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重用为太子太傅,避战而杀楚令尹,旅馆老板却称他华而不实

晋文公重用为太子太傅,避战而杀楚令尹,旅馆老板却称他华而不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3572 更新时间:2024/1/19 13:05:11

阳处父这个名字,历史上并不是太有名。然而,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曾经有一篇节选自《左传》的文章“崤之战”,就提到了他。公元前627年,晋国在崤山下伏击秦军,不但全歼敌人,还生擒秦军三位主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和百乙丙。

崤之战中大胜秦人,晋国一举洗刷了韩原之战战败的耻辱,晋国上上下下都为此兴高采烈。

由于晋文公夫人文嬴是秦国人,为了秦国利益,向晋襄公请求释放秦国三将。虽然文嬴不是他亲生母亲,但晋襄公还是抹不开面子,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晋国中军元帅先轸听说此事后,急忙上朝向晋襄公核实,在确认秦军将领已被释放后,先轸气得破口大骂:“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墮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然后,当着晋襄公面,他就吐了口唾沫!

被先轸这么一骂,晋襄公也极不好意思,急忙排出大夫阳处父前往追赶秦将。可是,当阳处父追赶到黄河边时,秦国三将都已坐上了船,在河中央了。见此情景,阳处父灵机一动,解下战车左边的马,说晋襄公想要送他们一匹战马,让他们上岸来接受礼物。

这种小儿科的伎俩如何能骗得过孟明视等人?

于是,孟明视从容稽首答谢:“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故事到此处,对于阳处父就有了个大概印象:他不过是晋襄公身边一位负责跑腿的大臣,虽然有些小聪明,比起先轸等人,地位和能力都差远了。

然而,这一印象对历史中的阳处父来说,却是极不公平。

晋文公在世时,就已十分看重阳处父。《国语·晋语四》记载,晋文公为太子姬讙配备太傅,确定的人选就是阳处父。晋文公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善于用人。阳处父能被霸主晋文公发掘,成为下一代国君的老师,他的才干必然非常人所能及。

晋文公死后,太子姬讙正式继位,即为晋襄公。作为晋襄公老师的阳处父,自然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公元前627年冬,因为许国投靠楚国,晋国联合陈国、郑国前往伐许。

为报复晋国,楚国新上任的令尹子上率军攻入陈国、蔡国,迫使这两国向楚国投降。然后,子上又带着逃亡到楚国的公子瑕去攻打新郑,试图将公子瑕送回郑国当国君。

霸主晋国当然也不是好惹的,见楚军如此咄咄逼人,立刻派阳处父前往伐蔡,以解郑国危机。楚军正在围攻郑国都城新郑,晋国却陡然间南下去攻打蔡国,一旦蔡国投降,楚军的退路就被截断了。阳处父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直击要害!

往常楚国对这种“围魏救赵”之计,都是不理不睬——你打你的,我攻我的。但这次,楚军却无法坐视不理。子上没有办法,只得率领大军南下,来救蔡国。结果,楚、晋两军在泜(音之,即今天的沙河)水遭遇,分别驻扎在两岸。

阳处父初次带兵,就与楚国令尹直接对战,他还真有些心虚。可是,就这么撤军回到晋国也不好交代。于是,他对子上喊话:“如果真想开战,那么我就退兵三十里,您渡河来摆好阵势,早晚决战都随您意;如果不敢,那么您就后退放我过河。劳师伤财,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

被阳处父这么一说,子上立刻肾上腺素激增,愤怒地就想渡河找晋人决战。这时,前任楚国令尹子玉之子成大心赶紧上前制止:“不行。晋人不讲信用,如果半渡而击,后悔就来不及了。不如后退,让他们过河。”被成大心一拦,子上才醒悟过来,赶紧退兵三十里,让晋军渡河。

这时,意外突然发生了——阳处父并没有渡河,却大势宣扬:“楚军逃跑了!”然后,就径直退军了!对阳处父来说,解郑国之围的目的已经达到,干嘛还要跟楚国人多纠缠?

临阵脱逃,这算什么带兵之将!子上等人又好气又好笑,随之也退回了楚国。

然而,子上等人刚回到楚国,早就对子上不满的楚国太子商臣就向楚成王诬告,说他是接受了晋国贿赂才会退兵!楚成王听了,二话不说,立刻就把子上给杀了!

阳处父的人生,简直是开了外挂:不但被霸主重用,连获两任国君信任,连带兵作战都能运气爆棚,避战居然也能杀了楚国令尹!

