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一厂男星李炎:银幕高干专业户,与妻子恩爱一生,70岁因病去世

八一厂男星李炎:银幕高干专业户,与妻子恩爱一生,70岁因病去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闻星盼夏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3/12/20 19:52:29

1958年,为了从沈阳去北京,为了进八一电影制片厂。

李炎找到心刚,苦着一张脸,一声迭着一声地喊“心刚同志,帮帮我!”

还就是这么巧,他想走,王心刚想留。

于是两方眼睛一转,心里一合计,诶,办法这不就来了么……

01

削尖脑袋,我要去北京!

1958年还处于“种个萝卜比猪大”的时期。

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热火朝天地行动,争着比着要作出成绩。

各地电影制片厂与演艺团体不甘示弱。

拍电影与做演出层出不穷,为民众紧张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

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没两年,上面下发命令,要为八一厂广纳人才,建立一支一流的演员阵容投入影业。

于是全国各地的话剧团、戏剧团开始转圈圈,在内部进行筛选,之后报上名单。

而诸多团体中,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的王心刚、田华、王润身等人都入了调出名单。

名单还未公示之前,得到消息的王心刚就一口接着一口地叹气,他不想去北京!

而急得抓耳挠腮的李炎得知自己没被选中时也一口接一口地叹气,他想去北京!

王心刚能被选中,是因为他确实优秀。

50年代,在东北军区的话剧舞台上,王新刚可是“男神”一样的存在。

长相帅气中含有一些清秀,大眼睛、高鼻梁,军人的挺拔与正气兼备,气质超群。

王心刚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为《寂静的山林》中的男主角“冯广发”选角时。

导演朱顺一眼相中王心刚的相貌和气质,之后在试戏时更是对他的演技称赞连连。

一部《寂静的山林》让王心刚一炮而红,之后再拍《牧人之子》。

王心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代的“全民明星”。

如果说王心刚是因为优秀而被选中。

那么李炎就有些“吃亏”了,他是因为“不好看”而不被选中。

按理来说,李炎在话剧团的发展一点不比王心刚差。

他18岁成为专业演员,先是在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工作。

从《白女》《血泪仇》等话剧演绎中成长。

49年后在东北军区工作后。

他还参演过《刘胡兰》《战斗里成长》《英雄阵地》《战线南移》等话剧。

有着大量的舞台实践经验。

因为扮演角色独具风格且情感真挚,李炎曾多次立功受奖。

至于电影领域,他也有着《中国人民的胜利》《智取威虎山》等作品傍身。

表演经验丰富,但就是不被选中。

用李炎的自我调侃回答,那就是:“我的五官不管是合在一起还是分开来看,都不能留住大众的视线,你说我演得好,那时候大家都很优秀。我不是那个不可替代,没太多优势!”

皮肤有些过于黑了,眼睛也着实不那么大。

不笑的时候过于严肃板正、不好接近,以至于他就算笑起来,也不那么有亲和力。

平日里性格又内向,不爱说话,有进电影厂的机会,谁会想到他?

但偏偏当时的李炎有非进八一厂不可的念头。

其实也不是非想进八一厂,他是非常想要去北京。

因为他的妻子白枫两年多前被调往北京工作。

跟妻子一起走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与妻子异地分居,想得到妻子的辛苦自己却鞭长莫及,李炎很在乎这次上京城的机会!

02

再被“相不中”,我多失望!

早先还在冀中火线剧社的时候,李炎就与白枫相识相恋。

他们一个是演员,一个是歌手。

虽然表演形式不同,但都随军为每个路过地区的人民带去希望与快乐。

感情在一路随军一起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加深。

1950年,这对有情人在周围人的见证下办了温馨的婚礼。

1950年李炎与白枫结婚照

只是小夫妻浓情蜜意的日子没过太久。

1955年,白枫与李炎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日子正过得红红火火时。

部队整编的消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炎被调往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工作。

白枫却被分进歌剧团,要与大部队一起去北京。

在军人身上,“服从命令”四个字早已刻入骨血。

尽管再有不舍,尽管再不愿分离。

白枫还是打包了行李,同时还带走了两个孩子。

《最后的选择》中的省委陈副书记

那两年多超过800个日夜,在沈阳的李炎不仅思念妻儿,内心还十分愧疚。

每星期不间断的书信里,即使妻子不言苦和累,他也深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的不易。

想要和妻子团聚,想要尽到一位丈夫和一位父亲的责任,想要将家人揽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到北京去,成了李炎迫切想要完成的愿望。

但团里“相不中他”怎么办呢?

