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为何把“马邑之谋”失利的责任推给王恢?都怪他不懂政治

汉武帝为何把“马邑之谋”失利的责任推给王恢?都怪他不懂政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3615 更新时间:2024/1/15 13:19:57

王恢之死,在于他把眼光盯在了战争本身,而不能理解战争背后的政治,更不能洞悉汉武帝胸中的一盘大棋。所以,汉武帝只能把他当弃子,以堵住舆论对他的挑战。

元光元年秋,匈奴向汉帝国提出和亲要求,汉武帝将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朝堂之上,除了大行令(外交官员)王恢外,几乎一边倒地赞同御史大夫韩安国的和亲主张。

王恢认为,匈奴人出尔反尔不守信义,和亲只是他们勒索的手段,从来不能保证汉匈和平,所以必须放弃幻想,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王恢出生在燕地,这地方与匈奴接壤,因此王恢早年就经常出入边境,对匈奴的状况比较熟悉,也最能深切体会汉民遭受匈奴劫掠的痛苦。

不过,王恢的主张只能算作是一种“理想”,除非能找到可行的办法。韩安国就强烈反对战争,他说当年高祖多牛叉,还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差点回不来。王恢扯脖子反对,当年高祖和亲不是高祖无能,而是当时帝国太贫弱,如今国富民强,完全可以支撑得起对匈作战。

最后,韩安国抛出了他著名的三大理由,他认为汉帝国对匈战争,存在三个致命短板:找不到、打不赢、守不住(王立群老师语)。

所谓“找不到”,就是指北方草原面积太大,人烟稀少,匈奴人如同幽灵,行踪不定,我们不熟悉草原,想跟他们交战都找不到对象。大军远征,如同没头苍蝇,岂不是以身噬虎?

所谓“打不赢”,就是指匈奴的作战方式,对汉军有天然的克制。匈奴是骑兵军团,他们的士兵从小就生在马背上,行军速度快。汉军则以车马和步兵为主,跟匈奴人相比差距太大。另外汉军深入草原作战,后勤补给也是个大问题。

所谓“守不住”,就是指即便一时打败匈奴,我们也不能留守草原,那里没有城垣做防守要塞,也没有良田可供百姓耕种,打下来也得弃掉。

韩安国提出的三个理由,成了所有人都无法破解的死结。可是有备而来的王恢,居然拿出了一个破解方案——诱敌深入,擒贼擒王!

原来,王恢利用熟悉匈奴的优势,发展了一个叫“聂壹”的商人给他做间谍,可以给匈奴人设个套——引诱匈奴人偷袭马邑,我们在马邑张网等待。

王恢说,我这个计划,根本不需要到草原作战,不存在“找不到”。我们只需要在马邑周边张网以待,也不存在“打不赢”,当然更不存在“守不住”。

对这么完美的一个计划,韩安国虽觉不妥,可是也无力反对,于是汉武帝力挺王恢,著名的“马邑之谋”拉开帷幕。

元光二年夏,汉军兵分五路,在马邑附近布下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口袋,静等十万匈奴人来“作客”。

然而意外的变故,让这场精心策划的“马邑之谋”落了空。原来匈奴人一路走来,发现沿途百里竟然不见一个人影,甚至连一只羊都看不见。嗅觉灵敏的单于预感不妙,于是让人攻破一个卫所,俘虏了一个汉军小头目。逼问之下,小头目把汉军计划和盘托出。

单于大惊失色,好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口袋,于是调转马头撤军。

这个意外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唯一发现匈奴行踪的正是王恢。王恢原先的任务是,当匈奴前队与汉军主力交战时,他从背后伏击匈奴的粮草辎重,可如今他却对上了匈奴主力。

王恢思虑再三,以自己三万人马,肯定不是匈奴主力的对手,弄不好全军覆没,放过匈奴人至少不失败。于是他错过了与匈奴人交战的机会,也把自己推上了断头台。

战后,汉武帝以“畏战失机”为由,将王恢下狱,王恢自杀于狱中。那么,汉武帝到底为何非要处死王恢,王恢冤不冤?

当然冤了,王恢的理由很充足,计划有变不是他的责任,他有权临机决断。假如他不顾形势变化,跟匈奴人硬拼,结果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打,至少米还在,凭什么让他背锅?

不过,如果我们跳出战争的视野,从政治角度来分析“马邑之谋”,王恢在这场未遂的战争中,表现得有点“低能”。

  • 一、王恢不理解马邑之谋对汉武帝政治意义

“马邑之谋”在西汉历史中的地位很重要,虽然它没打一枪,从那一刻起,汉匈之间维持七十年之久的和亲政策终结,代替它的是武力征服。也就是说,这是汉匈关系逆转的第一枪。

第一枪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定要响,一定要振奋士气,一定要凝聚人心,至于这一枪会不会伤着自己人,甚至会不会失败,那都不重要。

汉武帝的表述很清晰,他根本不在乎王恢那三万人马,哪怕打光了他也不会心疼,他需要王恢打出士气,打痛匈奴人。汉武帝会不惜以惨烈的方式,拉开汉匈之战吗?当然会!

