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大义凛然直斥篡逆尚书卢植
丁原之后,在温明园中站出来反对董卓的是当时的卢尚书,卢植。尚书虽是文职,但是卢植的意见却是代表了天下人望。虽然看起来弱,但是大义凛然,决不容小觑。
一语中的,直指实质
丁原去后,百官面对暴戾的董卓都是噤若寒蝉,唯独卢植敢于直言,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勇气了,大义凛然,非常难得,这也是让百官敬仰之处。
而且卢植一言中的,直指实质,指出董卓只是外郡刺史,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国政,也就是说董卓对于国家大事来说只是个门外汉而已。其次,卢植直说董卓并没有伊尹、霍光那样的才能,根本不配主持皇帝废立的大事。再次,卢植也直接讲董卓的行为性质就是篡逆。
这些都是大错、大罪,当然是董卓不能接受的。他的愤怒也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反过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大义凛然的卢植,这才是古代忠烈的形象。
卢植是正义的代表
大义凛然的卢植所代表的是正义的声音,是天下人的愿望,这个力量可能看不到,但是在场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得到,甚至董卓本人。因此当蔡邕、彭伯劝谏时,董卓也没有敢杀卢植。
这说明董卓还没有蠢到家,也是他能够专权朝政一时的原因之一。
福泽后世,影响巨大
卢植是文武全才,也是个智慧之人,一方面正义凛然,高风亮节,另一方面却也是个富有政治智慧的人,爱憎分明,知进知退。何进不听劝,便毅然罢官。遇朝廷有事,便又挺身而出。忠烈之门,饱学之士,影响巨大。
《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为卢植的巨大社会贡献,成就后来著名的范阳卢氏,韩国总统卢泰愚和卢武铉都是他的后代,在后世有着非常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