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一块石碑,揭开孙武身世之谜,难怪孙武能写下孙子兵法

唐朝一块石碑,揭开孙武身世之谜,难怪孙武能写下孙子兵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4/1/22 5:36:40

作为春秋时代的天才军事家,孙武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孙武身世之谜与军事思想来源之谜。

唐朝之前,孙武、孙膑究竟有何身世,除了说他是“齐人”之外,正史上没有一点记载。孙武初见吴王阖闾时,得到的待遇并不高,显然说明孙武的地位一般。但在春秋时代,知识非常珍贵,尤其是军事知识更不是普通贵族能够拥有,而孙武能够写下军事经典《孙子兵法》,这就说明孙武身世非比寻常。

那么,孙武到底有何身世呢?唐朝之时,出现了两则记载,一则说孙武是齐国田氏之后,一则说孙武是卫国公族之后,两则记载相差很大。

01

唐朝之时,《唐宰相世系表》记载:“齐陈无宇之子书(陈书或田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

这就真的令人震惊了,原因很简单,齐国陈氏背景非常惊人。武王伐纣之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又称胡公),还将女儿嫁给他,封于陈地,建立了春秋时期的陈国。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时,陈国爆发王位之争,陈厉公之子陈完失败,就逃到了齐国,被齐国封于田,因此陈氏又称田氏。所以,孙武是陈氏后代,而这个陈氏后来实现了“田氏代齐”,篡夺了吕氏齐国。

根据《左传》、《史记》等记载,田氏人才济济,军事人才辈出,其中有两位非常有名:一是孙武祖父田书,公元前523年伐莒有功,陈书做了齐国的大夫,齐景公赐姓孙氏,因此又叫孙书;二是更厉害的军事奇才叫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是继姜子牙之后一位承上下的大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后被唐朝尊为武庙十哲,他写的一本书叫《司马法》,入选武经七书。可见,孙武、孙膑超时代的军事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

田书、田穰苴都生活在齐景公时代,通过齐景公之景的谥号一见可知,这是一位有为之君。晋景公为了削弱卿大夫家族实力,制造了下宫之难,差一点就灭掉了赵氏家族,齐景公见到田氏势力越来越大,也是越来越担忧。在鲍氏、高氏、国氏三大家族纷纷向齐景公进谗言后,齐景公本想削弱田氏势力,于是就将田穰苴给辞退了,《史记》云“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不过,史书上对孙书(田书)经历的记载略有不同。公元前515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对晏婴,孙书参与其中,担心失败之后遭到株连,于是孙书奔吴,隐于穹窿中。

先是齐景公猜忌田氏,后是田氏孙书担心遭到株连,于是孙书带着孙武,或者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吴国,也非常符合逻辑。根据史书推断,孙武是在公元前512年被推荐给吴王阖闾,时间也能对得上。

如果只看到这里,大概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孙武奔吴的原因在于避难,由于孙膑是孙武之后,自然对齐国没什么太多感情。

然而,这一结论却不太靠谱,原因有四:

其一,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刎而死,吴王夫差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口袋内,抛在江中,孙书担心遭到株连,潜回齐国,再次受到重用,参加了艾陵之战。所谓艾陵之战,就是吴王夫差北上争霸的关键一战,歼灭了10万齐军,包括孙书在内的齐国一大批将领被吴国俘虏。也就是说,在孙武成为吴国将军二十八年之后,陈书成了吴国的俘虏。如果说孙武是陈书的子孙,不是太滑稽了吗?

