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刘邦的御用车夫)的后代。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里就以刚烈为名,曾在徐州时,被吕布的部将高顺偷袭,左眼被射中后,夏侯惇拔箭时连着眼珠子都拔出来了,立即大喝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说完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了下去。
演义里的故事很精彩,很骇人。事实真的如此吗?夏侯惇究竟是怎么样的性格?他的军事能力果然如此彪悍吗?
《三国志》记载:“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
短短一句话,记录了一件更骇人听闻的事情。说夏侯惇14岁那年,在学校里,因为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就把那人杀了,随后夏侯惇就以“刚烈”闻名。
杀了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被广为赞扬。这事如果放到现在就是未成年少年杀人,恐怕会被舆论口水吞没,但放在乱世里,反而成就了夏侯惇的刚烈。
夏侯惇和曹操那可是从小穿一条裤裆长大的,两个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
曹操起兵之时,夏侯惇就是老干部了,陪老板吃土好多年,同甘共苦,所以曹老板对他特别偏爱,甚至这种偏爱令人难以理解。曹操生性谨慎多疑,就算对身边人也十分防范,但夏侯惇却是个例外,他可以不经通传随意进出曹操的卧室,他的儿子还娶了曹操的女儿。
但是夏侯惇的作战能力真是一言难尽。
公元194年,曹操率领大军占领徐州,派夏侯惇留守根据地——兖州濮阳。结果张邈、陈宫趁曹操出差讨伐陶谦的机会反水,私下联合吕布攻入兖州。夏侯惇率兵去救援自己老板的家眷所在的鄄城,结果被吕布趁虚攻占了濮阳。夏侯惇只得在鄄城附近屯兵准备抢回濮阳。吕布派人向夏侯惇诈降,与夏侯惇的几个部将一起把夏侯惇给绑架了!
绑架就绑架,还不讲武德,几个绑匪以夏侯惇为人质,向夏侯惇的将士索要赎金。
结果出现的一幕让夏侯惇哭笑不得。
夏侯惇的手下韩浩对绑匪说:“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意思就是你们这群人胆子这么大,竟然敢绑架大将军。我不会受你们威胁的,你们爱撕票就撕票,我不会纵容你们!
随后韩浩又哭着对夏侯惇说:“当奈国法何!
意思就是夏侯同志啊,你就自认倒霉吧,不向绑匪投降这是国家定的政策啊,不关我事,我也没有办法。
然后韩浩就像普京对待车臣绑匪一样准备将夏侯惇和绑匪一起干掉。
狠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绑匪被吓呆了,只得释放了夏侯惇。
谁告诉我此时夏侯惇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来看曹老板的反应。
曹操听说此事后称赞韩浩的做法是:“卿此可为万世法”,马上下令以后凡是遇到人质挟持事件时都算主将倒霉,不必顾及主将。夏侯惇心理阴影更大了,他就成为唯一被绑架过的曹魏肉票大将。
夏侯惇想,我竟然被吕布绑票,这口气不能咽下去,于是带兵来报仇。结果被流矢射伤左眼,败北而归,为了和夏侯渊区别,之后夏侯惇就被人称为是“盲眼夏侯”了,由此可以看出,夏侯惇的眼睛是被吕布这边的流矢射伤的,具体不到某个人。至于把眼睛吃了,不太可能。
公元198年,吕布打沛城,夏侯惇被曹老板派去增援刘备,又被吕布部将高顺击败,夏侯惇看见吕布就来气,但就是打不过。刘备不仅没有得到帮助,还把沛城丢了。
后来夏侯惇讨伐刘备,在博望坡中被刘备烧了一屁股,要不是李典来救,夏侯惇的性命就可能在这里给交待了。
那么这么不擅长打仗的夏侯惇怎么反而混得越来越好了呢?真因为他只是凭借和曹操的好友关系吗?
当然不是了。夏侯惇打仗技能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搞后勤确是很可以。
夏侯惇虽然被吕布弄瞎了,虽然打仗从没赢过,但重在参与,也算功劳不小,况且夏侯惇一生就听曹老板一个人的话,指哪打哪,打不过不要紧,先打了再说。对于这么听话的员工,当然要升官了。
守住兖州之后,夏侯惇被封为陈留和济阴太守,官职为建武将军。
夏侯惇在任的那年,蝗虫四起,他阻断了太寿水做起了农民,搬土,插秧,没过多久,新开垦的土地就有了成效。
当时曹操推广屯田制度,但是士人与农民是有着阶级分层的,你让我一个将军去务农?屯田制刚刚推行时就遇到一个问题:没人。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百姓避难远走,根本没人去完成种植任务。于是曹操命令驻防各地的军队自行开垦种田,这就是军屯。可很多将领、士兵积极性不高,将士们都已习惯于行军打仗抢夺战利品,种地?怎么可能?于是夏侯惇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使其他将领无话可说,于是屯田顺利地得到了推广。
不久后,夏侯惇因功领河南尹。
这是夏侯惇武将变农民的巅峰时刻。
夏侯惇在接受河南尹的职位时,对洛阳进行恢复性建设。要知道,洛阳之前被董卓一把火烧了,人都逃光了。所谓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吸引百姓回到这里,最关键的就是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夏侯惇做农民尝到了甜头,于是继续和百姓一起到田间劳动,并且让麾下的将士和自己一同参加劳动。洛阳的荒地得到了开垦,这吸引了不少百姓返回洛阳。
曹丕继位之后,很快他就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在洛阳建立起了曹魏王朝,洛阳再一次成为王都,可以说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夏侯惇恢复建造的,这对曹魏来说可是开天辟地的大功劳啊!
后来魏明帝曹叡提出要选择曹魏的开国功臣来配享太庙,其中位列榜首的则是夏侯惇,可见他的功劳。
夏侯惇能治水防灾,能开垦荒田,能储备粮草,把曹操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既能马上作战,又能下马种地的将领你说哪个老板不喜欢?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惇享受到了和曹操同乘一辇的待遇。不久后,曹操封夏侯惇为魏国的前将军,还是管理后勤,主要任务是督军。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魏王,封夏侯惇为大将军,但是没过几个月夏侯惇就追随他大哥的脚步死了。
所以夏侯惇是个忠勇的人,虽然军事实力很一般,但是后勤管理很不一般。他受曹操的重用不仅仅是和曹操的亲戚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对曹魏集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