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人马全挂?张禹宣:派系独大易翻船! 据岛内媒体报道,媒体人张禹宣在个人社交媒体痛批“英派”独大,已经导致民进党出现分裂。尽管林智坚、陈时中等人负面效应一直在外溢,并且严重影响到其他绿营选举人,但蔡英文依旧表示力挺。只不过可以看出,其他党内人士不准备陪“英派”继续玩下去。在蔡英文力挺动态之下,除去沈慧虹、林智坚这两位自己人,已经看不到其它派系身影。
提名与操盘出现问题
实际上,早在选举开始初期即提名之时,民进党本次就已经出现问题。如果考虑到党内各派系相互制衡并且能够共同合作,那么提名时应该将各派系所推举候选人安排到各个重要县市之中,但蔡英文与“英派”却将整块大饼都吃入口中。
无论是台北市、桃园市,还是新竹与高雄,这些重要县市的绿营选举人均是“英派”,自然会让其他派系早早就产生不满。行至选举中期,“英派”在负责操盘时依旧独揽大权,并且强制要求所有党内人士都要跟随他们意志。
典型例子即为针对林智坚论文门事件,已经有诸多同党人士认为这会影响到其它县市选举。但蔡英文依旧对其表示力挺,并要求全党都进行表态。陈时中竞选团队情况也是如此,表面上该团队由各派系人士组成,但却是“英派”洪氏兄弟起主导作用。
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除此之外,本次选举最严重问题就是资源分配不均。正常情况下,不论是正副县市长还是所谓部长人选,都应该为党内公共平分“财富”。但蔡英文不仅强塞自己人,在选举时也只关注自己人。
包括蔡英文、徐国勇、陈建仁在内,多名“英派”重要人物大多数情况下都只为所谓“英派”人士站台辅选。对于其他县市长候选人,却极少花费时间。如此一来,最终只会导致民进党从基层就开始出现分裂。
在张禹宣看来,正是因为这些情况才导致“英派”人选遭受外界围剿时,内部没有人愿意出来进行帮忙。同理,当党内决策毫无实际效果可言时,也没有人愿意提出建议、指出问题所在。不仅如此,在重要资源都全部倾斜给“英派”之后,各县市也会出现离心情况。可以肯定,如果月底选举民进党惨败,那么“英派”要承担最大责任。
部分消息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