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得伟大,死得窝囊:究竟是谁坑了齐桓公,乱了齐国?

生得伟大,死得窝囊:究竟是谁坑了齐桓公,乱了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731 更新时间:2023/12/7 6:37:18

齐桓公:称霸数十年,祸乱好几代

俗话说:“读书先读史,读史先读人”。

放眼世界,在人类民族之林中再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注重历史的记载和对史籍的保存。从商朝的甲骨文算起,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史学典籍恐怕只有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从以纪传体为体例的《二十四史》到以编年体为体例的《资治通鉴》,在这些数以千万字计的鸿篇中记载了无数英雄的伟大事迹,以至于虽然历经千年,但是直至今天我们仍能通过史书中的文字记载来领略他们的风貌。

古往今来一直都提倡,“不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历史的实际一直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只要大略了解中国的历史概况,就很容易清楚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那就是“凡全是被进入历史的,一定是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功的”!记录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作用,一是总结经验,二是吸取教训。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可是通过阅读历史我发现中国古人很善于总结经验,而不善于吸取教训。他们总是高度的宣传成功者成功的因由,却很少提起成功者失败的因由!因此,直到现在我们对于那些英雄的印象完全是他们生得伟大,而且不知他们死得窝囊!

齐桓公,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对于他的“尊王攘夷”,“称霸天下”的丰功伟绩,想必不用我多说,稍微熟悉一些历史的人就会知道他是如何不弃前嫌的任用自己的仇人管仲,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的,但是为什么在齐桓公死了之后齐国迅速衰落,恐怕就不是熟悉一点历史的人能知道的了!

其实如果要说齐国的衰落,还要从管仲之死说起。在辅佐齐桓公近四十年以后,在政治上从来不知疲倦的管仲病倒了,而且是一病不起。管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当齐桓公来探视他的时候,他和齐桓公谈了最后一次齐国的政事。

齐桓公问管仲:“在国家大事上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给寡人的吗?”

管仲曰:‘原君远易牙、竖刀。’

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

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於君!’

公曰:‘竖刀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

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公曰:‘诺。’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代贤相管仲临死的时候,是多么欣慰,自己辅助了几十年的君主,英明神武自是不用多说的,只要他能够远离小人,即使身边再没有像自己和鲍叔牙这样的臣子辅佐,保持齐国的霸业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临死之际仍然语重心长地劝见国君的管仲不会想到,答应远离小人的君主,在自己刚一命呜呼的时候,就重用了那些阿谀奉承的险恶小人。对于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齐国的政治状况,从管仲死的那一刻起日益败坏……

数年之后,风烛残年的齐桓公在病中苟延残喘,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他跟前嘘寒问暖,他宠信的大臣们、妃子们、儿子们都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攻杀。

在统治齐国,争霸天下四十三年之后,在一个极为寒冷的冬夜,奄奄一息的齐桓公在悔恨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的死,给齐国霸业留下了巨大的权力裂缝,在政治的中空中,他的臣子、妃子、儿子展开了极为惨烈的角逐。在角逐中,已经丧失了心智的那些臣子、妃子、儿子们根本无暇顾及已经死了的齐桓公。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病入膏肓的齐桓公已经死了!

从冬夜到春天、再到骄阳似火的夏日,等到为了争夺权力而头破血流的人们想起齐桓公的时候,齐桓公的尸体上已经爬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知名的虫子。一代霸主,被装进棺材的时候,早已面目全非,死无全尸……

还没有来得及给齐桓公下葬,仅仅几个月之后,刚刚在争夺中获胜的公子无诡,连没有坐稳国君的位子就被国人杀死。公子无诡一死,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趁着这个缝隙顺利登上了国君之位,成为了齐孝公。没过几年,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利用自己父亲齐桓公的名义杀了自己的侄子夺了国君之位,统治了齐国,他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齐昭公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十九年后,齐桓公的儿子,齐昭公的弟弟,也和当年的齐昭公一样,以齐桓公的名义,暗中刺杀了齐昭公的儿子,自己的侄子,也成功夺取了国君之位,称齐懿公,然而他的运气就没有齐昭公好,夺位成功短短两年,就被人赶下了台,随即被杀。这样一来,齐桓公的又一个儿子公子子元便不费吹灰之力的登上了国君之位。

从齐桓公后期,也就是管仲死的那一刻起,齐国就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混乱期——小人争权,妃子争宠,诸子争位,齐桓公死了以后、历公子无诡、昭公、懿公、惠公几十年间,齐国没有一日安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读秦国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这一句话,假如齐桓公真的能够听从管仲的话,并且按照管仲的话去做,齐国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一段长期的混乱呢?

掩卷长思,在对管仲肃然起敬的同时,我不由得心中生出一丝悲酸。常言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代”。可是又有哪些人真的能够谋到万世呢?雄才伟略,高瞻远瞩如齐桓公者,眼前也只能看到一些别有居心的小人的阿谀奉承!何况那些没有雄才伟略,不能高瞻远瞩的君主们,让他们去设想万世之谋,不是天方夜谭么?

