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东魏孝静帝为何被臣子唤作“呆头鹅“?

解密:东魏孝静帝为何被臣子唤作“呆头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3/12/20 10:39:04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末世之君”都是比较窝囊的。

原因在于,君威尽失,大权旁落。处于这种尴尬境地,只能如玩偶般任人摆布,受尽屈辱不说,政治待遇连一般臣子都不如。倒不是他们不想“雄起”,只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可见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

不好说是谁的责任,也完全没必要归咎于末代之君的懦弱无能。其实有些“末世之君”还是很有作为、也是很有骨气的,像商纣王隋炀帝、崇祯帝等等,这些人的倒台与没落,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前朝弊政积淀的因素。走到这种地步,只是“虚火”之后的余响,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敢认这个账。不像有些昏庸君主,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九五之尊丧失殆尽。想当年,东魏孝静帝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末代君主。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可怜可恨之处在于,居安不思危,形势一片大好,缺少忧患意识。孝静帝在位的时候,第一权臣高欢对孝静帝非常恭敬,并一度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说,孝静帝坐车礼佛,高欢就手捧香炉步行跟随,亦步亦趋。做臣子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问心无愧了。当然,高欢的臣子本分,也让孝静帝找到了当“老大”的感觉,国家大事更不愿意操心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日子不长,高欢就一命呜呼了。高欢死后,高欢的儿子高澄继承其父衣钵。本来孝静帝还在做着太平皇帝的美梦。不料这个高澄与其父截然不同,对孝静帝极其不敬不说,野心更是日益膨胀。有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逆臣在侧,孝静帝的噩梦也就开始了。高澄对付“老大”很有一套,手段更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为及时掌握孝静帝的一举一动,高澄派手下崔季舒监督孝静帝,隔段时间就写信问崔季舒:“呆头鹅最近有何动静?”堂堂一国之君,被臣子换做“呆头鹅”,足见孝静帝处境之艰难。

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高澄对皇帝不恭敬,手下自然也不拿孝静帝当回事,动不动就大声呵斥、颐指气使。孝静帝骑马玩耍,监卫都督不仅不上前保护,反而在后面高喊:“皇上骑马,大将军要生气的!”搞得孝静帝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到了此时,天下只知有大将军,不知有皇帝。

孝静帝的忍让退缩,不仅没有让高澄有所收敛,反而换来了高澄的变本加厉。有一次朝廷宴会,高澄旁若无人,态度极其傲慢。或许是当着群臣的面,孝静帝实在忍受不下去,就气愤的说:“朕不恋生,怎能忍此无礼之臣!”想孝静帝“放狠话”大半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不想高澄却骂道:“还朕什么朕,狗脚朕!”直接把孝静帝骂了个狗血喷头。

兔子急了也咬人。做皇帝做到这种地步,孝静帝也真真忍受不了了。于是就让荀济联络元瑾等人助自己除掉高澄。但咬人的“兔子”终归还是“兔子”,结果就像当年汉献帝的“衣带诏”一样,还未有所动静,计划就泄露了。于是高澄带兵气势汹汹入宫质问孝静帝:“臣有何事负于陛下?陛下为什么造反?”这高澄问的虽然有毛病,却是气壮如牛。好在孝静帝也算有种,正色答道:“自古以来,何曾听说过皇帝造反?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

其实,孝静帝也明白,形势发展到这种程度,应该反省的恰恰是他自己。指望忤逆之臣去反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果然不久,高澄就将与谋者全部处斩于市,孝静帝也被软禁了起来。从此,高澄彻底铲除“保皇派”势力,将朝廷和皇宫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无后顾之忧。而可怜的孝静帝,此时也就只有等着“挨宰”的份了。

标签: 东魏孝静帝高欢

更多文章

  • 于谦为何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谦

    说起来,笔者对明朝名臣于谦的认识,是从他的著名词作《石灰吟》开始的。记得看过课文版《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时就被其豪气和正义所吸引所感动。显然,这首词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作者很正直,很刚烈,很硬气。故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笔者对他的一生做

