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唐中宗太子李重俊为什么要发动宫廷政变?

解密:唐中宗太子李重俊为什么要发动宫廷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44 更新时间:2024/1/3 12:52:26

公元706年7月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707年7月,他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袆等人发动羽林及千骑兵300余人杀死权臣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接着又进攻皇宫追杀唐中宗、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人。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遂拥中宗逃到玄武门楼。李重俊在进攻玄武门楼时由于士兵倒戈,最终被杀。李重俊从被立为太子到发动政变,期间正好是1年的时间。作为皇太子,李重俊是中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是朝廷所公认的。但是他却在被立为皇太子仅1年之际就发动了政变,这是为什么呢?

节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三子,为妃嫔所生。中宗复位之后,李重俊于706年被立为皇太子。中宗共有四子,韦后生懿德太子重润,于701年被人诬陷和妹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等人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随意出入宫中,被武则天用杖刑处死。第二子重福,于705年初被韦后诬陷曾参与陷害李重润而被流放外地。709年中宗大赦天下,但不许李重福返回长安。睿宗即位后,李重福起兵争夺帝位失败,投河而死。第四子重茂,于710年中宗去世后被韦后立为傀儡皇帝。韦后失败后重茂让位于睿宗。由此可以看出,李重俊是在重润早卒、重福被贬出京师的情况下,按照兄弟先后顺序才得以立为皇太子的。

然而被立为皇太子的李重俊却没有获得其作为太子所应有的尊重和权威,他这个皇太子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威胁。

首先是韦后和安乐公主。韦后在中宗为太子的时候就嫁给他为妃,684年李显登基为帝后被立为皇后。这一年中宗被废黜,韦后跟随中宗到房州。当时中宗惊恐不安,每次听到武则天的使者要到来都害怕得要自杀。而韦后常劝他说:“祸和福相互依存,哪能经常有,难道还缺一死?为什么如此畏惧呢!”两人共度多年艰险,情义很深,因此中宗对韦后发誓一旦重见天日,一定要让她享受荣华富贵。中宗复位之后,极其昏庸,宠信奸佞,贪图享乐,不但朝政大乱,而且后宫也毫无规矩可言。韦后的欲望由此有了膨胀的机会,不但与武则天之侄武三思在宫中淫乱,还利用武三思剪灭反对之人。此外,韦后还大肆提拔内亲外戚,甚至还下诏允许其女安乐公主开设幕府,设置官属。李重俊被立为太子,也就成了中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他并非韦后所生,这就与韦后的干政形成了矛盾,引起韦后的不满和忌嫉,废黜之心与日俱增。

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因此安乐公主既是李家公主,又是武家媳妇,是皇室和武家的政治连接体,具有特殊的地位。安乐公主集中宗和韦后的宠信于一身,权势极盛,王侯权臣多出其门下。她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安乐公主不但受贿卖官给屠夫小贩,而且还干预司法。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将安乐公主家抢掠民间子女做奴婢的仆人下狱,安乐公主却让中宗下令将他们免罪。权倾一时的安乐公主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公主,还想做皇位继承人。因李重俊非韦后所生,所以安乐公主常常以“奴”骂之,甚至向中宗请求废黜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第二个威胁是武三思父子。武则天虽死,但是以武三思为首的外戚势力并未被铲除,反而越来越强大。武三思与韦后、上官婉儿私通,相互勾结,网罗亲信,把持朝政,迫害异己。神龙政变之后,侍中敬晖、驸马王同皎等人密谋铲除诸武残余势力,武三思一党将其剪灭。后来又罢黜神龙政变的功臣张柬之等人,不久又加以诬告、杀害。雍州人韦月将、高轸等人上疏言武三思父子必为逆乱,武三思就要治他们的罪。有关部门迎合他的意思认为韦月将应斩首,高轸应流放岭外。黄门侍郎宋璟认为韦月将所犯之罪不当斩。武三思大怒,竟将宋璟贬到外地。武三思曾说:“我不知道什么样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但是我知道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对我不好的人肯定是坏人”。一时之间,武三思气焰非常嚣张。对待太子李重俊,武三思不但利用太子上表诛杀敬晖三族,又通过安乐公主密谋废黜他。而武崇训依仗其父武三思的势力和安乐公主驸马的身份,欺侮李重俊。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后不久,武崇训任太子宾客一职,只会用打马球等低贱的游戏取悦李重俊,根本没有调教爱护之意。武崇训也常常教安乐公主欺凌李重俊,称他为奴。李重俊十分愤恨。

第三个威胁是上官婉儿。她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黜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发配掖廷。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677年被武则天召回宫中免除奴婢身份,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犯了死罪,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之刑。之后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曲意迎合,甚得武则天欢心。696年开始又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中宗即位之后,令上官婉儿专门掌管起草诏命,受到特别信任,封为昭容。上官婉儿不但忠于韦后,常用武后的事鼓励韦后,而且与武三思勾结淫乱,每次下达皇帝制敕,多藉助他事推尊武氏而排挤压抑皇家。李重俊特别憎恨她,后来起兵攻打皇城时点名索要上官婉儿。