标签: 齐桓公齐国管仲秦国商朝鲍叔牙

更多文章

  • 管仲是天下的管仲,齐桓公失去了管仲仿佛失去了灵魂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鲍叔牙,易牙

    人总是会老去会死亡,咱们的管仲管夷吾逐渐苍老身体每况愈下,他这一生可以说是精彩的一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生。他成功的辅助齐桓公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然而自从齐桓公封禅泰山的想法被自己忽悠作罢之后齐桓公似乎没有了进取之心,而管仲年龄也大了对齐国的未来不得不做出考虑。于是管仲屡次

  • 齐国为什么能称霸春秋?试论齐桓公的创霸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王室,鲍叔牙,诸侯国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了大变革时代。随着周王室政权的衰落,各诸侯国纷纷雄起,对内施行改革,对外积极进行邦交,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实力不是共同强盛的,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强常常伴随着其他国家的衰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齐国一跃而起,成为春秋

  • 济南和齐桓公的关系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聚焦生活事标签:齐国,刘邦,乐毅,吕雉,王莽,刘肥,先秦,周朝,齐桓公,济南市,历史故事

    济南和齐桓公的关系你知道吗?? 中华龙 2023/04/24?有网友发文:济南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名人是谁?? 中华龙说,第一是齐桓公,第二是乐毅,第三是李清照。?有网友说,齐桓公不是济南人。?中华龙说,齐桓公不是济南人,他可是济南的缔造者。,济南城市诞生的鼻祖啊!这与齐桓公是不是济南人没关系。济南属

  • 管仲说:“称霸吧!”齐桓公:“不。”管仲:“那我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鲍叔牙,重耳

    齐桓公与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得胜,强逼鲁国人杀死了公子纠,却让他们将天下奇才管仲送回齐国。在鲍叔牙引荐之下,齐桓公决心重用管仲。于是,他召来管仲,问:“齐国能否安定?”管仲回答:“您能建立霸业,齐国就能安定;建立不了霸业,齐国就无法安定。”齐桓公一听这话,头都大了:“我可不敢有那么大的雄心,只求国家能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节操,堪比如今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韩非子,姜子牙

    了解一个名人,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他的成就,其次要了解的才是他的人品。但是不得不说,相对于能力而言,人品也很重要,很多人有能力、有成绩,却偏偏败在人品上。作为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可以说有能力,却人品不行,当初国家昌盛,是因为齐桓公的能力,后来的国家衰落,就是因为齐桓公的人品问题。而齐桓公也因为

  • 齐桓公锱铢必较、骄傲自满和不纳忠言、后宫混乱导致下场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桓公,君王,先秦,周朝

    说到齐桓公,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十分熟悉,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一位霸主,也是多种“五霸”版本中唯二的都能身在行列的一人(另一个在各个版本都上榜的是晋文公)。加上齐桓公在登上国君之位前险些丧命,以及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这些传奇经历,让他的形象显得格外高大。但这样一位有着光辉事迹的霸主,却在晚年落

  •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除了管仲,还要感谢这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春秋五霸,宋国,周天子,卫国,齐桓,春秋(书),周朝,先秦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齐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对于齐桓公来说,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成为齐国君主后,齐桓公励精图治,起用管

  • 齐桓公有多好色?齐襄公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娱塘闲话标签:齐国,管仲,君位,周朝,先秦,齐桓公,齐襄公,历史故事

    齐襄公吕诸儿好色世人皆知,他和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之间的乱伦之恋,不但齐国国内无人不知,而且丢人丢到了国外,搞得其他诸侯国都看齐国的笑话。而且文姜出嫁之后,已经是有夫之妇了,他俩还藕断丝连,这性质就更加恶劣。最后终究引发了齐国的动乱,自己也被叛军追杀。齐襄公被杀后,齐国内乱,堂弟吕无知和同父异母的两个

  • 一代霸主齐桓公:哥哥与姐姐私通,造就弟弟的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齐桓公,齐国,郑国,管仲,齐襄公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本是其父齐僖公的次子,之所以有机会登上国君之位,还是因为他的哥哥与姐姐私通的原因。通过史料记载,我们现今能知道的,齐僖公有儿子三人,分别是姜诸儿,姜纠,姜小白;女儿二人:宣姜,文姜。「二女本无名字,宣姜意思是嫁给(卫)宣公的姜姓女子;文姜意思是有才华的姜姓女子。」齐僖公的两个女儿

  • 召陵会盟:齐桓公借此正式成为春秋首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国,管仲,郑国,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楚庄王,召陵会盟,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召陵村东不过百米,有一个叫傅庄的自然村,村子不大,和周围其他村落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但在傅庄村南,有一个高出地面约一米的土台子,台子很大,有上百亩面积,不过,和周围的农田一样,上面种满了庄稼。据当地地方志记载,这个土台子就是傅庄遗址,曾出土过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当地百姓将这个土台子俗称为“会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