  • 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太公,吕尚,齐国,

    吕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世人尊为“百家宗师”,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

  • 解密:大帝孙权提拔高级官员有哪六条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官员,三国,

    张昭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当一把手时,张昭对孙权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为啥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呢?在孙权当一把手时,高管们两次举荐张昭担任孙权的特别助理——丞相。第一次,孙权没同意,只是委婉地说,现在事务繁杂,责任重大

  • 名臣苏秦公开标榜不讲信用:为何还得燕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燕国,战国,

    苏秦回到燕国,听到了许多的传言。老百姓议论纷纷,有的还骂骂咧咧,说苏秦是个大骗子,齐宣王归还十座城池明明是怕了燕国的团结,怕了秦国的强大,可是苏秦却揽过来当成是自己的功劳,不但把齐宣王给燕国道歉的一千金全部私吞,竟然还厚颜无耻的要求燕王封自己为燕国的相国!苏秦听了,苦笑了几下。苏秦来到燕国的王宫,求

  • 狄咏帅到公主非他不嫁 最终一战灭敌万人壮烈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狄咏

    古代四大美女现在貌似争议性已经不大了,可是古代四大美男却一直争论颇多。现在接受度最高的四大美男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当然也有说是潘安、曹植、沈约、卫玠。那么谁才是历史上第一帅哥呢?在小编的心目中,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绝对排第一的。所以要讨论,在这我也只讨论谁是第二美男。不过小编却觉得网络上流传最

  • 解密三国名将黄忠的“老”:黄忠老谋深算远胜年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名将,黄忠,

    黄忠的“老”是真的老,年纪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黄忠出场的时候,诸葛亮就说他年近六旬。这个时间是赤壁之战后,大致为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十五年(210年)之间。随着年纪的增长,黄忠的“老”也成了他上阵杀敌的一大障碍。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

  • 倾国倾城的美女息妫:仅依靠美貌灭了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文王,息妫

    这位有着倾城倾国之姿的美女就是“桃花夫人”息妫,是陈国的公主,一出生就引来了百鸟朝凤,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她先为息国国君夫人,后为楚国王后。当时蔡侯与息侯同娶陈国女子为夫人,俩人都生的十分漂亮。送去蔡国的,是蔡妫;送去息国的,是息妫。息妫出嫁前去蔡国看望她姐姐。只可惜她的亮相,让蔡哀

  • 和孝固伦公主是乾隆的爱女但婚姻却让她一世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和孝固伦公主,乾隆,清朝

    四十年正月初三,新年刚过,皇宫里忽然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淳嫔汪氏生了一个女儿。乾隆笑得合不拢嘴,在这个女儿出生以前,宫中已经十年没有孩子出生。乾隆的儿女长大以后陆续搬到宫外,宫中只剩了六十多岁的乾隆,八十多岁的老太后,还有一群日渐老去的嫔妃。乾隆的女儿不少,大部分幼年夭折,活到成年的只有五个。这五个

  • 卓文君十七岁守寡与情郎私奔后穷困潦倒惨遭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汉,卓文君,司马相如

    卓文君是四川临邛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姿色娇美,精通音律、诗文,喜欢弹琴。卓文君早年许配给一皇孙,还没等过门,那皇孙便去世了,年仅十七岁的卓文君便在家中守寡。早年的司马相如家贫,不得志,父母去世后寄住在好友王吉(县令)家里。一日,卓文君父亲宴请王吉,司马相如早就名声在外,也被一同被邀请。卓文君早知司马相

  • 武则天如何诱惑唐高宗:写诗泪忆两人亲热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唐高宗,武则天

    多年以前就知道武则天是“召为才人”入宫的,就一直以为她是一个文学女青年,是以作文特长在皇宫里面找到一份文书一类的工作的。中秋假期,阴雨连日,足不出户,收看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见蒙曼老师又在讲武则天了,便又想起“才人”二字,就将其输入到网上一查,啊,“才人”并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呀!网上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