想到王心刚在名单里面,又想到王心刚的家在沈阳,妻子杨绍采不在调出名单里。

于是满怀忐忑,他去了王心刚家里……

就是这么巧,话没说两句,李炎就听出了王心刚的愁绪——他不想离家千里。

一个想走,一个想留,只用换个名字,这事儿不就解决了吗?

于是两人合计好,第二天王心刚立马找到领导推荐李炎,而李炎也找到领导自我推荐。

王心刚说自己的表演功力实在没有李炎好。

李炎说如果能去北京,他一定在各地演员中,为抗敌话剧团争口气。

眼见领导有些动摇,他们又各自说出家庭情况,以“情”动人。

领导想了又想之后,觉得生活会影响工作,工作同样离不开生活。

于是双同意两人对换,李炎成功将自己的名字加入名单。

只是到了北京,与妻儿团圆后进入八一厂。

红光满面,觉得人生圆满的李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嫌弃”到底。

当时,我国49年之后的第一位电影女导演王苹要拍摄《永不消逝的电波》。

厂里演员剧团根据演员的综合实力,选出了李炎扮演男主角“李侠”。

一入厂就能得到关注与认可,李炎十分认真对待这次的机会。

可王苹导演只是与他打了个照面就直接否定:

“不行,他相貌气质太严肃了,不文雅漂亮。我要找符合李侠原型人物的演员,换一个来……”

03

演“军官”也行,我成名了!

因为“长得不好”失去一次出演机会,李炎心中郁闷非常。

而在八一厂内部挑来选去也找不到王苹满意的人选。

最终演员剧团听人介绍,从上影厂里借调来了孙道临。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王苹导演定下袁霞饰演女主角“何兰芬”后,对反一号“姚苇”的饰演者也有着外貌要求。

不知怎么几经辗转,长相出众的王心刚竟然接到调令,蔫头耷脑地从沈阳来到了北京。

“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王心刚还是来了。我去车站接他,他一见我就摆手,说这就是命啊,躲不掉。但他躲不掉之前成全了我啊,我自然对他千恩万谢,后来他爱人放弃工作从沈阳过来,我妻子经常和杨绍采来往,两人成了好友,我们经常一起吃饭聊天……”

《永不消逝的电波》让孙道临、邢吉田、王心刚等人火透了半边天。

但再次“没被选中”的李炎此时有点丧气。

他觉得是自己的长相限制了发展,殊不知,是真正属于他的机会还没有到来。

直到1961年,李炎才开自己“银幕最佳军官”的生涯。

当时导演华纯要将话剧《东进序曲》拍成电影。

原本想要将出演话剧的原班人马带到镜头前。

可就是中途回厂里开了个会,见到了演员剧团的李炎,他便一眼认定——

这个满身军人气概,长相威严,五官硬朗的人,就是男主角的最佳扮演者。

当即上前打招呼,在知道对方是演员后主动邀请。

运从天降,哪有拒绝的道理?

李炎当即拉着华纯去找领导,开拍摄证明,之后快速到组。

与张钟英、于纯绵、王林佳等人合作。

李炎饰演的“黄秉光”一身正气,精明敏锐。

有着从容镇定的姿态,胸中又满是韬略,能在敌穴舌战群儒,驳斥的敌人哑口无言。

在镜头前潇洒自如、松弛有度,展示了李炎的超高的表演实力。

而他饰演的部队首长“黄秉光”,更是让观众看到了军官的自信、强大与勇敢。

电影上映后,群众的叫好声一片。

一直因长相不够漂亮精致而少有露脸的李炎,找到了与长相相符的“军官”“高干”之路。

化身《夺印》里的“何支书”,在《打击侵略者》中扮演“李国栋”。

如果说《东进序曲》中的“黄秉光”是银屏“文人军官”的代表。

那么《打击侵略者》中的军长“李国栋”就是银屏“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的顶峰形象。

04

这一辈子,我没遗憾!

