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刘邦和司马炎的三种分封制结果分别如何?

周武王,刘邦和司马炎的三种分封制结果分别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4/1/8 9:38:09

一、西周的分封

西周建立以后,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100多个,他们后来成为了100多个国家,但是我要说,周的分封是相当成功的。

可能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然而从事实来说,通过周的分封,华夏领地扩大了;周王作为华夏共主800年,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室。我们怎么能说,周的分封是失败的呢?

西周立国之初,周王室能真正控制的地区不过是关中和河东一带,而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集中在黄河下游、河北地区、山西北部、以及长江流域,处在周王朝的势力边缘,甚至于在周王朝势力远远不及的蛮夷势力之间。这些诸侯国分封之初,仅仅是数城而已,是西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而到了春秋末年,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几乎被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

这是周分封的成功之处,如果不是多核运转,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中原王朝才能将领地扩大到这么大的范围。

而周的分封给予诸侯的治民/安政/统军等权利,几乎可以成为独立王国。最终导致诸侯纷纷自立,导致周王室威权下降,最终成为空架子。然而这件事不能全怪分封制本身。

周初制订了严格的制度和规则控制诸侯们的实力,周王还有天子六师和成周六师等军队保证周王的权威。周昭王伐楚丧天子六师,周厉王改革失道德高点,周平王东迁彻底失去军事权威,周桓王襦葛之战败北颜面尽失。如果没有分封诸侯,这时候的周王朝应该已经灭亡了,但由于有诸侯们,周王室虽然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权威,却还安全的存在了500多年,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从这点来说,比起其他任何王朝的皇室,周王室都要幸运和幸福得多了。

二、西汉的分封

西汉的诸侯国与周又有所不同,经历了秦的郡县制,刘邦已经将分封制已经看的明白。因此,西汉的分封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帝国。然而此时的汉帝国,却不全掌握在刘邦的手里,韩信臧荼彭越英布都是这个帝国的重要股东,刘邦无奈,封了很多诸侯。

当然,这些诸侯国让刘邦很不安心,同样不安心的还有众诸侯。因此,经过数年的手段阴谋和战争,这些诸侯国几乎被扫灭殆尽。刘邦的最后几年,汉帝国内除了长沙国以外,已经不存在一个异姓的诸侯国了。

第一个阶段结束了,但是刘邦并没有废除诸侯国,而是以他的儿子们和侄子们为诸侯王。对于刘邦晚年的分封子弟为王镇守诸侯国的事实,有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汉帝国的建制难以在数年之内建立边疆地区的稳固统治。因此,以刘氏为诸侯王、中央派相负责实际行政权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其二,刘邦对于身后吕后掌权已经有一些预见。为了确定自己死后刘氏的宗主权,与其将儿子们全部就在京城,还不如分封到地方将来巩固中央。

吕后家族覆灭后,正是由于外有刘氏诸王,功臣集团不敢有其他的花样,只好立了看起来是诸侯王之中最弱的刘恒为帝。

实际上,西汉的诸侯并没有太大实际的权利,治民和行政大权掌握在诸侯的相的手中,而从后来叛乱的情况看,诸侯王手中也没有太多可以掌控的军队,而诸侯王的相是中央派驻的,这就决定了诸侯王的权利并不至于太大。然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汉的诸侯王们也并不安分,最终在刘恒、刘、刘彻三代帝王的努力之下,西汉的诸侯国们终于实现了软着陆,与中央政权各自心安。

此后,诸侯国不再是中央政权的威胁,而刘氏诸王也得以安享富贵,可以说后世分封没有如此成功的。

三、西晋的分封

时间进入到西晋,中央集权与地方政权建制已经相当成熟。司马炎此时还分封众多司马氏为诸侯王,还允许他们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这被后世广为诟病。然而,结合当时西晋的特点,司马炎其实也很无奈。

而司马炎的无奈主要来自于已经庞大到威胁皇权的世族们。

其一,曹魏的教训。这一点被后世以为是司马炎分封的主要原因。曹魏没有分封诸王导致中央政权暗弱的时候无人支持,而司马炎是全程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西晋的皇权本来没有建立在对全国的军事征服之上,司马炎本人更是少在军旅;同时,在九品中正制的刺激之下,汉末本来已经相当强大的世族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到了西晋时,已经成长为可以和皇权扳手腕的势力。这件事从贾南风废除风波一事中可以看出。

其二,弱势的太子。子彧在《司马炎: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无奈之中藏着复兴的希望》一文中进行过分析,司马炎实际上对即将要继承皇位的司马衷掌控这个帝国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然而由于世族的支持,又难以废除。司马衷得执政能力偏弱,外有世族,内有贾杨,危机四伏。

这两个方面的背后推手都是世族门阀,而司马炎想要破局,中央是做不到了,于是,司马炎只能寄希望于外,这才是司马炎分封的根本原因。虽然这个政策并不完美,如果遇上汉初那些好的政治家的话,或许还能延续司马氏的辉煌。

