇祯帝感觉到参与此次推选,朝中大臣们有都结党营私之嫌疑,想要否定所有的推选名单,并且罢免了钱益谦。就是通过这次事件,周廷儒再一次的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升为礼部尚书,参与国家决策。野心勃勃的周廷儒并不满足这些,再次勾结温体仁等人,设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他的真实目的就想要把在他之上的几人都给除掉,最终的目的就是当上内阁首辅。

可怜的周廷儒当上首辅没多久,就遭到了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温体仁背后倒戈,温体仁不顾昔日的友情。他觉得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采取措施,想要取而代之。于是,他抓住了周廷儒的三件事情,开始背叛周廷儒,暗中唆使百官对其的弹劾。崇祯帝看了这些奏折大怒,将要怪罪到周廷儒身上,而可怜的周廷儒还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温体仁身上,但是他不知道温体仁是何为人,将其拖下首辅之位,罢官还乡。温体仁在位之时,导致朝政很乱,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温体仁一死,朝局大乱。周廷儒才出山,继续官复原职。我们可以从两人担任首辅的时间判断,在明末时期,温体仁连着当了8年的首幅,而周廷儒只是当了2年就已经抵挡不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温体仁的奸诈是远超于周廷儒。

温体仁乃是崇祯年间的首辅,是一位明末的大臣,于1639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那么这位曾位及首辅的大臣,死后被葬在哪里了呢?温体仁墓在哪里?温体仁是在家病死的,关于他的墓地在哪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曾在浙江省的吴兴县有出土两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在这两块石碑上就刻有“温体仁及妻严氏合葬志”,就这合葬志来看,温体仁是和他的妻子合葬一穴的,但是究竟温体仁墓在哪里,却没有提及。而在2011年的4月11日,贴吧上出现了一篇名为“我们家后面造公园发现温体仁的墓了”的帖子。在这篇帖子中,将2011年3月30日的湖州网的新闻内容作了复述。根据这篇报道,得知一个原叫温家墩的地方正在施工要在上面建设一个儿童公园,而在挖掘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一个类似古墓的泥墙。

而根据一位喜欢研究地方志的博物馆业余文保所述,原先博物馆曾有议论过温体仁墓的相关事情,在当时的文物被破坏之后,曾有一块写有“温体仁墓”的碑牌。再加上曾有老农民说过温体仁在去世之后在杭州曾设了72个墓地,而真正的墓地便是做在这里,况且这个情况在地方志中确实有记载。之后,文物人员在经过了现场的查看之后,只能确定这个墓地应该是明末的墓地,至于是不是温体仁墓就有待进一步的勘察了。

标签: 温体仁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苏颂的故居在哪里 后世如何纪念苏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颂,宰相,北宋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父苏绅曾任集贤殿修撰。庆历二年(1042年),苏颂登进士第。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哲宗时拜

  • 杨复光是哪个时期的?杨复光有哪些不凡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复光,唐朝

    杨复光,本姓乔,后因被唐末宦官杨玄价收养,而改姓杨。他曾被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一生的主要成就是镇压黄巢起义,恢复长安。那么杨复光简介是怎样的呢?杨复光是福建人,权宦魏国公杨复恭的堂兄弟。中和元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攻占长安,杨复光临危受命担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带领军队与黄巢军对抗。杨复光有勇

  • 徐茂公是谁?徐茂公与唐高祖李渊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茂公,李渊,唐朝

    徐茂公指的就是著名的李勣,其实这也不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本来名为徐世勣,但是后来被皇帝赐下了李姓,他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将领,还曾经被封做了英国公,为唐朝扩展疆土做出伟大贡献,在和突厥以及高句丽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徐茂公简介中有所介绍,那么徐茂公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 张巡: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巡,唐朝,安史之乱

    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唐朝名将,战败被俘遇害,谥号大都督、邓国公。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源县去做了县令。安史之乱后,雍丘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县民不肯,

  • 解密:李鸿章是如何应对“马嘉理事件”危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李鸿章,马嘉理事件,

    到了七月,马嘉理事件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威妥玛发现,总理衙门的人,没一个是认真办事的,在没完没了的推脱、推卸、推诿、搪塞、虚晃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威妥玛在日记中,生动地描述了总理衙门的大臣是怎样议事的:“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

  • 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初到上海时 曾被嘲笑成“叫花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清朝,淮军,

    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蛟龙,一时间弄得风生水起,在上海滩这块“风水宝地”写下了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当然,不论何种创业,都充满艰辛与坎坷,不屈与苦痛,李鸿章也不例外。六千五百名淮军,雇佣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七艘洋轮,兵分三次从安庆而下,以近乎大摇大摆的姿态,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

  • 清末的“戊戌六君子”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慈禧,光绪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博览群书,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学馆,开湖南维新风气之先。遍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

  • 三国时期的费祎是怎么死的?费祎登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费祎,刘备,诸葛亮,三国

    费祎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费祎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不详,年纪尚幼的时候便没了父亲,跟着族叔费伯仁过日子,去蜀国游学认识了董允,二人交情甚好。后来

  • 朱标当了多少年的太子?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允炆,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子,只可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子还未能继承皇位,因病去世,葬于明东陵。朱标的生母就是朱元璋的称帝前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出生于公元1332年,是当时一方军阀郭子兴的养女,宿州人。马皇后本是宿州一富豪家中的掌上明珠,但是母亲早逝,父亲因为躲避仇杀而将年幼

  • 末代皇帝溥仪有真怎样的人生经历 溥仪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皇帝,清朝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溥仪字耀之,号浩然,乳名“午格”,年号宣统。他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封建 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退位昭示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溥仪和光绪帝同出醇亲王府,溥仪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