汉武帝从即位开始,就已经在为汉匈战争悄悄准备,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又组建羽林军,期望弥补汉军战斗力薄弱的状况。他又兴建养马基地,希望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由此可见,汉武帝对匈作战,是长期谋划的结果,马邑之谋只是个“鸣炮开业”的契机。应该说汉武帝对汉匈作战的艰苦性,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马邑之谋假如失败了,他也是可以承受的。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马邑之谋王恢出击,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但是匈奴人也一定会损失惨重,一方面他们的军力做不到把王恢围起来打,另一面他们又担心被增援的汉军包饺子。所以他们一定会在惶惶不安中,边战边退,损失少不了。

哪怕王恢以三万人换匈奴几千人,甚至只打掉了匈奴人的辎重,这点收获,也足以让汉军像男子汉似的屹立于匈奴人的面前,同时让长期受匈奴人欺凌的汉帝国人民,一吐块垒:从此我们不再软弱!

汉武帝万万不能承受的就是炮哑,连起码的亮剑精神都没有,汉军的气势自矮三分,匈奴人不笑掉大牙?国人心里该有多丧气?

  • 二、王恢让汉武帝在内政上处于被动局面

其实,即便是马邑之谋得逞,汉匈关系就彻底颠覆了吗?韩安国说的三个理由就不存在了吗?不可能的嘛!汉武帝之所以要迫不及待地打响马邑之谋,根本没指望一战就解决问题,而是跟他在内政上的图谋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到元光元年,汉武帝虽然已经登基七年,但是实际亲政才一年,之前的六年,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的手中。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虽然亲政了,但是他还面临着旧势力的掣肘。窦太后留下了旧势力还在,王太后和田蚡势力又崛起,他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必须扳倒旧势力,实现皇权独揽。

发动汉匈战争,就是汉武帝宣示皇权,培植亲信,压制反对派的最好契机,这叫国内关系压力国际关系释放,古今亦然。

只要汉匈战争打响,汉武帝就可以获得更多势力的拥护,在民族大义面前,所有的反对派都会闭嘴。当然,提前条件就是,你得打出士气来。

偏偏王恢的举动,让“马邑之谋”成了笑料,让汉武帝在旧势力面前颜面丢尽。这个结果,当然会助长旧势力对汉武帝挑战的野心,尤其是反战声音很强力的田蚡一派。

  • 三、王恢向田蚡求救犯了汉武帝的大忌

入狱的王恢,依然不能洞悉汉武帝的内心世界,他居然向田蚡行贿,企图田蚡能救他出狱,岂不知这个举动,恰恰触动了汉武帝最敏感的神经。

相对于窦太后的“遗老派”,田蚡这个“新贵派”,才是汉武帝最大的政敌。田蚡在野心勃勃的王太后支持下,培养了一大批势力,汉武帝曾经气得怒吼田蚡:给我留几个官位行不行?

在汉武帝心目中,田蚡就是他通往皇权独揽道路上,必须清除的势力。王恢没看清楚这一点,只看到田蚡背后有王太后,错误地把宝压在了田蚡身上,从而激怒了汉武帝。

王恢本来就不属于汉武帝培养的“帝党势力”,但他主战的立场,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假以时日,其前途不可估量。可惜的是,王恢对政治形势不能洞悉,走不到汉武帝的心里。

以上种种,导致“马邑之谋”成了压在汉武帝身上的重负,“肇事者”王恢,又连出昏招,把自己放在了汉武帝的对立面。汉武帝本来就需要一个人,对马邑之谋的失利负责,以延缓自己的压力,王恢自动触网,汉武帝还客气啥!

标签: 王恢刘彻匈奴匈奴人韩安国马邑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杀“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王恢,刘彻,匈奴,匈奴人,马邑,韩安国,田蚡,汉武帝,马邑之围,王恢(游击将军)

    王恢之死,在于他把眼光盯在了战争本身,而不能理解战争背后的政治,更不能洞悉汉武帝胸中的一盘大棋。所以,汉武帝只能把他当弃子,以堵住舆论对他的挑战。元光元年秋,匈奴向汉帝国提出和亲要求,汉武帝将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朝堂之上,除了大行令(外交官员)王恢外,几乎一边倒地赞同御史大夫韩安国的和亲主张。王恢

  • 穷兵汉武(十四)王恢支持刘彻讨伐匈奴,为何反而被刘彻下狱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刘彻,匈奴,汉武,韩安国,汉高祖刘邦,王恢(游击将军)

    征讨匈奴,将西汉的军事实力推到巅峰的境地,这是汉武帝刘彻一生最大的功绩。从史书记载来看,刘彻推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最初也受到了朝廷内部大量官员和贵族的强烈反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支持刘彻北伐匈奴,反对和亲政治的官员凤毛麟角。大行令王恢是最早反对和亲并支持刘彻打仗的官员,一度受到了