其二,田氏在齐国权倾朝野,正在拓展宗族,招募人才,拉拢人心,积极准备篡夺君位,即便遭到国君猜忌,但公元前523年至公元前512年,齐国没有爆发实质性的动乱,田氏依然是庞然大物。以孙武的才华,留在齐国依靠家族,难道不会更有发展吗?且,想要篡位的田氏家族也没有理由放跑这样的天才。

其三,更为明显的是,如果孙武出自田氏,却又很难解释孙膑,原因很简单,孙膑出道时,田氏代齐早已发生,齐国君主已经姓田了,与孙膑是一家人,既然如此孙膑为何不首选为家族效力,而是投奔了齐国的敌人魏国呢?庞涓膑刑处理他之后,“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使觉得孙膑不同凡响才将他带回齐国,之后孙膑身份是田忌的幕僚,这些记载又说明孙膑不可能是齐国王族之人。

其四,齐景公赐姓之说也很扯,因为国君赐姓源于汉初盛于唐朝,因此齐景公不可能赐陈书以孙姓等。

可见,孙武、孙膑是田氏或陈氏后裔之说不可信,由此可以推翻孙武奔吴避难说。既然如此,孙武与孙膑又有什么身世,又为何不想为母国齐国效力?

02

除了上述记载之外,还有一则有关孙武身世的记载。唐代孙壬林在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中,记载孙武、孙膑是卫武公的后代。

《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与《唐幽州内衙副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焉。继位上卿,良□林□,著于《春秋》。其后孙武入吴王阖闾将,善用兵□□□□□齐宣王将(膑)魏将(涓战)于马陵,虏魏太子名(申)护,子孙遂居齐安乐。

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有学者认为,卫武公就是西周“共和时期”的共伯和。卫武公之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后来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改成孙武仲。孙武与后代孙膑,都是孙武仲的后代,也即卫武公的后代。

这段史料可不可信呢?笔者认为,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可信的孙武、孙膑身世记载,原因有三。

一:春秋两个基本常识

春秋时代的两个基本常识,透露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

其一,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兵法知识,绝非普通人能够接触,孙武能够写下《孙子兵法》,必然了解列国争霸的战例,也必然阅读了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因此,孙武家族等级必然比较高,或曾经比较高,如此才可以接触到各种兵书,了解发生过的军事案例。

其二,春秋时代“君贵民轻”,“王侯将相宁真有种”,等级森严,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战争需要,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等级制度,后来才有了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孙武见吴王阖闾时,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说明孙武需要考试,且吴王阖闾对他不算太好,只让他用宫女练兵。可见,孙武的社会地位应该不高,如果真的是齐国大家族出身,阖闾绝不可能如此对待他。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吴王对待伍子胥的态度。

通过这两点可知,孙武家世曾经极为辉煌,但到孙武这一代时,却已经逐渐衰落,可能已经沦为“士”这一阶层,所以至少在面试时不太受吴王重视。因此,这就可以将孙武的身世进一步缩小到衰落的孙姓家族上。

二,春秋晚期孙姓家族

春秋时期的孙姓家族并不少,来源有子姓(商朝王族)、卫国姬姓、芈姓等。

商朝晚期,比干被杀之后,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但在春秋时代,这一支没有出什么大家族。

春秋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没有史料说这一支去过齐国。

春秋之初,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即上文墓志铭中所提到的孙武仲。

因此,孙武祖上极有可能源自卫国。非常巧合的是,大约孙武出生的前两年,即公元前547年,卫国爆发内乱,孙林父家族被逐出卫国,当时他的一个儿子孙襄被杀,另一个儿子孙嘉恰好出使齐国。孙林父家族孙氏是卫国的卫武公之后,世代为卫国世卿,孙林父地位很高。孙林父被逐的历史,不仅佐证了墓志铭,而且还进一步解释了孙武身世。

三,孙武兵法思想来源

尤为重要的是,《左传》研究者发现,《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来自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就源于这一战。

晋文公获胜之后,卫国长期依附晋国,因而孙林父家族有足够的条件可以了解到城濮之战的详情。与此同时,卫国处于晋楚之间,晋强依附晋国,楚强依附楚国,而楚国不太受中原战争礼仪限制,或许也给了孙武“兵者,诡道也”的灵感。也就是说,从孙子兵法角度来看,孙武祖上也很可能是卫国人。

综合来看,孙武的身世应该是:孙林父家族被逐出卫国后,正在出使齐国的儿子孙嘉,无奈之下就此留在了齐国,生下了儿子孙武,但由于孙嘉只是小国豪强,自身能力又很一般,所以孙武生来地位就不高,大概是“士”的等级。不过,由于孙嘉毕竟出身不凡,不缺各种兵书,也了解各种经典战役,因此这也解释了孙武兵法思想的由来。

03

然而,即便孙武身份低下,但毕竟是一位军事天才,齐国又是一个大国,为何孙武不在齐国大展宏图,而要离齐奔吴呢?

