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凉州三明之皇甫规:将门世家戍边扬威,不附权贵机警避祸

凉州三明之皇甫规:将门世家戍边扬威,不附权贵机警避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弗兰力艺术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3/12/10 23:13:35

“将门世家”,不仅仅是招牌、荣誉,还有责任与担当。所谓“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因为地处帝国边境,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的人民常常自行修习战备,骑射娴熟,而作为其中领头羊,皇甫家自然有能力培育不止一位的当世名将,皇甫规就是家族中的集大成者。

一、边境难安,生不逢时

名将们的偶像和标杆——霍去病,曾留下“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志,在一代代汉人的努力下,匈奴这个中原大敌已经不成气候。然而帝国边境依然有着新的威胁,那些异族们觊觎着大汉的富饶,只要有机会就会上前撕咬下一块“肥肉”来。

永和六年(141),为东汉王朝戎马一生的征西将军马贤死在了老对手羌人的手下。此前皇甫规就认为这位老将会轻敌战败,不久就果然如他所料,包括马贤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内的五千余大汉铁骑全军覆没,羌人们还进逼安定郡,谋犯长安。

成功预言了边境之难的皇甫规被郡守举荐任命为功曹,为了保家安民,皇甫规亲率甲士八百人与羌军交战。要知道,手握五千兵力且与羌人交战数次的马贤都败了,皇甫规一没名气,二无带兵的经验,谁都不会想到他能嬴,但事实却是一场酣畅大胜,“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然而皇甫规却生不逢时,他所在时期的帝国统治者汉顺帝即将距离驾崩之日已经不远,外戚和宦官们的斗争越发激烈,朝堂之上的权贵们正为了帝国最高权势进行角逐,没有人会在此时关注在边境的“小打小闹”和一个无爵无名的后生。没有人会想到,正是因为有着皇甫规、皇甫嵩两位名将的戎马一生,东汉王朝才能再度续上五十年的寿命。

二、闭门不仕,风采依旧

“若谓臣年少官轻,不足用者,凡诸败将,非官爵之不高,年齿之不迈。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皇甫规一腔热血想要报效朝廷,但他的请愿并未入汉顺帝的眼,建康元年(144年),随着汉顺帝驾崩,东汉王朝由皇太后梁妠和大将军梁冀掌控。

梁冀并不是什么“好人”,此人因为被称呼为“跋扈将军”就毒死了年幼的汉质帝,还独断专横,做尽坏事,“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蹉跎半生”的皇甫规可不惧这位新贵,四十岁的他在朝廷举贤良的应试对策中直言梁太后和梁冀的过失。

跋扈惯了的梁冀刚做着比肩萧何、邓禹的美梦,怎么会容许有皇甫规这个敢忤逆自己的存在,他不仅评价皇甫规的对策为下第,还打算置其于死地。为了不在都城里死得不明不白,皇甫规托病返乡,一路上尽是梁冀党羽的陷害,皇甫规好几次都差点死在路上。

直到十四年后,蛮横一时的梁冀伏诛,在家乡授课办学的皇甫规才再次得到朝廷的征辟。延熹二年(159),已经五十五岁的皇甫规再度披坚执锐,被任命为泰山郡太守的他解决了当地的起义。皇甫规之志当然不在“不成气候”的农民起义上,他更在意的是边境诸羌掀起的叛乱,尤其是护羌校尉段颎的失败,让皇甫规更加坚定只有自己才能解决羌人这个边境毒瘤。

三、素习羌事,威明镇北

皇甫规素习羌事,他屡次向汉顺帝、汉桓帝,陈述对羌人的对策,“力求猛敌,不如清平;勤明吴、孙,未若奉法”。皇甫规认为,如今的帝国内部已经无力对羌人发动那种一战而功毕的战役,应该改变对羌政策,以拉拢和安抚为主。

延熹四年(161),羌虏因为段颎被下狱而更加猖獗,于是朝廷任命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伐来犯的羌人。皇甫规只诛首恶,斩首八百级,并遍布威信,十余万羌人向他投降。此后,皇甫规坐镇北地,恩威并施,将士为之效死,羌人亦不再叛乱。

“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名将的敌人从来不只外部,还有那些眼红的皇帝近侍,他们觊觎皇甫规立下的战功,又怨恨皇甫规的清正,于是将他招降群羌的行为诬陷为“养匪自重”。虽然皇甫规接连上疏申诉,但他还是下狱了,幸得诸位公卿和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上书救援。

汉桓帝亲信宦官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皇甫规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可一点不重,他根本斗不过宦官们。为了自保,皇甫规推荐了中郎将张奂接替自己为度辽将军,并愿意为副。“凉州三明”中,皇甫规和张奂都主张招降羌人,于是在二人的通力合作下,北地清静无事。

四、有意避祸,甘为党人

好景不长,张奂升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皇甫规还是没能逃过度辽将军的任命,他担心自己迟早会被陷害,于是屡次托病上书辞官,但都未获朝廷准许。此时,恰逢友人上郡太守王旻的灵柩还乡,皇甫规心生一计:自己穿着素服越界迎丧,让宾客暗中向并州刺史胡芳告密,这样就能因为擅自远离军营而被检举丢官。