由于郡县制已经相当完善,因此西晋的诸侯王们实际上并不管理所在地的行政权利,而相对于其他时期诸侯王们最大的权利在于,他们手中控制有相当数量的军队。这是后来西晋乱象的重要原因。

然而,好的制度要有好的政治家才会产生好的效果,而不完善的制度遇上了无脑的政治家,后果不堪设想。而杨骏、贾南风、司马伦都是蹩脚的政治家,因此司马炎的政策完全破产,中央权臣倾轧,地方诸侯王夺权,最终将西晋这个畸形的王朝埋葬在战火中。

小结

西周的分封对于周王室来说或许是不幸的,但对于华夏来说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举措;而且西周的诸侯王所拥有的行政/军权也是最大的,因此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

西汉的分封是十分成功的,它成功保证了汉文帝的顺利继位,保证了刘氏宗室的延续,在汉武帝的推恩令实施下最终完美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西汉诸侯王权利受到相的掣肘是汉武帝能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证。

而西晋的分封是相当失败的,而失败的根源在于他们拥有太大的军权,而身边没有可以监督他们权力的机构和制度。

因此,诸侯王分封并不是不可行,主要的是保证他们在拱卫中央的同时,不能让他们的权力太过膨胀而没有监督,特别是军权。后世吸取了这一教训,诸侯主要是食邑,而无治权,更无军权,因此很少发生因分封而导致的大规模的变乱。

标签: 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熹贵妃为什么不愿意和雍正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熹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后人大多喜欢牵强附会,对于很多没有经过验证的事情轻而易举就做出了判断和结论,这些其实都不是一件事情的真相,但很多人只顾着噱头妄加揣测一件事情。过去热播的一部宫斗剧甄嬛传中就讲述了熹贵妃和雍正的一生爱情故事,也讲了熹贵妃和雍正两个人并不相爱的事实,说雍正是单相思,很多人深以为然,但其实电视剧不是历史。

  • 曹操手下谋士那么多 曹操为什么对郭嘉最为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和郭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为什么唯独器重鬼才郭嘉在东汉末年这段混乱的历史上,民不聊生也是人才辈出、建功立业的时代,就像曹操就是当时崛起的一代英雄,曹操志在天下,招贤纳士为己用,使得其帐下猛将如云、谋士无双。其中谋士就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那么

  •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韩琦死后为什么会成为阴间阎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琦,阎罗,文史百科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人有死而为阎罗王者,如韩擒虎、蔡襄、范仲淹、韩琦等,皆屡见传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相关的民间信仰,定然包含百姓的价值与情感诉求,民间的阎王信仰以及包公等清官为阎王的传说,除了表现出百姓对清官的肯定与敬仰,以至崇拜,显然还

  • 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洗雪“靖康之耻”,却又召来亡国之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无数黎民百姓遭难,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宁宗赵扩都曾誓师北伐,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一批抗金名将鏖战疆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

  •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跟鲁智深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鲁智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主人公,因为嫉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害怕官府追捕,逃走在了江湖上。一直以来,鲁智深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就很高,也是读者最喜欢的水浒人物之一。但是鲁智深也不是完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事,被很多读者诟病,认为这件事是

  • 曹操一辈子顾虑重重,曹丕为何就敢篡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三国,野史秘闻

    大汉丞相曹操一生,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世人称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没有坐上那张一步之遥的龙椅,戴上唾手可得的皇冠。而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却迫不及待逼汉献帝让位,取而代之。这奇怪么?难道曹操的赫赫武功,一辈子尚且顾虑重重,不敢篡窃皇位,曹丕又有何德何能,反而有勇气决然踏出那一步

  •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 司马懿夺权时他们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家族夺权时,就没有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吗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势力相当庞大。但是后来,整个曹魏政权却给司马家族轻松夺去。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疑问:曹操既然那么多儿子,眼看着曹魏江山逐渐衰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一步

  • 诸宫调简介:宋代一种说唱伎艺,由多种宫调组成—个长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诸宫调是中国宋代一种说唱伎艺,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故名。宫,是中国古代各种音阶中的第—级音,以宫作为音阶起点的曲子称为宫调。由多种宫调组合成—个完整的长曲,就是诸宫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宫调又称“话本”,像《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以“这本话儿”代指将要说唱的故

  • 龙湾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怎么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你知道龙湾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水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水战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比如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发生在元朝末年,故事的主角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这场八十万大军的鏖

  • 包拯有原配夫人又有儿子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丫环替自己延续香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宋朝,历史解密

    提起来清廉为官者,不少人心里头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包拯包青天,虽然包拯脸很黑,但包拯的心却是明净的。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7月3日,历史上关于包拯的记载还是很多的,近些年,关于包拯的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大多描述的都是包拯如何侦破各类奇案,包拯的名气一直都比较高。包拯一生清廉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