只是时间很快走到1965年,文艺工作者的寒冬露出端倪。

被打倒在地,没了站在镜头前的机会,李炎带着妻子和儿子藏于一隅。

而当时他的好友兼同事王心刚更为有名,遭到的打击更重。

王心刚与妻子杨绍采

王心刚的爱人杨绍采更是在这个时期因为外界的冲击而精神失常。

李炎一边保护着家人一边为王心刚活动。

李炎的妻子白枫一边躲开他人的视线,一边照顾杨绍采。

两家人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地过完了那近10年的时间。

期间也与里坡、张勇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74年,王心刚因饰演《侦察兵》中的“郭锐”,受到观众们的欢迎,从而再次活跃。

1975年,拨开云雾见到了一点日光。

《年青的一代》中的“老干部林坚”

李炎受电影《年青的一代》剧组邀请,化身“林坚”同样重启工作。

之后在《峥嵘岁月》《残雪》中将“军官”角色继续下去。

又在《最后的选择》《怀给大地》《敬礼,我的教官》《炮兵少校》中露脸。

成为银幕上的“高干专业户”,以“最典型军长”标签。

与“最典型团长”郭振清,“最典型连长”高保成一起,成为我国银幕军人典型代表演员。

李炎与演员金梦

1981年,王心刚因为妻子的身体原因决心淡出银幕。

当时的李炎深有感触,觉得自己也应该多陪陪家人。

于是拒绝八一厂给出的演员剧团副团长的职务,同时他也减少拍摄电影的工作。

两个孩子陆续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

李炎便将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妻子。

极爱书法与散步,没有工作安排的夏日午后,他总是躲在书房里写一幅满意的字。

之后招呼妻子,两人挑个西瓜去往王心刚家纳凉聊天。

1995年的一天,李炎听人说北京十渡风景区的景色特别不错。

头发花白的他说动同样头发花白的妻子,两人互相给对方挑了套衣服。

之后两人在风景区轻松快乐的留影。

只是在1997年。

与李幼斌、金莉莉、李婷拍完电视剧《玫瑰依然红》的过程中,李炎一直觉得身体不适。

强忍着难受完成任务,回到北京一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胆道癌。

癌细胞扩散的非常快,没给白枫太多与丈夫话别的时间。

1997年,49年以后唯一一个专门饰演高级将领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炎永远离开了人世。

享年70岁。

为了和妻与子团聚,31岁的李炎削尖脑袋往北京跑。

没想到阴差阳错地握住了银幕“高干专业户”的演艺密码。

他成了一代观众记忆深刻的电影明星。

银幕中和观众一起成长,生活中与妻子一起变老。

在风雨中度过47年婚姻生活,70岁的李炎离世前说:“我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被人记忆的明星。

“最经典的军官”李炎,是你记忆中难以忘记的影视人吗?

更多文章

  • 浙江金华插队婆孙再爆猛料,婆婆是国企退休高干,孙女小三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小三,婆孙,插队,婆婆,国企,四川人,浙江省,金华市,浙江金华,退休高干

    五一节期间,最火爆的莫过于淄博烧烤以及浙江金华插队事件的婆孙俩,如今,这对婆孙再度被网友爆出猛料,果然都是狠人。随着插队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网友们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在各显神通,狠扒两人的背景和猛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首先,这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火辣辣的性格,怪不得如此蛮横、泼辣。其

  • 延安农妇被高干子弟侵犯,事后仅罚款200元,一年后2名局长落马

    历史解密编辑:民间探事人标签:文斌,李秋香,延安市,副局长

    1991年5月的一天,延安市环保局局长尚银山还在午休,警察却突然破门而入。此时他面色惨白,开始喃喃自语。“不可能啊,警察怎么又重新提起这个案子了,我明明让那个被侵犯的农妇闭嘴了,怎么会这样?”这时,警察局长将手铐和一叠罪证拍在办公桌上。“你身为党的高级领导,不仅不为百姓排忧解难,还以权谋私,居然只让

