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1/29 12:53:00

洗雪“靖康之耻”,却又召来亡国之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无数黎民百姓遭难,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宁宗赵扩都曾誓师北伐,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一批抗金名将鏖战疆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南宋军民收复故土的愿望始终未变!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北伐都没有成功,而且战争过后签订的和约往往更屈辱。这种局面延续到宋理宗赵昀时,终于有了改变。

南宋军队北伐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因为传承久远,家道已是民间普通百姓之家。因为上一任皇帝宋宁宗没有子嗣继位,赵昀才被权臣史弥远从民间找出来,拥立为帝。从一介草民到九五之尊,赵昀深深感谢杨皇后和史弥远,自然也要乖乖听话。他当皇帝的前十年,基本是个傀儡,对朝廷政务完全不过问,都由杨皇后和史弥远决断,直到两人死后,赵昀才真正开始执政。

执政初期,赵昀还是有些抱负的,他贬斥史弥远一党,任用贤臣,肃清吏治,整顿财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端平更化”,对稳定政局和发展社会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未解决深层次矛盾。此时,天下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蒙古崛起,金国、西夏都日渐衰败,如何妥善处理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成为赵昀和手下大臣的一道必答题,也是他们争论的焦点。

有些人极端仇视金国,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也有部分人相对理性,说当年宋金建立“海上之盟”联手灭辽,最后大宋反被金人所害,所以不能再干这种“唇亡齿寒”的事,应该以金国为屏障,形成三国间的均势。赵昀在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既不联金抗蒙,也未联蒙灭金,就这样拖了几年。但是蒙古人太强大了,金军无力抵抗,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赵昀不顾金国人的请求劝说,毅然“落井下石”,实施了联蒙灭金的策略。

南宋和蒙古达成协议,南宋军队北上伐金,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黄河以南)之地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签署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1234年正月,在蒙宋联军进攻下,金军溃败,金哀宗自缢身亡,尸体被蒙宋各分一半,末帝完颜承麟被乱兵所杀,金国灭亡。同年三月,赵昀派人前往河南拜谒北宋皇陵,并进行了修缮。不久,又将金哀宗的遗骨奉祀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帝的在天之灵。至此,“靖康之耻”在某种形式上得到了洗刷。

但赵昀和南宋军民没有高兴太久,“唇亡齿寒”的事不久就发生了。金国灭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之地空虚,按照宋金“灭金之后河南之地归宋”的口头约定,赵昀正式下诏出兵河南,相继收复南京归德府、开封等地,但进军到洛阳时,却遭到了蒙古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狼狈回撤。留守东京 和其他地区的宋军也跟着全线败退,赵昀恢复故土的愿望落空。蒙古军队显然是耍了无赖,不承认有“归还河南之地”的约定(没有书面协议),对外宣称是南宋军队主动挑衅,蒙军才进行反击的。

蒙宋军队交战

这次事件历史上称为“端平入洛”,因为蒙古军的突然发难,南宋损失了数万精兵和大量物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让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南宋政权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跟鲁智深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鲁智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主人公,因为嫉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害怕官府追捕,逃走在了江湖上。一直以来,鲁智深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就很高,也是读者最喜欢的水浒人物之一。但是鲁智深也不是完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事,被很多读者诟病,认为这件事是

  • 曹操一辈子顾虑重重,曹丕为何就敢篡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三国,野史秘闻

    大汉丞相曹操一生,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世人称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没有坐上那张一步之遥的龙椅,戴上唾手可得的皇冠。而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却迫不及待逼汉献帝让位,取而代之。这奇怪么?难道曹操的赫赫武功,一辈子尚且顾虑重重,不敢篡窃皇位,曹丕又有何德何能,反而有勇气决然踏出那一步

  •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 司马懿夺权时他们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家族夺权时,就没有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吗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势力相当庞大。但是后来,整个曹魏政权却给司马家族轻松夺去。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疑问:曹操既然那么多儿子,眼看着曹魏江山逐渐衰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一步

  • 诸宫调简介:宋代一种说唱伎艺,由多种宫调组成—个长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诸宫调是中国宋代一种说唱伎艺,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故名。宫,是中国古代各种音阶中的第—级音,以宫作为音阶起点的曲子称为宫调。由多种宫调组合成—个完整的长曲,就是诸宫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宫调又称“话本”,像《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以“这本话儿”代指将要说唱的故

  • 龙湾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怎么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你知道龙湾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水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水战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比如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发生在元朝末年,故事的主角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这场八十万大军的鏖

  • 包拯有原配夫人又有儿子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丫环替自己延续香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宋朝,历史解密

    提起来清廉为官者,不少人心里头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包拯包青天,虽然包拯脸很黑,但包拯的心却是明净的。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7月3日,历史上关于包拯的记载还是很多的,近些年,关于包拯的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大多描述的都是包拯如何侦破各类奇案,包拯的名气一直都比较高。包拯一生清廉公正

  • 梁山好汉中有5个奇怪的绰号,一般人不好意思喊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基于史实写的演义小说,所以名字没多大说头,人家取什么名,作者就用什么名;但《水浒传》和《红楼梦》就不一样了,作者发挥的空间很大,自己想怎么给人物取名就怎么取,所以这两本书里人物名字的可研究性大一些。众所周知,曹雪芹写《红楼梦》给人物取名时,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比如贾家4千金

  • 司马懿政变后,夏侯玄为什么不发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侯玄,三国,风云人物

    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发起政变,夏侯玄当时手握重兵,然而他为什么不反抗导致最后被杀?让人十分不解, 那么这么说有何依据呢?一是夏侯玄感激曹爽对他的知遇之恩,夏侯玄的母亲是曹爽的姑母,那两人就是表兄弟的关系,当时曹叡为皇的时候,夏侯玄曾因为一些事情而惹怒了曹叡最终于夏侯玄的职务直接从发黄门侍郎从而贬至了羽

  • 在与曹操决一死战的赤壁之战中,最高决策者孙权只有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赤壁之战,文史百科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这场生死大战有啥玄乎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载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年秋天,曹操(155年—220年)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182年-252年)进逼。大军压境

  • 逐鹿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涿鹿之战,战史风云

    你知道涿鹿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千古文明开涿鹿,阪泉之战后,炎黄部族的实力空前壮大,他们占据着今天的黄河流域,并且不断向东扩张,而东夷部落联盟则以蚩尤为首,他们以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发展。此时,炎黄部族刚刚完成整合,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没想到面对东夷部族,却九战九败,被蚩尤率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