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马超的平凡之路:归蜀后变得默默无闻

名将马超的平凡之路:归蜀后变得默默无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9 更新时间:2024/3/23 5:38:17

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最后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但他的整个家族都被诛杀了。

马超算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其祖先为汉之名将马援。演义里讲马超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坐下白马,手中长枪,狮盔兽带,金甲锦袍,其俊美仪表、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将,人称“汉末双绝”的温侯吕布,归汉后在刘备帐下与关、张、赵、黄一起,位列于“五虎大将”之四,有着“锦马超”的美誉。马超出世,在三国中可谓早矣,十七岁即随父马腾,参加了征讨李、郭乱党的战争,在阵前刺王方擒李蒙,一战而名扬天下,成为前三国中有名的少年英雄,从而奏响虎将扬威的序曲。

真正使马超猛将风威显露得淋漓尽至的则是其为父雪恨、挂孝出征的”渭桥六战“,其时,其父马腾为曹操赚入京城,不屈而死。马超为报杀父之仇,起西凉大军二十万杀奔中原,首战逐钟繇走马取长安,再战败曹洪徐晃直下潼关,直杀得曹军丧胆。特别是渭桥之战,可称惊天地而泣鬼神!西凉猛将扬威于阵前,尽败曹营名将:于禁上阵即败,张合不敌而走,李通做枪下亡魂,与虎痴许楮大战,单枪匹马追得曹操弃袍割须,可称“英风天下射,威猛谁与争”?

然而,如此英雄的马超,归蜀后其所作所为却只有极少的描写,与前三国中的马超相比,可称天壤之别,其事其人少得可怜!本来君臣相逢,应是龙虎风云,恰遇际会,是甚么原因使本该大展风威的马超变得如此寂寞无闻?我想,该是出于以下的原因——马超归降,已是刘备图蜀即将完成,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就要形成之时。此刻,孔明、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荆州英杰与法正、颜严、李严、吴懿、雷同等川中豪士风云际会齐聚于一堂,刘备的复汉事业达到了其一生最辉煌的境界,其势恰似日之中天。

而此刻的马超、马岱兄弟则是迭逢潼关、冀城大败,西凉猛将落得飘零无所,只得暂时寄身于汉中张鲁帐下。刘备进军成都,马超兄弟奉命进川助刘璋以拒荆州之兵。锦马超勇虽勇矣,然而面对诸葛亮、法正之智,面对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之勇,欲败荆州之兵谈何容易?加之杨松杨柏兄弟掣肘于后,累加刁难,止落得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故,李恢的一席话就使马超归于刘备帐下,所谓:“今见主公,如拨云而见青天也”。

马超兄弟归降刘备后,为前锋兵临锦官城下,迫使刘璋开城而降。此后,在取汉中、定东川的过程中,刘备帐下众猛将意气风发,奇功迭立:猛张飞智取瓦口关,老黄忠威震定军山,赵子龙汉水寡胜众等等,而马超做为孔明的一支偏师奇兵在取战阳平一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刘备位进汉中王之时,马超才得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名列“五虎大将”。

然而,此后的马超在三国中出场则大大减少,几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四:

其一,马超被封为“五虎大将”后不久,蜀国就面临了第一次巨变,即关、张陨命引起的刘备雪弟恨大举伐吴。然而,此刻蜀国的强敌是仍然是北面的曹魏,所以,诸葛亮特意派马超与大将魏延一起,共守战略要地汉中。由于故事到此,重笔落于伐吴,故使读者不易看到马超的作为。

其二,刘备死后,曹丕听从司马懿之计,五路伐蜀。此时,蜀国面临空前的危机。幸有孔明妙计,安居平五路,而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正是世居西凉素来被其敬为“飞将军”的马超。特别是在后来的平定南方的征战中,马超更是担负了守卫汉中、兼镇西羌的重任,只是这些都不在演义的中心线索里罢了。

其三,马超归蜀后,虽因其武勇、声望、家世等列为“五虎大将”,但其对刘备事业的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关羽、张飞为刘备数十年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其亲密程度无人可比;赵云于刘备穷困潦落之时忠心相随,且有两番护幼主的大功;黄忠自长沙归于刘备帐下之后,取东西两川屡立奇勋,而这一切都是马超所不具备的。因此,重任都有关羽、张飞、魏延担上,他用武之地不多。