  • 80年代,唐国强的全家福,旁边是妻子孙涛高干子女家世显赫

    历史解密编辑:激情电竞君标签:唐国强,孙涛,全家福,高干

    80年代,唐国强的全家福,旁边的人是他的妻子孙涛,虽然作为高干子女,家世显赫,但是自从结婚后,她就在家相夫教子,过着甜蜜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两人感情发生破裂,1990年妻子身亡去世,留下年仅七岁的女儿以及满头白发的父母。

  • 建国后被枪毙的4位高干子弟:生前作恶多端,处决时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爱的世界标签:高干,胡晓阳,朱国华,蒋介石,罪行

    近代的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压迫,在战争中受了无尽的磨难,老一辈的将军们在战争中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但是有些高干子弟没有经历过那些苦痛,他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沾着父辈的光,为非作歹,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位行为恶劣,触犯法律最终被枪毙的高干子弟。第一个被枪毙的高干子弟是朱国华,

  • 真实故事||我因为外婆,嫁给了江西的高干子弟,有天公公爆出个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猪小浅标签:结婚,清晨,童年,女儿,外婆家,大秘密,江西省,真实故事

    一个写真 实 故 事的公众号/ 每 天 8:40 与 你 相 约 /错过真实故事的点这里:小号昨天更新了《我去了趟东莞,午睡醒来,噩梦开始。》的后续,记得关注哦:跟着我看今天的故事:01有段时间,我总做同一个梦。梦见外公抱着个小男孩给我。我不肯要,他就生气了,硬是要往我怀里塞。那时我才上高中,外公离

  • 济宁实名曝光:高干,男,26岁....摊上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济宁生活网标签:驾驶证,禁驾,交通事故,机动车,醉酒

    终生禁驾是一项严厉的行政处罚,意味着驾驶人“终生不得重新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能驾驶机动车”。目前全国已经实现了交管信息联网,一经处罚后,驾驶人信息将录入全国机动车驾驶员管理系统,被锁定为终生禁驾的驾驶人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都无法再考取驾驶证。被终生禁驾的原因1、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2、饮酒后或

  • 太原小东门日军杀战俘,120人仅一人死里逃生,日后成云南省高干

    历史解密编辑:凯撒历史屋标签:日军,战俘,士兵,太原,阎锡山,集中营

    太原集中营对外称太原工程队,位于太原城内东北角的小东门北巷,曾经是阎锡山的炮兵团所在地,由两三个相连的大院子组成。与其他集中营一样,这里也是高墙耸立,电网密布,戒备森严。集中营里常年囚禁着6000名左右的俘虏,其中既有八路军、决死纵队,也有国民党的中央军、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有游击队员和被当作俘虏抓来

  • 高干病房太可怕!老干部活受罪,医保出冤枉钱,家属领高额退休金

    历史解密编辑:古阅奇谈标签:医保,医疗,退休金,冤枉钱,高干病房

    “高干病房过度医疗太可怕了,老干部活受罪,医保出冤枉钱,家属领高额退休金”!这段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却是现在高干病房过度医疗状况的真实写照,有些老干部明明已经油尽灯枯了,家属却还在那里拼命用各种进口药物和器械维持生命。反正自己不用出钱,医保绝大部分都能报销,尽管老干部被折磨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他是开国上将,曾率部击毙日寇两将军,妻是回族美女、军中高干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杨勇,少将,团长,旅长,日寇,八路军,开国上将,副司令员

    1960年和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二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蒙哥马利曾两次访问中国。这位百战名将在北京与毛主席深谈后,曾发自肺腑地告诉世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战略家是毛泽东。”1960年5月26日,首次来到中国的蒙哥马利在新中国开国上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陪同下,在北京军区某部参观射击表演。新中

  • 他当过邓小平的秘书,1983年升任公安部部长,抓捕了很多高干子弟

    历史解密编辑:西城历史旧事标签:邓小平,公安部,李震,高干,秘书,刘复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放弃自己的学业与事业,投身拯救国家与民族的时代浪潮当中。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就放弃了自己优渥的生活与学业,前往了革命圣地延安。这个人的名字叫刘复之。刘复之出生于1917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出生于一个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