春秋战国时代,君择臣、臣择君,良禽择木而栖,效力他国并不让人惊奇,但再仔细翻看春秋战国史又会让人不解,因为绝大多数效力他国之人,都是一些小国或弱国人才,商鞅吴起是卫国人,张仪是衰落的魏国人,鲜有大国人才流向其他国家的,大国人才流向他国往往都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作为春秋大国之人的孙武,豪族田氏的后裔,完全可以依靠家族力量大展宏图,但现实却是孙武奔吴,这无疑极不寻常。而且,孙武后代孙膑时期,田氏已经代齐,但孙膑首选的却是魏国,为何孙武、孙膑都不想为齐国效力?

笔者认为,除了身份低下不受重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孙武军事思想与齐国不在一个节拍上,以《孙子兵法》与《司马法》为例:

《司马法》中有“以仁为本,以战止战,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但《孙子兵法》是“廉洁可辱,爱民可烦”、“侵掠如火”、“兵者,诡道也”。显然,孙武与齐国主流的核心战争思想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如此离经叛道的孙武,齐国怎么会接受?

但由此也可见,孙武应该也吸取了《司马法》的军事思想,《司马法》中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子兵法》中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部分核心思想差不多。

因此,孙武离齐奔吴,还存在战争理念之争。百余年之后,孙膑首选魏国,原因可能也与之差不多,觉得没有太大发挥空间。

齐国人口众多,依靠海盐、纺织等产业,可谓是春秋第一富国。春秋时代,有人有钱很快就能成为强国,即便成不了第一强国,成为第二强国难度并不大,但除了齐桓公时代,齐国实力一直不强,所谓富而不强。或许,答案就在《司马法》中,因为这是一个受到战争礼仪约束太厉害的国家,不能像秦国、楚国一样放开手脚。即便在孙膑帮助下,击败了战国第一强魏国,但很快又衰落了下去。因此,齐国军事思想的落伍且保守,可能就是齐国长期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状况下,孙武、孙膑等名将认为在齐国难以出头,所以才优先选择为其他国家效力。

综上,与其说孙武是齐国人,不如说是一个二代移民。让人感慨的是,历史上的卫国,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诸侯国,但在人才方面却极尽璀璨,搅动战国风云的吴起、李悝、商鞅、吕不韦等早已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原来孙武也可以算是卫国人。

标签: 孙武齐国孙子兵法孙伯灵阖闾魏国

更多文章

  • 小虎滨滨早新闻|孙武不夜城开城;滨州省级文明城市再创佳绩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孙武,开城,北海,滨州市,不夜城,山东省,科学家,文明城市,春秋战国

    #智者智城·志在滨州#美好的一天,从早新闻开始。早上好!我是小虎滨滨每天早上8点由我准时为大家带来滨州早间新闻资讯每日5分钟,了解新事物度过美好的早间时光!/今天是2023年4月30 日,星期日,农历三月十一。30日白天:多云转晴,降水概率20%,西南风3~4级阵风6级转北风2~3级,最低温度11℃

  • 孙武与白起均无败绩,那么他们哪个更厉害呢?按战例来看明显孙武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孙武,白起,赵括,信平君,赵军,王翦

    春秋战国时代,打仗似乎成了当时各国的常规操作。那些诸侯们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大打出手,全然不管周天子的劝诫,更无视老百姓的死活。不过战争也容易锻炼出给力的军事家,如孙武、白起就是春秋战国时的战神了。这2人从没吃过败仗,更拥有超过常人的军事能力。可惜的是,他们没交手过,故而不好直接比较两人的高低。

  • 春秋传奇:伍子胥为复仇举荐孙武,孙武子斩美姬练成女兵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伍子胥,孙武,阖闾,姬练成,伯嚭

