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流放后,屈原去占卜,占卜师给出了一个答案,屈原投江了

被流放后,屈原去占卜,占卜师给出了一个答案,屈原投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1420 更新时间:2023/12/27 12:00:15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卜居》就出自《楚辞》,是收录于这部巨著里的一篇经典之作。

有人说《卜居》的作者就是屈原,也有人说这只是楚人为了纪念他的高洁情操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说起这篇文章的构造,有点像是现代的散文: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文章开篇讲到屈原被国君流放,“三年不得复见”,郁郁不得志的他流落江湖。迷茫的屈原找上了太卜郑詹尹,让他为自己答疑解惑。

既然是占卜,那么,屈原自然要将自己的困顿如实道出,于是,屈原向太卜郑詹尹叙述了当今世道人心不古,是非善恶颠倒的现状。很显然,这些问题通过占卜是无法获取答案的,所以,太卜郑詹尹不得不向屈原表达歉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不过,詹尹从个人角度给屈原做出了开释:“用君之心,行君之意。”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个回答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只是一句安慰之语罢了。所以,这篇文章虽然名为“卜居”,也借助了占卜问答这种形式铺陈了屈原所面对的困境,但实际上占卜决疑的作用只是引出这段对话,发泄作者心中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罢了。

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功力非常扎实,且用占卜决疑这种方式来揭发社会矛盾的笔法也是十分巧妙的。以占卜决疑的对问体,错落有致地铺陈问题,让这篇文章比其他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更加灵活,毫不呆板。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屈原何时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呢?

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来看,早在屈原青年时代修身立业时,他就已经有这样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代表了当时广大郁郁不得志的青年人才的心声:我想兴邦治国,也想要发挥毕生所学,可时代为什么不给我提供有所作为的机遇呢?

“吾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屈原用反问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橘颂》里我们能看到屈原类似的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耕”,达成“诛锄草茅”的宏愿。屈原希望普天下的高洁君子都应该是“苏世独立”的,他们不该折腰事权贵。

然而,屈原的愿景达成了吗?

并没有,大部分士子为了跻身更高的阶层,他们不惜钻营于权贵的宅邸,出卖自己的尊严和志向。“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说到这里,屈原不由得回想起当年他在楚怀王麾下担任左徒的那段时光。那时,屈原还只是个初出茅庐满怀壮志雄心的小伙子,他的心中满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热诚。当时的屈原不顾一切,想要将自己的前途当作筹码,赌在振兴大楚的改革浪潮中。

殊不知,像屈原这种不顾一切撞南墙的正义之士往往只会落得头破血流的下场。可以说,那个时代并不属于屈原这种不知折弯的湖面青莲,屈原在政治场上“竭知尽忠”,可他换来的只有非议和排挤。偏偏那些出卖尊严的,肯走“妇人”后门的奸猾小人,如:楚怀王妃子郑袖,在朝野上下十分吃得开。

遗憾的是,屈原一生都不知变通,他就像后世的包拯海瑞一样,不屑于去效仿那些投机取巧的奸猾之辈。是以屈原“正言不讳以危身”,甘愿冒着身赴黄泉的巨大风险,也要死谏楚怀王。那些“突梯滑稽”的士大夫顺应楚怀王之意,开始对屈原进行了中伤和诋毁。

就像万历帝对张居正展开清算一样,倘若统治者没有处置屈原的意向,那些士大夫也不会成为推墙的众人。

士大夫们顺应了“上意”,是以屈原最终被迫害,被流放。

可是,在那个忠君思想至上的年代,屈原宁愿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奸佞小人,也不愿相信自己招致不幸的根源是昏君。亦或是屈原对这一切心知肚明,所以,他在回溯十多年前的这段过往时,仍不免义愤填膺。

“卜居”的意思是什么?

从文章中屈原的行动来看,这似乎是在向神灵请教安身立命的去处。不过,在屈原发出“宁……将……”等一系列看似设问实则反问的感慨时,显然屈原对自己的人生境遇已经有非常明晰的认知了。所以,连当时风行中原的卜算决疑之道都无法给屈原一个答案。

屈原站在“突梯滑稽”这种处世哲学的对立面,发出声声令人振聋发聩的怒吼,震慑了多少后世的狐媚鬼怪!

