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薄昭身为国舅却杀死汉文帝的使者,汉文帝便让群臣到其府上哭丧

薄昭身为国舅却杀死汉文帝的使者,汉文帝便让群臣到其府上哭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19 3:38:59

汉文帝刘恒登基以来实行无为而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素来以宽厚仁慈、躬俭省约著称,但他却逼着自己唯一的舅舅、薄姬的弟弟薄昭自杀。虽说薄昭该死,但汉文帝的做法也并非完美,可以这样说:于理合理,于情无情,本可避免,却已纵容。下面就来好好说说这件事。

汉文帝刘恒是比较幸运的一位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子,原本与皇位无缘,其母为薄姬。薄姬当初在刘邦的后宫存在感非常低,她原本是秦末魏豹的妾室,后来魏豹败了,薄姬辗转被刘邦纳入后宫。

只不过薄姬的姿色和性格让她在刘邦的后宫并不出彩,因此即便成了刘邦的妃子,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爱。后来还是别的妃子提及,刘邦可怜她才宠幸了她一次,结果就是这一次宠幸,让她生下了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刘恒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第二年,刘邦驾崩,吕后将刘邦后宫的妃子都囚禁了起来,唯独薄姬因为并不受宠而得以随儿子刘恒到代国,同去的还有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他们在代国生活了十五年,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在代国一直生活下去,但凡事都有例外。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崩逝,周勃陈平等诛杀诸吕,然后选择新皇,汉惠帝刘盈有子嗣留下来,后面的几个小皇帝更没有子嗣,因此新皇只能从刘邦的其他儿子中选择。

刘恒

这个时候,刘恒就进入众人的视野。在众人的评估中,刘恒是最合适的新皇人选,于是周勃等人派使者到代国去请刘恒进京为帝。

对于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块大馅饼,刘恒和其心腹幕僚很是谨慎,毕竟谁也不知道这馅饼是不是有毒,会不会致命。所以刘恒召集亲信幕僚日夜开会,商量这京进还是不进,他们甚至为此进行了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好的。

但即便如此,刘恒还是害怕进京,所以他让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京城打探虚实,薄昭进京之后和周勃一番长谈,然后回到了代国,对刘恒说:“信矣,毋可疑者。”由此,刘恒才敢进京登基,刘恒登基之后,又让车骑将军薄昭回到代国将薄太后以及众人迎回京城。

可以说,在刘恒登基的这段时间内,薄昭是立下了大功的,被封为轵侯,他是刘恒的亲舅舅,算是当时刘恒最信任的人了,也因此,刘恒登基之后,对这个舅舅委以重任,且很是纵容。

薄昭作为薄太后唯一的弟弟,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外戚,周勃被诬陷谋反的时候,正是贿赂了薄昭,才通过薄太后保下了周勃。

薄昭

薄昭本身实际上也算是比较有才能的人,但作为外戚久了,渐渐地就恃宠而骄了,尤其是薄家的子弟更是胡作非为。

史籍中关于薄昭的死记载得比较简单,但却很不寻常。

《史记》中并未记载薄昭的死,而《汉书》中仅有五个字:“将军薄昭死。”而《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薄昭位高权重,仗着自己的身份和薄太后的关系无法无天,常常做一些僭越的事情,汉文帝前元十年(前170年),薄昭杀死了汉文帝派去的使者,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薄昭杀死使者这件事不是小事,按律当斩,但薄昭毕竟是薄太后唯一的弟弟,是汉文帝唯一的舅舅,身份不一般。

不可能说杀就杀,汉文帝考虑到薄太后的感受,遂让几个臣子带着御赐的酒到薄府劝说薄昭自尽,薄昭认为汉文帝不可能真的要杀他,他可是大功臣,而且还是薄太后的弟弟,汉文帝怎么也要顾忌一下,此事还有转圜余地,所以他不肯自尽。

但他不知道的是,汉文帝让他死的心很坚决,见舅舅不肯自尽,汉文帝又出了一招,他让群臣穿着丧服到薄府哭丧,这可是哭活丧啊,薄昭知道自己是必须要死了,于是自杀了。

李德裕

对于这件事,后世对这件事的看法比较有意思,比如唐朝时期的宰相李德裕说:“汉文帝诛薄昭,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

曹丕也认为汉文帝的做法不怎么妥:“顾我亦有所不取于汉文帝者三:杀薄昭;幸邓通慎夫人衣不曳地,集上书囊为帐帷。以为汉文俭而无法,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矣。”倒不是说薄昭不能杀,而是说汉文帝完全可以提前避免这个悲剧,明知道薄昭是外戚,是薄太后唯一的弟弟,就应该让他安享富贵,而不应该让他掌实权,有无法无天的权力,这样一旦出事,就只能杀了。

无论如何,悲剧是无法避免了,薄昭的死,既有汉文帝的纵容,也有他自己的作。

更多文章

  • 汉文帝想要处死亲舅舅薄昭,随即想出一怪招:“生祭”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恒,薄昭,皇帝,薄太后,吕雉,周勃,汉文帝,中国古文献,国防政策,汉朝

