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词课堂】举案齐眉:孟光接了梁鸿案『明月几时有』(139)

【诗词课堂】举案齐眉:孟光接了梁鸿案『明月几时有』(139)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们的太空 访问量:2900 更新时间:2024/1/15 17:23:56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705期】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宝玉便找了黛玉来,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还曾恼过。如今想来,竟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

黛玉听了,便知有文章,因笑道:“你念出来我听听。”

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几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宝玉这里想问黛玉的,是她与宝钗的关系是从何时起突然变得如此亲密,而黛玉也一下子就领悟了他的意思,只留下观众们犯起了嘀咕:你们这儿用的到底是什么现成的典故,难道真的是心有灵犀吗?

其实,这里孟光与梁鸿的典故,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举案齐眉”的出处。

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记载: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这位梁鸿,其实就是《滕阁序》中“窜梁鸿于海曲”的梁鸿,因为一首诗中的“愤青”言论得罪了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虽然他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学问渊博,人品高洁,成为了闻名乡里的“好青年”。许多名门望族仰慕他的品行,遣人来向他提亲,争抢这位隐士为婿,但梁鸿一概拒绝。同县孟家有个女儿,长得肥胖丑陋黝黑,唯一的优点是有一膀子力气,能举起石臼。

但这位姑娘对婚姻却一点不将就,到了三十岁还不想嫁人,放出话去说,非梁鸿那样的贤才不嫁。梁鸿听说就主动下了聘礼,孟姑娘也不要别的,只是请求他送了些布衣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之类的。刚出嫁时,新娘子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梁鸿却七天没理她。孟姑娘忍不住问他原因,他说,我想娶的是个能和我一起隐居山野的妻子,你这样每天花枝招展的,不是我的菜。孟姑娘一听乐了,说“我就是试探你一下”,马上换了个接地气的朴素造型,把梁鸿高兴坏了,连呼“这才是我梁鸿的老婆!”还送了她一个名叫做孟光,字德曜。

后来,二人搬到霸陵山中隐居,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然后又依附吴中世家皋伯通,住在厢房,做一些舂米之类的工作。每当梁鸿打工回来,孟光就准备好饭菜,她从不敢在梁鸿面前直接仰视,而是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表示对丈夫的敬重。这个举动也让梁鸿得到了皋伯通的尊重,视他为贤能之人,也留下了“举案齐眉”的典故。

对古人来说,孟光、鸿妻、孟德曜、伯鸾妻这些词,都是“贤妻”的同义词。比如五代诗人刘兼的《江楼望乡寄内》: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相应的,梁鸿、伯鸾等词,也用来指代“贤夫”,比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宝玉的话,故事里,明明是梁鸿接了妻子孟光的案,他却说孟光接了丈夫梁鸿的案,意思就是说,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和宝姐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相敬如宾了?也难怪黛玉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来,懂得一些典故,不仅有助于读懂诗词,更是能让我们学会一些幽默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更容易体验到与别人心有灵犀的小乐趣。读书对人的影响,也许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靳舒馨

编辑 | 李鑫

校对 | 麻雨洁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更多文章

  • 梁鸿:让故乡的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 女性学者访谈⑩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梁鸿,故乡,诗人,汉朝,非虚构,写作者,出梁庄记,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女性学者访谈

    提到女性学者,你会想起谁?这份名单一定不长,这是因为——女性,从来不是学术界的主流。无论是高校教席,还是学术成果发表,越往象牙塔的顶端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事实上,当一个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限制无处不在:“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

  • 梁鸿健画作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油画,绘画,梁鸿健,风景画,印象派画家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梁鸿健,1933年出生,广州市人,自学成才的美籍华人印象派画家,十九岁迁居香港,第一幅表现香港渔村和沿海社区的风景画在香港画廊展出后,在美术界引起轰动。多年来,梁鸿健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受到收藏家和评论家的一致认可。1978年举家移居美国

  • 古时,30岁丑女扬言:非梁鸿不嫁!岂料,梁鸿听说后竟亲自上门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书生,孟光,潘安,梁鸿,丑女,隐士,诗人,汉朝

    从前有个丑女,30岁还没结婚,却扬言:“非梁鸿不嫁!”父母听了直咂舌:那样玉树临风的才子,怎会看得上你哟?岂料,梁鸿竟然亲自上门求娶。梁鸿,是东汉有名的才子,不说貌比潘安,却也是俊逸非凡。虽然,学富五车,家中却一贫如洗。那丑女孟家,虽没家财万贯,却也是经商之家,吃喝不愁。女儿,虽生得黑粗短胖,也并非