其四,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马超在经历了潼关、冀城大败的教训之后,想必是深有心得,在刘备帐下深知自身地位、贡献与关、张、赵、黄无法相比,加之其为人恃武自傲而又忧谗畏讥,所以,当川中名士彭恙因对刘备不满,来说反马超之时,马超立即将其言论上报刘备以求解脱嫌疑,由此可见其小心而自保的心理。

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所以,马超的一生的命运,在我看来颇具悲剧色彩,因此,每当想起锦马超,内心常有惋惜不平之气……

标签: 三国马超

更多文章

  • 明朝传奇女人们:寇白门遭受了丈夫怎样的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皇后,朱棣,马蓬瀛,柳如是

    被丑化的马皇后当代评书《燕王扫北》中,她是坏事做绝的恶毒太后:逼死了温柔贤惠的嫔妃们,外带提拔了大把亲戚祸害朝政,顺便下毒送丈夫皇帝最后一程。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她是丈夫贫贱时代的发妻,曾经为了给被囚禁的丈夫送饭,把身体都烫伤了。后来母仪天下,丈夫身边得宠的妃子们,听说谁怀了龙种,她便下令悉心照料,

  •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其父明成祖三番四次想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高炽,郑和,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日,皇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是为明仁宗。在各种史书中,明仁宗朱高炽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仁君典范。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有仁爱之举。甫一登基,便下诏“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趾采办”。也就是停止郑和下西洋之举,停罢往西域买马,停止往云南、

  • 陷害太子操纵废立:唐朝史上著名的美女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宰相,上官婉儿

    当然了,唐朝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哪有曾氏这种海阔天空、通权达变的胸怀?她死死地握着那把“双刃剑”,直到躺进棺材都不肯撒手。权力贪欲,支配她到处插手,四面树敌。最后,两桩大罪,毁了她这位卓越诗人。细究起来,上官婉儿的确是罪孽深重。一、搬弄是非,害死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儿秽乱宫廷、干预朝政,早就惹恼了太

  • 因好色让位给七岁儿子的荒唐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周主赟

    皇位,几乎没有皇子不想得到这个位置,而坐上皇位的呢,小冷君想没有哪一个皇帝不想长期做下去的,如果真的可以,他们宁愿把皇位坐穿也是不肯下来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奇不有。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就有这么一位皇帝,想要罢工,他不想再在皇位上做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他究竟有

  • 揭秘:历史上忠勇不输关羽的人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关羽,王彦章

    关羽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成名的主要原因无外乎忠、勇二字,《三国演义》更是把其忠勇渲染的无以复加。然而在同三国乱世一样的五代乱世,也有一个人,其忠勇不下关羽,但是他却没有关羽那样的“幸运”,除了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他就是后梁大将王彦章。他与关羽不同的是,关羽使一口大刀

  • 大清朝雍正皇帝的最牛秘书张廷玉的退休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雍正,皇帝,张廷玉

    大清朝最尊贵的皇家秘书张廷玉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因而他闲下来时的独特形象就被记载到史册里:退食泊然,手持典籍,青灯黄卷,安坐室中,旁若无人。这样的形象与四大皆空的老僧更近,而与权重一时的枢要阁臣相去甚远。然而老臣张廷玉毕竟越来越老,侍奉了玄烨、胤禛两位精力充沛的英主之后,又开始为乾隆朝操心,他的元气

  • 大明王朝明武宗朱厚照的那些奇葩职衔与爱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朱厚照

    明武宗(年号正德)朱厚照,生于弘治四年(1491)九月,弘治五年(1492)三月被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继皇帝位,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崩,葬康陵。他是明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也是明代历史上最放荡不羁的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离京,北巡宣、大,南游直隶,途中既亲自带兵打击来犯

  • 大清朝历史上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出生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皇帝,王爷,僧格林沁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初五,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尔沁科左翼后旗的一片草地上,羊倌德力格尔像平时一样安静的放羊。突然有人来报喜,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德力格尔也是黄金家族的子孙,爵位是四等台吉。但成吉思汗的子孙众多,德力格尔只是属于边缘群体,他家境十分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德力格尔常年给

  • 闯王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与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闯王,李自成,南明,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

  • 南宋末代皇帝的凄凉人生:皇帝到驸马再到喇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宋恭宗,皇帝

    南宋被元朝灭掉后,与宋朝相关的历史也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外。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恭宗赵显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呢?在四岁的时候,赵显跟随母亲全太后一起投降了元朝,迁居到元朝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此后,这位年幼的南宋末代皇帝开始了他多舛的人生。最初,元世祖忽必烈对赵显母子还算礼遇,将赵显封为瀛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