  • 许娥和班婕妤有王牌在手,为何会被赵飞燕赵合德逼得没退路?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班婕妤,赵飞,许娥,赵合德,赵飞燕,许平君

    在电视剧《母仪天下》中,许娥和班婕妤有王牌在手,为什么会被赵飞燕和赵合德二姐妹逼得没有退路?1-许娥许娥最大的王牌就是姻亲关系。她的姑母是许平君,是刘病已的原配皇后;她的表哥是先皇刘奭;她的丈夫是她的外甥刘鳌。按理来说这样的姻亲关系能够帮她坐稳皇后宝座,但前提是需要一个精明的皇帝!很明显,刘鳌是一个

  • 无论是许娥还是赵飞燕都应了那句花开花落自有时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赵飞燕,许娥,太后,刘骜,赵合德,淳于长,成帝,孝成许皇后

    引言 许娥,昌邑人,西汉成帝刘骜的皇后。出身名门,父亲是当朝宰相,也是汉宣帝皇后的侄女。赵飞燕出生寒微,父亲是最底层的官家奴隶,在赵飞燕出生后遭到了亲生父亲的抛弃,之后成了名歌女。而这样出身的赵飞燕却将受宠多年的刘娥送入了冷宫,最终含泪身亡。许娥初入东宫 成帝一见钟情 专宠多年许娥 “孝成许皇后,大

  • 母仪天下:许娥、班婕妤、赵合德、赵飞燕原型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班婕妤,赵合德,赵飞燕,母仪天下,许娥

    在电视剧《母仪天下》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刘鳌后宫许娥、班婕妤、赵飞燕和赵合德四妃的故事。今天,黑狸狸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四位妃子的原型!1-许娥剧中的许娥是比较端庄善良的一个妃子。只是她的耳根子比较软,经常被自己的姐姐洗脑,比如对付赵飞燕,甚至连巫蛊之术都是被自己姐姐怂恿了。总而言之,许娥就是一个

  • 王云蕗&许嘉楠!大王与小不点儿520生日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排球大视界标签:郎导,霞姐,许嘉楠,王云露,闺蜜团,王云蕗,治天下大王,日本国家元首,日本政治人物

    【王云蕗&许嘉楠生日快乐】520也是中国女排两位球员的生日“大王”王云蕗和“小不点”许嘉楠祝两位生日快乐哈!新赛季好好发挥!大王微博晒出了蛋糕图三层滴~可以跟姐妹们好好分享啦~不知道现在过生日的还有没有红包拿郎导带队时都有小型的生日宴郎妈还会包个大红包~许嘉楠貌似在霞姐的照顾下也跟着闺蜜团一起玩~

  • 中国女排世联赛首站14人名单,“小不点”许嘉楠遗憾落选

    历史解密编辑:排球大视界标签:许嘉楠,倪非凡,王梦洁,郑益昕,袁心玥,世联赛,中国女排,超级联赛

    【中国女排世联赛首站14人名单】中国女排VNL第一站名古屋站14人大名单主攻:李盈莹、王云蕗、仲慧、杜清清副攻:袁心玥(C)、王媛媛、杨涵玉、高意接应:龚翔宇、郑益昕二传:刁琳宇、许晓婷自由人:王梦洁、倪非凡将先后与巴西、德国、荷兰与日本四队交手期待一下许晓婷和郑益昕的二换三看看能不能擦出火花“小不

  • 小朱婷无缘!段放许嘉楠入选,世联赛女排16人被球迷认为或已确定

    历史解密编辑:体坛故事集标签:段放,许嘉楠,小朱婷,王梦洁,中国女排,排球竞赛,超级联赛,世联赛女排,排球运动员

    小朱婷无缘!段放许嘉楠入选,世联赛中国女排16人被球迷认为或已确定众所周知,虽然中国女排参加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整个赛事的球员共有23位,但是无论是每个分站赛,还是最后的总决赛,中国女排参加的人数还会缩减,因此从23人中挑选更优秀的球员进行参赛每个球迷的标准还是不一样的。今天,笔者在网上冲浪时就见

  • 只因太美 | 许嘉亮书法小品展

    历史解密编辑:黔艺空间标签:名家,艺术家,毛主席,苏东坡,许嘉亮,书法小品展,齐白石传人

    xu jia liang山东滕州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书法院特聘研究员滕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只因太美(作者肖像)游戏(游戏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以马内利龙虫并雕文殊临池也

  • 18减4!女排还需再减员,倪非凡许嘉楠争1席,3新星或被下放至2队

    历史解密编辑:排球黄金眼标签:女排,蔡斌,倪非凡,许嘉楠,王梦洁,李盈莹,奥运会,超级联赛

    中国女排目前留在福建漳州集训的人员共18人。根据排球比赛的惯例,每场比赛只能上报14人,所以蔡斌还需要做减法,从18人中再减去4人。那么,蔡斌会去掉哪4位球员呢?曾洁雅、段梦可和陈曦悦出局可能性较大,最后一席将出自倪非凡和许嘉楠。从最新女排合照来看,主攻位置已经淘汰了2名球员,分别是段放和王逸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