    居功该不该自傲呢?现代社会倒是无妨,可古代封建社会,却十分容易引起上位者的仇视。尤其是不加收敛之后,甚至可能祸及己身。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便是如此,因为曾经的功劳,导致汉文帝最终命其自尽,虽然薄昭硬着头皮不答应,却还是被汉文帝的怪招“生祭”,给活生生逼死了。薄昭的功过薄昭是如何为汉文帝立功的呢?这还

  •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节还是曹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曹操,曹节,曹萌,王献之,三国志,王羲之

    曹操的身世历来是一个迷。有说法说曹操是西汉名将曹参的后代。这种说法有点找个古代名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还有一种说法,曹操本来是夏侯家的人,所以曹操起兵的时候得到夏侯家的大力支持。按照现有的条件来说,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只是陈寿在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

  • 三家争雄:曹节册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陈有六点半标签:曹操,张鲁,献帝,荀彧,张郃,汉朝,司马懿,夏侯渊,三家争雄,曹节(宦官)

    华歆弑了伏皇后,并戮伏氏家族,然后,复报曹操,曹操当然心喜,录为首功,寻且表荐华歆为军师。说起华歆履历,本来是有些名望,曾与北海人管宁、邴原,为同学友,时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但华歆佯为高尚,阴实贪惏。管宁尝在园种蔬,锄地见金,掉头不顾,华歆却在旁拾视,然后掷下。管宁见华

  • 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后——曹皇后 曹节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节,曹皇后,汉献帝,刘协,曹丕,献帝

    汉末时期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汉献帝刘协成为了他争霸天下的一枚重要筹码,为了巩固与汉献帝之间的关系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而我们今天的主角“献穆皇后”曹节就是曹操这三个女儿之一。先前我们也讲过曹操的一共有七个女儿,可以考证的有六个,而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只有三个,也就是嫁给汉献帝这三位。曹节在历史

  •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操,太监,曹腾,曹魏,诗人,三国,汉灵帝,曹节(宦官)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曹操的曾祖父——曹节。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应该都有些熟悉,在游戏中和历史上这个名字也都在三国中出现过,但并不是以曹操曾祖父的身份而是以曹操女儿的身份出现。不错历史上曹操几个亲生女儿中的献穆皇后就叫做曹节。因为重名这个原因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曹操的曾祖父可能是叫曹萌。曹节,字元伟,沛国人也就

  • 文化石家庄|探访省级文保单位栾城区柴武

    历史解密编辑:掌中石家庄标签:柴武,栾城区,栾城,刘邦,韩王信,玄奘

    日渐浓盛的光影和葱茏浓密的绿荫预示着夏日的来临,在栾城区柴武台公园的广场上,游人或三三两两散步,或在广场旁的戏台乘凉,走过广场,两边水塘里碧绿的荷叶亭亭玉立,甬道两旁的石像仿佛在诉说着栾城传统的风俗习惯。拾级而上,走到公园东部,来到柴武台遗址,微风习习,飞檐斗拱。2008年10月,这里被列为第五批河

  • 常惠兵不血刃 击败龟兹 当年的行为郑重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余姐说剧标签:常惠,龟兹,王为,解忧公主,乌孙,汉宣帝

    此次出使前常惠向汉宣帝提起这件往事,并建议汉朝在西域的势力,以今非昔比可以借助乌孙等盟国让龟兹为杀死汉帝国屯田官员付出代价,但汉宣帝不想扩大事端 拒绝了常会的请求。公元前70年 刚刚被封为长罗侯的常惠,开始了他第三次西域之行,在置啬夫眼中常惠这次西域之行变化最明显的是随行人员的数量,上次只有10多人

  • 国新投资陈娇:央企业绩向市值转化率不及均值一半,应给予更高风险溢价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陈娇,央企,股权,分红,上市公司,国新投资,业绩说明会

    “中央企业正在逐步地实现,由单一的产业视角向产业链视角联合创新联合体视角来转变。随着发展模式的转变,处于核心地位的优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持续打开成长空间,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估值。”5月11日,国新投资党委委员陈娇在“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

  • 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即将发行 国新投资党委委员陈娇:应给予央企更高风险溢价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陈娇,央企,中证,etf,上市公司,国新投资,公司主营业务

    央企在多个指标中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称估值处于低位称应给予央企更高的风险溢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615687395月11日下午,上交所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新)主办的“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举行。目前,“中国特色估值

  • 杜诗何以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超230万网友走进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杜甫,讲座,杜诗,文化季,传统文化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陈羽啸 实习生 王邵佳5月的初夏成都,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不少人的步伐。但倘若在此时,走过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步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之中,在一处古朴典雅的建筑里,能听到莫砺锋教授清朗的讲话声响起,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同传入了现场观众的耳中。讲座现场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