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父子和上官婉儿结成的政治实体,严重地威胁到李重俊的皇太子地位,而作为一国之君的中宗由于昏庸,对韦后极为放纵,对安乐公主极其宠爱,以至“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因此中宗对皇太子李重俊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中宗本人最终也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在这些威胁和压力下,李重俊感到自己的皇位继承权受到了挑战,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很可能会被这些强权派废掉,皇位继承,实在不稳固。正如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李重俊“所以举兵之由,实以既受武三思父子及安乐公主等之陵忌,明知其皇位继承权至不固定,遂出此冒险之举耳”。

标签: 唐中宗政变武则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贪的皇帝是谁 汉灵帝为何那么贪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灵帝

    中国历史上最想发家致富、级别最高的贪污犯是谁?经个人研究考证,答案是汉灵帝刘宏也。刘宏生于公元156年,卒于189年,公元168年即位当皇帝,成为全国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灵帝从老爹那里,继承了万贯家产,但他并不满足。他一生喜欢金钱,对金钱贪得无厌。别看他级别甚高,贵为皇帝,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奴隶

  • 讲排场的东王“杨秀清”拥有的老婆远超印度酋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

    杨秀清原是广西桂平县里一个不识字的烧炭工。但此人有军事天才。当太平军永安突围时,秀清才28岁,已经是实际的革命军总司令了。奠都南京时,不足三十岁的秀清已是全朝大权独揽的宰相了。但杨秀清毕竟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一朝得志,便发起烧来。进城以后他至少有东王娘60余人。史料记载1856年东王被北王所杀。同时

  • 王阳明抵御外辱保家卫国 却被家乡人骂了五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阳明,明朝

    1,来自大明的男神历代英雄众多,但能成为超级英雄,通常有几条硬标准:长得有特色,本事足够强,花边故事足够多。无论是中国民间评书里的杨家将,还是外国大片电影里拯救世界的各种钢铁金刚超人的逆天怪物,基本都是这类型。明朝十五世纪末的一位人物,也是百分百这类型。以他家乡的传说,出生的时候电闪雷鸣大作,一声炸

  • 忠肝义胆抗金英雄岳飞:忠肝义胆反而被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宋朝,抗金

    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秦侩秦桧,字会之,汉族,江苏南京人。南宋主和派代表人物,宋体字创始人。近千年来,老百姓都认为,秦侩杀了民族英雄岳飞。故世人无不咬牙切齿的,骂其是奸臣,把它钉在耻辱板上,任后人唾骂、泄愤。官方史书都说:秦侩以12道金牌,把岳飞从战场召回,在风波亭杀死了它。那真相究竟是

  • 汉朝史上最杰出的创业之君是谁?除了刘邦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

    我们知道在西汉王朝除了汉高祖刘邦是开国皇帝,继刘邦以后,比较出名的皇帝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及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而笔者认为除了西汉开国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公认厉害的创业之君之外,当首推(汉)孝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那我们究竟如何

  • 隋文帝萧皇后故事:萧皇后真的嫁了六个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隋文帝,萧皇后

    萧皇后,南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由于出生在二月,所以萧皇后年幼的时候没有跟随父母,而是由东平王萧岌收养(当时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女子不吉祥)。不久萧岌夫妇逝世,所以萧氏又被舅父收养,但是舅父家庭贫寒,所以小时候的萧氏生活过的并不好,知道隋朝建立第二年,隋文帝文晋王阳光选妃

  • 解密:卓王孙为何要两度送给穷困儿女很多财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卓王孙,卓文君,司马相如,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即使父女也是如此,做父母的一般都疼爱自己的女儿,而儿女并不一定能及时和自己的父母沟通。西汉的卓王孙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时富甲一方,在四川一带,名气大得很。卓王孙是个商人,早年靠冶铁发家,他以廉价食物招募贫民开采铁矿,冶铁生铁,冶铸铁工具,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地

  • 解密: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欧阳修,北宋,文人,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

  • 三国杨琁是名将还是酷吏?以石灰加弩箭对饥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琁,三国

    这一年,在偏远的荆州,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荆州本年多事故。夏天,江夏郡少数民族叛乱,冬天,荆南地区的桂阳郡、苍梧郡、零陵郡又发生大规模的饥民暴动。一些无法生存的百姓聚集起来,杀人劫掠,攻占郡县。当时的郡县,一般的守军不过是三五百人,而暴民动辄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只是,百姓遇到灾难,除了想到抢夺,想到

  • 名将马超的平凡之路:归蜀后变得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马超

    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最后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但他的整个家族都被诛杀了。马超算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其祖先为汉之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