  • 民国军阀之广东粤军梁鸿楷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粤军,将官,军衔,梁鸿楷,陈炯明,许崇智,蒋介石,孙中山,广东省,民国军阀,军事同盟

    民国时期,粤军是广东地区的地方武装,也是孙中山的嫡系武装,参加过粤桂战争,北伐战争等重大的军事行动,在民国历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粤军可以分为老派和新派,老派粤军属于孙中山时期,代表人物有陈炯明、邓铿、许崇智等人。新派粤军就是蒋介石掌权以后的粤军,代表人物有李济深、张发奎、陈济棠等人。梁鸿楷属于老派粤

  • 有个30岁的丑女嫁给梁鸿,大婚之夜,梁鸿却对她不理不睬

    历史解密编辑:古凌标签:梁鸿,孟光,丑女,大婚,高尚

    从前有个丑女长得又矮又壮,到了30岁还未嫁,父母非常着急,她却说:我要嫁给玉树临风的梁鸿。梁鸿听说后很感动,便下聘娶了她。可大婚之夜,梁鸿却对她不理不睬,连着7天都是这样。提到梁鸿我们可能不是很熟悉,但若是提到举案齐眉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因为梁鸿就是这件事情的主人公。梁鸿是生活在东汉的一名官员,他本来

  • “汴水之战”失败之后,曹操出逃,袁绍为何要立刘虞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曹操,袁绍,刘虞,汉献帝,周昕,夏侯渊

    作为一代枭雄,曹操认为:如果首战获胜,自然能够振奋联军士气,也有利于接下来的行动。但是,一旦失败,作为主动出击的一方后果只能由自己承受。曹操的前锋部队抵达荥阳东郊后渡过汴水,在这里,曹操遭遇了由徐荣率领的一部分东路董卓军,“汴水之战”就此爆发。汴水之战中,曹操和鲍信等人麾下的兵士虽然在数量上多于徐荣

  • 东汉末日:典韦双戟救曹操,公孙矫召杀刘虞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刘虞,典韦,吕布,袁绍,诗人,汉朝,曹魏,公孙瓒,公孙矫,东汉末日,曹操手下

    东汉末日:典韦双戟救曹操,公孙矫召杀刘虞曹操始好择地安营,到了夜间,由曹操想出一法,立下军令,要去袭击濮阳西偏的屯营;这屯营是吕布预先设置,与城内为犄角,曹操遣侦骑探悉情形,所以乘夜前往,欲使吕布恃胜无备,折彼羽翼。当下悄悄出寨仍由曹操亲自督领,直抵濮阳城西,一声喊呐,杀入营中,果然营内未曾预防,得

  • 拒绝当皇帝的汉室宗亲——刘虞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刘虞,皇帝,献帝,袁术,袁绍,汉朝,三国,公孙瓒,汉室宗亲

    如果说汉末时期真的有真心拥护皇室,没有任何篡逆之心的历史人物那么其中最纯粹的一定有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汉室宗亲——刘虞的一席之地。刘虞在汉末时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位列三公是大汉的‘太尉’。他在北方的影响力巨大,深受百姓的爱戴以及外族的敬重,可以说只有刘虞一人镇守便可让大汉北方安稳无忧,但就是这么一位人

  • 刘虞:个人功绩与未能称帝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虞,皇帝,董卓,袁绍,汉朝,三国

    前言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极其混乱,不仅农民起义多有发生,而且宦官干政,外戚专权,朝代更迭频繁。仿佛所有人对于皇位都虎视眈眈,每个朝代都会被篡权者取代,仿佛没有一位忠臣,没有一位可靠的人。但是实际上,任何朝代都有忠诚可靠的人,只不过在那个纷扰的年代,这样的人很少,但是还是存在的。比如刘虞,刘虞是汉朝的大

  • 刘虞十万人围困公孙瓒,公孙瓒几百铁骑便俘杀刘虞,但覆灭已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虞,公孙瓒,袁绍,曹操

    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是路线问题,公孙瓒是主战派,而刘虞是主和派。公孙瓒在边境时,那是相当生猛的存在,听说鲜卑兵犯境,经常是骂着就带着部下们出去砍人,这位老兄能升上来,靠的就是军功。但人家刘虞是幽州父母官,想的是幽州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幽州地处边境,乌桓、鲜卑骑兵经常南下来“串门”,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