“威明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吾当为朝廷爱才,何能申此子计也”,胡芳可聪明了,他深知自己要仰仗皇甫规在北地的威望,而皇甫规又是有名的猛将,自己为朝廷留下他也能给自己搏个好名声,于是皇甫规的计划落空了。

就在这时,“党锢之祸”爆发了,李膺陈寔等名士慨然赴狱,由于所牵连的都是天下公然的名士,皇甫规自认为是北地名将豪强,以没有被牵连为耻,于是向汉桓帝自投罗网,上书说:“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

没想到前半生做官无望,后半生辞官无望,皇甫规因为甘为党人被人们称为贤者,而桓帝也没有怪罪他,永康元年(167),皇甫规入朝为尚书,同年,发生日蚀,皇甫规借机陈说“党锢”的弊端,建议汉桓帝重新起用无辜被贬的党人们,不过桓帝依然没有采纳。汉灵帝继位后,皇甫规因为年老多病最终被允许罢官返乡,卒于彀城。

“凉州三明”张奂、皇甫规、段颎皆虎臣也,平诸羌,镇北地,保境息民,使得东汉虽然无力外战,却还能保持住表面的繁荣。不过皇甫规虽然有虎臣之姿,却未曾遇到明主,在人生大好岁月时只得躲起来教书授课,再度披挂上阵却已年过半百,不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皇甫规没有因为前半生的蹉跎而放弃,他依旧选择向大汉效忠,最终留名千古。

更多文章

  • 许慎小学参加源汇区中小学最美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布丁神话标签:快乐,奥运,源汇区,中小学,许慎小学,学校体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丰富中小学生体育课、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秉承许慎小学“淳笃博学 向上向善”的办学理念,打造了以“冠军母校+字润童心”为主线的阳光体育大课间,力求“锻炼实效、内

  • 交流 | 许慎文化园获评“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历史解密编辑:文旅中国标签:许慎,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市侨联,文化园

    6月20日上午,“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景区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赵改焕,省侨联经济文化联络部部长邱建锋为该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张进宇主持,市文广旅局二级调研员宋玉卿及市侨联、市文广旅局部分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许慎文化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走进许慎文化园,感受“说文解字”的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许慎,金文,文化园,说文解字,写意中国,汉字起源

    漯河,这座地处中原的小城,为何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持续不断的吸引着无数的学者为之痴迷,为之探秘?2月20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字圣故里漯河,只为探寻近两千年前那场关于文字的头脑风暴。下午惠风和煦,随着许慎文化园讲解员一声“欢迎走进文字的殿堂”,采访团一行50余人来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走进“字圣”故里 探寻汉字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海外网标签:六书,漯河市,河南省,说文解字,汉字起源,许慎文化园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与隶书、楷书等今文字,在字形与构造意图上存在很大差异。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之间如何沟通?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历史信息又怎样传承?许慎所作《说文解字》便是其间的桥梁纽带。许慎(约58—约147),字叔

  • 许慎文化园是在原许慎故居遗址上改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斐夏谈科技标签:古镇,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沙澧河,科学家,许慎故居,许慎文化园

    湖滨区,是指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因境内有颖河、沙河、伊河三条河流在此交汇,故名。“一区五片”是指漯河市区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一主三副六镇”中的一个副中心城镇。“一主”是指漯河市区;“三副”是指漯河市区的北部的郾城区(包括郾城与漯河两区)和南部的郾城区(包括漯河市区与平顶山市叶县两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 走进许慎故里 聆听《说文解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许慎,隶书,金文,古文字,科学家,说文解字,汉字起源

    许慎文化园入口处照壁。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这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对文字的一段诠释,这句话也被刻在许慎文化园入口处的照壁上。在许慎看来,文字是承载经典和知识的根本,前人通过文字把历史和文化留给后人,后人则可以通过文字的记载了解学习古人

  • 皖北往事之许慎与垓下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许慎,说文解字,马融,文字学,经学家

    许慎与垓下赵汗青·刘欣华许慎(约公元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在当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文字学、语言学学者,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许慎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

  • 漯河市:大力弘扬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大力,漯河市,科学家,中华文明,说文解字,贾湖文化,许慎文化,神话传说

    漯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贾湖遗址和《说文解字》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探源、汉字研究阐释方面具有无可替代性。大力弘扬和传承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进一步彰显漯河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的担当和作为,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突出“谋”字长远规划,提升特色文化影响力。抓住

  • 漯河市教育系统二十大宣讲团中小学组组长马开收走进许慎小学

    历史解密编辑:剑走中原标签:教育,二十大,宣讲团,中小学,漯河市,马开收,许慎小学,学校食堂

    网易河南3月24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左晓娜)许慎小学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把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既请进来又走出去。3月20日,许慎小学邀请漯河市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中小学组组长、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开收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推动漯河学校教育高

  • 熔古铸今唱大风——来自“字圣”许慎故里的书画家王彦邦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周刊标签:许慎,书法,怀素,王彦邦,书画家,山水画,科学家,齐白石传人

    《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国的汉字,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发展史,单字已达数万字。汉字的书体以至音、义,伴随时代的发展及用途与书写手段的发展,也不断产生变革。河南漯河作为“字圣”许慎的出生地,名字享誉海内外,又因出了周彦生、张富君两位大画家,使漯河这座城市更加响亮。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迈进中,伴随着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