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场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它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今年90岁高龄的董永贤老人曾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虽然老人须发皆白,但透过他坚毅的眼神,仍能依稀看见他当年的风采。拿出泛黄的复员军人退役证明书和斑驳的军功章,董老的记忆一下回到了过去:“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卫祖国!”
十八岁,扛起机枪保家卫国
董永贤,1932年出生,河南商丘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局势动荡,战乱遍地,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董永贤一直有着远大理想,想要改变命运,将侵略者赶出国门,过上安稳的日子。对他而言,从军便是最好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因为“解放军是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队伍,跟着解放军准没错。”
1947年,董永贤顺利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在部队里担任勤务员兼通信员,曾参与过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蒙阴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虽然董永贤年纪小,但是非常勇敢,在枪林弹雨中保障部队通讯顺畅。
“当通讯员要做到‘三快’,嘴巴要快,把前线战况说清楚;脑筋要快,随时提防特务;腿脚要快,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送到目的地。”这是一名老班长教给董老的“通讯员守则”,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得很清楚。
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建设祖国的热情之中,但帝国主义侵略者仍贼心不死。1950年,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美国想把中国掐死在摇篮里,实在是太嚣张了!中国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负的旧中国,这场仗我们必须打!”年仅18岁的董永贤主动请缨,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
条件苦,情谊深,
正义之师处处有亲人
经过一连十几天的急行军,部队终于抵达朝鲜。董永贤被分配到25军7中队担任警卫员,负责外围警戒,站岗放哨。
朝鲜的冬天分外寒冷,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厚厚的积雪几乎掩埋了半个身体。当时后勤保障跟不上,战士们只穿着薄薄的单衣,根本无法御寒,不少人都被冻伤了。
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隐蔽防空,整天夜行昼伏,就算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再加上极寒的恶劣天气,志愿军入朝之初,冻土豆成为他们的军粮。“土豆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如果不放在胸口捂一会儿,完全咬不动。”董永贤回忆道。
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精神面貌很好,随时都鼓足了劲儿英勇抗敌。纪律严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因此用优良的作风取得了朝鲜人民的信任,两国军民在作战中结下了深厚友谊。许多朝鲜百姓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粮食和棉衣送给志愿军。
董永贤对一位朝鲜大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和我母亲年纪差不多,都是三十多岁。她的大儿子和我长得有点像,但是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她看见我就想到了她儿子,在往后的日子里都非常照顾我。”
70多年过去,董永贤已经记不清朝鲜阿妈的相貌,但他记得阿妈每次来送东西的时候,都会拉着他的手,反复嘱咐他“举信哈达”(朝鲜语“小心安全”)。“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我们像亲生母子一般。”董老动情地说。
董永贤照片
浴血奋战,轻伤不下火线
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美军飞机像苍蝇一样对我军狂轰滥炸,炮声枪声不绝于耳。战争的严峻形势和艰苦的条件考验着每个前线的战士,但董永贤和战友们始终抱定一个信念:“身后就是祖国,再苦再难也要守住阵地。”
有一次,美军轰炸机突然来袭,正在山沟里喝水的董永贤来不及躲避,被弹片炸伤了小腿。军医给他包扎伤口以后,让他休养几天再去执勤,但是董永贤说:“我这点儿小伤没什么的,让伤得重的同志好好养伤。只要我还没昏迷,我就要继续去站岗。”
董永贤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感动了所有战友,指导员问他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即表示愿意。停战间隙,由指导员和班长作为入党介绍人,董永贤在阵地上写完了入党申请书。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后,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光荣。”
火线入党后,董永贤参加了一生中最难忘,也是他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战役——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
董永贤证件照片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董永贤于1954年随部队回国,并被送往重庆第二步兵学校学习。学成后,在连队里担任步兵机枪手,还参与了1955年西藏平叛。1957年底,董永贤因伤退伍,来到东西湖参与围垦建设,后来便在东西湖定居。
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经过烽火洗礼而留下的印记永远无法磨灭。每当有客人来访,董永贤都会向他们讲述自己打仗的故事。他说:“年轻人要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每一位老兵身上的革命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正是有无数像董永贤老人这样可敬可佩的老兵们,用生命和青春为祖国筑起钢铁长城,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好的铭记就是致敬和传承,我们要将这份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