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强郁文
4月9日,2023宜昌秭归·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在秭归县隆重开幕。240余名屈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云聚秭归,弘扬屈原文化,溯寻楚辞源流。
中国屈原学会与秭归渊源深厚。1982年,首次全国性屈原学术研讨会在秭归举办,会上动议成立中国屈原学会。时隔41年,中国屈原学会召集海内外屈学专家再度聚首屈原故里,共同拜谒诗祖、虔心朝圣、研讨学术、弘扬屈学,为秭归深厚的屈原文化底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屈原遗宅秭归山”,屈原从秭归乐平里的大山走向史册,他以不朽的精神与浪漫的诗情,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树立一座令人仰望千万年的丰碑。“蓝墨水的上上游是秭归”,作为屈原的故乡、诗歌的源头之地,秭归对屈学研究者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心之所向,情之所往。” 中国屈原学会党支部书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黄凤显说,在秭归召开这次会议是众望所归,对于屈学界来说是一次集体的心灵朝圣,有利于凝聚屈学研究力量、弘扬传承屈原文化。
本次大会中,秭归县被确定为“中国屈原学会秭归研究基地”“湖北省屈原研究会秭归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并在开幕式上举行授牌仪式。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宣布2023宜昌秭归·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开幕。中国屈原学会毛庆、周秉高、徐志啸等著名专家在大会学术交流上进行了精彩发言。
本次年会,还将组织分组学术讨论、屈原祠礼拜屈原等活动。专家学者还将前往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进行学术考察,在漫山遍野的脐橙园中感受秭归人民用勤劳双手谱写的《橘颂》新篇,认领一片橙园命名“中国屈原学会喜园”,并将在屈原心中的“后皇嘉树”前举办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