参考资料:

【《卜居》、宋代朱熹《楚辞集注》、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

标签: 屈原楚辞占卜楚怀王卜居高洁

更多文章

  • 屈原问天天不语,压力给到人类这边(一)

    历史解密编辑:牧夫天文标签:屈原,太阳系,行星,引力,太阳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观测指南周五 · 深空探测|周六 · 茶余星话|周日 · 视频天象作者:葛文迪校对:朱宸宇编排:陶邦惠后台:李子琦 胡永葳 李鸣晨恰逢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虽然现在端午节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粽子节和一天假,但是纪念屈原

  • 今天我们怀念屈原,也应怀念屈原的“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大象新闻标签:屈原,离骚,楚辞,诗歌,诗经

    五月初五,又逢端阳无论天南海北,不论喜咸还是嗜甜家家都吃粽子在今年的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中意公子隔空对话把屈原的故事娓娓道来屈原之诗:屈平辞赋悬日月屈原是一位极富浪漫色彩的伟大诗人他根据楚地民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

  • 屈原为何自投汨罗江?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屈原,楚怀王,张仪,周赧王,秦国,汨罗江,齐国,怀王,艺术家,春秋战国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至今我们还保留着一个纪念他的传统佳节。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屈原一生的轨迹并探索他最终自投汨罗江的原因。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春秋时代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

  • 卢峰镇屈原社区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宣传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怀溆同心标签:卢峰镇,溆浦县,屈原社区

    为进一步巩固我县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常态长效工作推进,提高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辖区居民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5月11日溆浦县卢峰镇屈原社区召开党员退休老干部及职工、居民群众宣传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努力奋斗会议。5月12日卢峰镇屈原社区开展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活动。活动中,屈原社区工作人员向沿街

  • 网络中国节·端午 | 端午忆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网信昌吉标签:离骚,刘树靖,屈原,汨罗江

    中国传统节日端 午 节壬寅端午怀屈子其一文/刘树靖爱民良相志如丹,忧国渐深志未残。不慕黄袍常合体,宁将碧血酿成蘭。抖音岂惮腥风烈,开播何妨铁骨寒。岁岁端阳多隐痛,今朝依旧泪难干。壬寅端午怀屈子其二文/刘树靖筒粽将开心却凉,晴云顿散我彷徨。离骚一曲千秋恸,屈子终生万众伤。竞渡龙舟凭雨打,标星虎剑任风量

  • “5·20”爱我 就带我到屈原管理区吃小龙虾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屈原,芈月,醉虾,海鲜,淡水龙虾,水生动物,麻辣小龙虾

    屈原管理区举办首届“龙虾文化旅游节”。屈原管理区党委书记向科军参观小龙虾制作方法。屈原管理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林彬品尝推荐屈原小龙虾。表彰小龙虾养殖能手。小龙虾烹饪大赛现场。为游客和群众免费发放小龙虾熟食。特色秘制小龙虾套餐。红网时刻岳阳5月21日讯(通讯员 宋政军)5月的天,阴晴不定,但恋爱

  • 秦楚史略:屈原与郧阳

    历史解密编辑:秦楚刊号标签:屈原与郧阳,郧县,郧阳,丹江口市,屈原,丹江口

    文字/邢方贵 编纂/杨正林 授权刊发/@秦楚刊号​每当端午节,我们不禁会想起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由于屈原生活的年代久远,又缺乏历史记载,关于屈原的生平事迹并不是十分明朗,尤其是一些关键事件,如出生在哪里,投江在哪里,究竟到过哪些地方,等等,争议很多。屈原和郧阳的关系也曾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下面我们可以直

  • 塑造新时代的屈原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山西戏剧网标签:楚王,张仪,秦国,齐国,山鬼,诗人,楚怀王,屈原形象,春秋战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诗人,是千古颂扬的传统文人,是理想人格的完美化身,也是悲情萦绕的一尊大神。前有郭沫若1942年的话剧《屈原》,近年有京剧、湘剧、越剧、豫剧、大型情景剧《屈原》等,黄维若先生再写《屈原》,除了立意新颖、构思新奇,重要的是在历史命运、国家命运、文化命运、个人命运的交汇之中,写出

  • 端午名人屈原:我把走过的路都写成了诗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屈原,楚怀王,齐国,秦国,白起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和楚国的执政贵族们一起狼狈地逃出都城,疲于奔命。还在流放中的屈原听到楚国都城沦陷的消息之后,感到极度绝望和悲愤。在绝望与苦闷中,62岁的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一、 惟楚有才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他的祖先是楚国的贵族,曾经担

  • 诗歌|王行水: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巴渝文学标签:王行水,楚辞,天问,屈原,山鬼

    文/王行水很多的河流都曾受过伤唯独我的苦水静静吐与谁大半生饱读诗书少不了橘颂涉江山鬼和湘夫人魂系在溆水与汨罗唱歌我活在楚辞中迷了路有龙舟和肉粽声声唤我我想鼓出蛙鸣作个回应斑鸠劝说要不得也哥二千年世界名人花落谁家听见子规声声归我归我苦难从来是人生底色不允许超越国破一丝希望都会把十万个天问狂草般忽略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