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安泰刘延麟:牛是“报警器”,猪是“放大器”!净化口蹄疫势在必行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刘鑫 摄影记者李睦宇
口蹄疫是困扰养殖业的难题,可以分畜种、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和实施免疫净化,而疫苗免疫在口蹄疫净化上起到重要作用。5月17-1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第三届畜牧业生物安全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延麟向在场嘉宾分享了口蹄疫的流行现状与净化技术。
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延麟
01
口蹄疫易感动物超70种
“2010年-2022年,国内发生123次口蹄疫疫情。其中O型93次,A型30次。”刘延麟介绍,国内口蹄疫流行毒株主要为O型和A型。其中,A型口蹄疫趋于控制,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O型口蹄疫呈散发态势,毒株较为复杂,未免疫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发生口蹄疫疫情居多。
据了解,口蹄疫的感染对象主要是猪、牛、羊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临床上发病动物主要症状为精神沉郁、跛行、卧地不起,以口腔黏膜、牛舌面、蹄部、猪鼻镜、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等为特征。
分动物品种看,牛是“报警器”,猪是“放大器”,羊是“储存器”。也就是说,牛对口蹄疫最易感,猪感染后对外环境的排毒量最大(1头猪=1000万头牛),羊多呈隐性感染。其中,猪以O型Mya98为主,其次是Cathay毒株;牛羊以O型Ind2001毒株为主,其次是Mya98毒株。同时,口蹄疫的流行存在多个基因型毒株混感的情况,造成的损失更大,且不排除局部具有散发A型口蹄疫的风险。
02
基于疫苗免疫净化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的特性是通过空气传播,且存在持续感染。”刘延麟分析道,口蹄疫病毒存活条件为50℃以下,湿度55%,pH6-8空气传播陆地长达50 km,水上可达200km,临近距离2km。
防控口蹄疫是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面对口蹄疫,应该采取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做好流调、疫苗免疫、动态监测,目的是不流行、不爆发、不造成损失等。刘延麟表示,净化分为免疫净化与非免疫净化,非免疫净化是剔除与无害化手段结合处理染畜,而免疫净化则是借助疫苗免疫达到疫病净化。
他认为,我国口蹄疫流行与免疫较为复杂,可以分畜种、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和实施免疫净化。以核心种猪场为例,先开展单场免疫净化,在某区域内建立多个免疫净化示范场,定期对示范场开展口蹄疫病原和口蹄疫感染抗体进行监督检验,建立档案,逐步形成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区域。
会议现场
做好免疫净化,优质、高效、安全的口蹄疫疫苗是关键。在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的指导下,加强口蹄疫进出口和边境地区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监测,开展瑞泰净+锐鉴组合的联合应用,辅助于养殖客户端的生物安全防控,口蹄疫净化可以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