    春秋传奇:伍子胥为复仇举荐孙武,孙武子斩美姬练成女兵庆忌被刺后,阖闾大悦。于是,大宴群臣。伍员泣奏道:“大王之祸患皆除,但臣之仇何日可报?”伯嚭亦垂泪请兵伐楚。阖闾曰:“待到明日当谋之。”次早,伍员同伯嚭复见阖闾于宫中。阖闾曰:“寡人欲为二卿出兵,谁人可为将?”伍员与伯嚭齐声道:“惟王所用,敢不效命

  • 孙武为何投奔吴国,唐朝墓碑揭开秘密,原来孙武几乎别无它选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孙武,吴国,齐国,秦国

    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通过吴王阖闾面试之后,开启了一段并不成功的旅程。春秋战国时代,君择臣、臣择君,良禽择木而栖,效力他国并不让人惊奇,但仔细再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效力他国之人,都是一些小国或弱国人才,商鞅吴起是卫国人,张仪是衰落的魏国人,鲜有大国人才流向其他国家的,大

  • 惠民县孙武街道开展网格(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擂台赛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孙武街道,党支部,党建,惠民县,实体化

    记者王文彬通讯员吴昊孙晓雅为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近日,惠民县孙武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赫、孙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保建带队到惠民电商产业园、15个联村(社区)开展“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暨网格(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擂台赛。此次比赛通过集中现场观摩、相互测评打分的方式,现场查看了各单位提报

  • 惠民县孙武街道:闻香识端午 网格和谐“粽”是情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闻香识,惠民县,孙武街道,香囊,文明社区

    记者王文彬通讯员谢严苇张为为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节日氛围,增强网格凝聚力,促进小区邻里和谐,6月3日,惠民县孙武街道棣州社区联合聚仁社工开展“闻香识端午网格和谐‘粽’是情”端午节主题活动。当日一大早,工作人员及花千墅网格党支部成员就已为小区居民准备好了香喷喷的粽子、以及艾绒、白茶、玫

  • 孙武推广《孙子兵法》,吴王阖闾:靠谱吗?结果死了俩宠妃

    历史解密编辑:牧笔书生标签:孙武,阖闾,吴王,孙子兵法,兵法

    最近,电视剧《狂飙》热播,带火了一本书,那就是《孙子兵法》。由于电视剧里的高启强经常读这本书,因此观众们也纷纷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在网上购买并阅读。这已经不是《孙子兵法》第一次被带火了,想当初另一部热播剧《亮剑》播出的时候,也因为提及了这本书,让观众们购买这本书。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是孙子写的。

  • 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孙武芳一行前来我局调研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甘肃机场公安标签:民航,副局长,公安局,管理局,调研员,孙武芳,西北地区

    2月7日,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孙武芳一行前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机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华,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育升及机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局警营文化中心、情报中心、指挥中心,详细了解我局队伍建设、情报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案件打击及便民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

  • 兵圣孙武的诡吊人生:著有兵法十三篇,实际操作只有“吴宫训美”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孙武,孙武的,吴宫训,兵法,齐国,伍子胥

    孙武的名气很大,有“兵圣”、“兵家至圣”、“兵家之祖”、“百世兵家之师”以及“东方兵学的鼻祖”之称,可谓是威名赫赫,如雷贯耳。但关于孙武这个人是否存在,其实是非常可疑的。其可疑之处,就是所有先秦文献,包括《左传》《国语》,都没有关于孙武片言只语的记载。也就是说,孙武这个人,除了留下兵法《孙子》十三篇

  • 孙武怎么就敢砍吴王的爱妃呢?万一吴王不高兴,杀他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孙武,吴王,阖闾,爱妃,吴国,伍子胥,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伍子胥把孙武推荐给吴王阖闾后,孙武给吴王阖闾讲兵法,吴王阖闾很赏识,为了检验孙武是不是只会嘴上功夫,于是吴王阖闾把自己的嫔妃们交给孙武,让孙队对她们进行训练。(伍子胥剧照)孙武把嫔妃们分成两队,让吴王阖闾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开始训练后,那些妃子们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地,不听调令。虽然孙武多次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