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儒学发展看当今核酸检测乱象,才知道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之罪

从儒学发展看当今核酸检测乱象,才知道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之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博哥故事会 访问量:2956 更新时间:2024/3/15 19:20:33

在我们的印象中,董仲舒是儒家当之无愧的“功臣”,他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同样是他率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且为汉武帝所采纳,此后,儒学就以“无可争议”姿态成为官方正统,独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宝座。

但与此同时,董仲舒的主张对儒学也带来了几乎是毁灭式的灾难,由于过分推崇儒学,在王权的保护下,只能信奉,不准怀疑,儒家经典被作为法律,诞生了一个经学化的概念。

所谓经学化,就是人们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民俗,全都要从儒家的学术典籍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来进行判别和解释,只要引用其中的经典,其他人就不可以反驳。

这种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一是儒家学者拥有朝廷最高法典的解释权和修订权,二是权力的无限制扩张让相当一部分的儒家学者罔顾事实和客观条件,滥用儒家经典牵强附会,以达到服务个人利益的目的。

因为这种原因,儒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很快就从神圣转变为厌恶,看起来儒学好像是兴盛了,但其实却逐渐变成了僵化的教条,成为了人们反对的对象。

董仲舒的主张与“孔孟”的学说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可以说孔子在这里除了挂着一个祖师爷的名头,其他的东西已经跟他全无关系了,而他还要为不肖徒子徒孙的错误埋单,真是冤枉至极了。

再往后,董仲舒为了制约皇权,把儒学引进了另一个极端,将儒家经典神秘化、将儒家思想宗教化,以谶(chèn)纬迷信的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为神学说。谶是方士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

简单地说,就是用灾异现象来预示吉凶,比如说,这里出现了一只三足金乌,那里长了一朵千年灵芝,都是祥瑞的征兆,预示着当权者的德行受到了上天的肯定。

反之,如果出现了地震、干旱、洪水泛滥等等天灾人祸,说明现行的政策不符合 上天的意志,皇帝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叫谶纬学说。

这个东西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的确是起了一点小小的作用,毕竟商朝之后都讲究个“皇权天授”,拿天象作为武器来制衡皇权,还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后来这套东西泛滥了,皇帝也学会了利用“异象”,把这个东西变成了一种斗争的手段,变得越来越糟糕,比如武则天登基之前,反对他的人搞了一个灾像“雌鸡化雄”。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母鸡不下蛋了,学着公鸡的样子开始打鸣了,这是生物变异的一种,也叫“牝鸡司晨”,在古代是一种凶祸之兆,常被用来比喻女人篡权乱政。

《尚书.牧誓》中说:“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母鸡本来不打鸣,而母鸡打鸣,则意味着国破家亡”。

所以心系李唐的人用“雌鸡化雄”这种异象来鼓动人们反对武则天,武则天为了争取主动,授意各地上报祥瑞,还搞了一个“天授圣图”浮于洛水,“圣图”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为自己登基称帝铺平了“天论”基础,这是谶纬迷信斗争的一种典型表现。

所以说,儒家经典的神学化,不仅没有让儒家学说获得真正的发展,反而把儒学引入了歧途,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学派,将儒家经典,尤其是用来解释《春秋》的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变成了普通人看不懂的东西,但是只要从其中摘出一句就代表着一种天大的道理,大到可以杀人的那种。

因为这种原因,人们不断地从字句当中寻找依据来给自己增加权威感,真正经世济人的思想逐渐消失,披着儒学外衣的教条学说逐渐兴盛,儒学面临着消亡的风险。

直到出现了一位叫做杨雄的大学家,倡导重塑儒家精神,提出将做学问和做人合而为一,将学问的探讨与个人人格的修养融为一体,对于儒学的理解最好从常识入手,而不必人为的赋予它某种神秘的意味,才将儒学从消亡的边缘拽了回来。

标签: 董仲舒儒家法家道家儒学核酸检测

更多文章

  • 刘彻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为何刘嫖认为能够让他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彻,栗姬,刘荣,刘启,刘嫖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他的母亲王娡很受宠,窦太后也喜欢她。可是,她毕竟不是皇后,所以刘彻也并非嫡子。虽然刘启也很喜欢刘彻,而且在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的同时,也立刘彻为胶东王,一般情况下,太子与他子不能同年而封。然而,刘启可不管这些,还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刘嫖史称馆陶长公主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

  • 穷兵汉武(九章)陈阿娇被刘彻废除皇后之位,祸根是馆陶公主刘嫖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陈阿娇,刘彻,馆陶公主,皇后,卫子夫,王娡

    因为“金屋藏娇”的成语,刘彻与皇后陈阿娇的故事源远流传,成为民间百姓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这对少年夫妻并没有恩爱多久,便陷入了感情危机之中。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废除,是刘彻亲政初期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行为之一。这个操作直接影响到了西汉朝廷的政局,也对国家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数千年来,后世的

  • 长公主刘嫖:“金屋藏娇”的一场大梦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栗姬,武帝,景帝,刘彻,王娡,刘嫖,长公主

    影视剧中的刘嫖刘嫖,汉朝第一个长公主,窦皇后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被景帝封为馆陶公主,文、景朝唯一的长公主,同时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娘。挂在其头上的头衔确实多,听起来是一位厉害人物,只可惜这些都是别人给的,其自己没有做些积极方向的努力,其做的事情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留下了种种荒唐之

  • 年近花甲还养小白脸,汉武帝的岳母刘嫖有多彪悍?关键她还善终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彻,陈阿娇,刘启,刘恒,窦太后

    一说起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娘馆陶长公主刘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她就是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任性洒脱,还得了善终,死前还开了公主、贵人礼制越轨之事的先河。她遗言不愿与其夫陈午合葬,而是要求与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陵区。关键是汉武帝居然还答应了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

  • 唇枪舌剑 大义凛然 直斥篡逆 尚书卢植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卢植,董卓,尚书,何进,霍光

    唇枪舌剑大义凛然直斥篡逆尚书卢植丁原之后,在温明园中站出来反对董卓的是当时的卢尚书,卢植。尚书虽是文职,但是卢植的意见却是代表了天下人望。虽然看起来弱,但是大义凛然,决不容小觑。一语中的,直指实质丁原去后,百官面对暴戾的董卓都是噤若寒蝉,唯独卢植敢于直言,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勇气了,大义凛然,非

  • 身为刘备大靠山,为何卢植始终不提拔刘备?史书仅用13字道明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刘备,卢植,史书,张角,曹操

    想必熟悉三国的各位朋友,对于“先主”刘备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同时代的曹操就曾经这样评价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物,从一介卖草鞋的农夫逐步走向了割据一方称帝的局面,刘备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精彩,其人格魅力不可谓不伟大。然而,身为刘备大靠山,为何刘备的老师卢植始终不

  • 凉州三明之段颎:逢战必胜戍边平羌,投靠宦官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宦官,凉州,汉桓帝,张奂,桓帝

    段颎,字纪明,因为与名将皇甫规、张奂同属凉州,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平羌中立功扬名,故三人被合称为“凉州三明”。但无论是在平羌的策略上,还是对仕途的选择上,段颎与二人都是南辕北辙,甚至相互生隙,虽然都颇负盛名,可为何段颎是下场最惨的那个呢?一、将门之后,一战显威西汉武帝时期,通过卫青、霍去病等名

  • 「西北胜族」东汉中后期最后一位百战百胜的神将,凉州万户侯段颎

    历史解密编辑:大马文化标签:凉州,太守,平定,张奂,太尉,窦融,西北胜族,东汉,万户侯,段颎,汉朝

    武威大马文化 NO.0048 - 西北胜族中国古代历史上,能进入武庙由人入神享受祭祀的人并不多。东汉末年的武威郡段颎(段纪明)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段颎是唐朝和宋朝官方承认的战神。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段颎为武庙64名将之一。宋朝宣和

  • 悍将无畏,180次征战所向披靡,大汉最后一个杀神段颎

    历史解密编辑:黑镜头A标签:匈奴,平定,白起,秦军,马援,大汉,胡人,悍将,杀神,霍去病

    秦汉军队,是华夏历史上最快锋刀,秦军一统后历史较短,中原王朝超级战斗力在汉军身上完美爆发。西汉霍去病横扫漠北,气吞万里如虎;东汉段颎一汉抵百胡,暴斩两羌似狼。段颎究竟有多厉害?被誉为东汉白起,出战180次攻无不克,与霍去病一样,均为世不二出猛将。从“一汉低五胡”就能一窥端倪汉军巅峰时战斗力。这句话怎

  •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战将的别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平定,张奂,曹操,汉军,羌人,凉州,段颎,汉朝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战将的别样人生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这哥儿们在历史上的风评并不太好,不过却是居家旅行的最佳拍档,三国毒士贾诩就曾靠着他的名号躲过一劫。他是官宦子弟,从小走的是西北男儿的豪侠套路,后来不知为何折节向学,从此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牛人。在举孝廉出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