公元前625年,因为鲁文公继位后一直没到晋国朝见,晋襄公相当不满,派兵讨伐了鲁国。为此鲁文公被迫前往晋国,缓和与晋国之间的关系。晋襄公见到了姗姗来迟的鲁文公,却还是不满足,故意指派阳处父与鲁文公结盟。诸侯国之间的结盟,原本应该是国君与国君的结盟。阳处父虽然是晋襄公老师,却还不是晋国之卿。让他与鲁文公结盟,摆明就是要羞辱鲁国!

因为鲁文公没来朝见,就如此怠慢他国诸侯,晋襄公是有些任性了!

晋襄公继位以来,仗着父亲打出来的霸主地位,因为卫国不朝而攻打了卫国,因为鲁国不朝而攻打鲁国,又因为崤之战而与秦国决裂。短短四年时间,晋国就得罪了三个重要诸侯国,让晋国国际政治环境陡然间恶化起来!

晋襄公的任性胡来,很快就得到了报应。

公元前624年,为报复晋国,秦国第三次入侵晋国,占领了晋国王官(山西闻喜西),一直进攻到了晋都绛邑的郊区。由于秦国是有备而来,晋国始终不敢出兵,避免与秦军正面交锋。随后,秦穆公又从茅津渡过黄河,到达崤山下,为阵亡秦军将士建立坟墓后才班师回国。

同年秋,楚国也出动大军,围攻江国(河南正阳东南)。江国早在齐桓公时期就投靠了中原,与楚国为敌。作为霸主,晋襄公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马上派出一支晋军前往攻打楚国,试图解救江国,结果未能成功。到了冬天,晋襄公再度派出阳处父协同周王室一起去攻打楚国,可打到方城山下,见楚军严正以待,便不敢作战,灰溜溜地撤军了。因为霸主的救援不力,次年江国就被楚国所灭!

与楚争霸不利,根源就在于晋襄公这几年的四面树敌,使得晋国无法再联合诸侯,共同来与强大的楚国抗争。太傅阳处父在国君任性乱为时不但不制止,还配合他来上演闹剧,作为晋文公给予厚望的辅政大臣,其责任不在小。阳处父本人两次率兵伐楚,一次侥幸得胜,另一次却畏战自退,这样糟糕的战绩,在能人辈出的晋国,当然不值一提!

阳处父身上的光环开始逐渐消退,他在晋国的威望也大大降低。

公元前622年,阳处父前往卫国访问,回国时经过甯邑(晋地,河南获嘉西北),在一家旅馆下榻住宿。就在此里,阳处父收获了一位粉丝——旅店老板甯嬴氏。一见阳处父,甯嬴氏就兴奋不已地对老婆说:“我想寻求有德君子很久了,现在才找到一个!”(《国语·晋语五》)

当阳处父离开旅馆时,甯嬴氏立刻就跟着他上路,准备追随他。可当两人走到温山(河南修武北五十里)脚下时,甯嬴氏却意外地告别阳处父,又回到了家。甯嬴氏老婆还以为他太过念家,埋怨他不该这么早回来。甯嬴氏却回答:“他太刚强了。老天那么刚强,都不能改变四季变化,何况是人呢?为人华而不实,就易招致怨恨;侵犯他人招致怨恨,就无法保全自身。我害怕跟着他还没能得到好处,就会遭遇祸害,所以才离开了他。”

晋文公亲自挑中的太子太傅,晋襄公信任有加的老师,与一位旅馆老板才相处了短短数日,就被视作华而不实,到底是中原霸主看走了眼还是旅馆老板阅历过人?

公元前621年春,因为晋国多位卿士去世,为填补职位空缺,晋襄公不得不提拔多位新人。念及狐偃的巨大功劳,晋襄公最初任命狐偃之子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这时,阳处父刚从温山返回晋国,得知此事,就向晋襄公进谏:“狐射姑不得民心,不能让他作主帅。”

老师都已发言,晋襄公岂能不听。于是,他叫进狐射姑,说:“阳处父刚才对我说,你不得民心,不能担任统帅。”然后,改让赵衰之子赵盾当了中军元帅。

到手的中军元帅之位,让阳处父一句话给搅黄了,狐射姑顿时怒火中烧。数月后,晋襄公去世。狐射姑见阳处父后台已倒,知道他在晋国孤立无援,便指使人杀死了阳处父,然后就逃往狄国。

作为霸主晋文公亲自选定的太子太傅,曾经凭借侥幸间接杀死了楚国令尹,但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出彩之处;国君一死,他就窝窝囊囊地丢了性命——这未免太出乎人意料了吧?晋文公当初究竟看中了阳处父的哪一点?

也许,旅馆老板甯嬴氏的经历可解答这一疑惑:外表看来,阳处父是位厚德君子;更深入地了解,才能真正看透他“华而不实”的本质。只不过,旅馆老板与阳处父不过相处数日,就能看清他的本质,为何晋文公却始终看不透阳处父的为人?

回想晋文公在选定姬讙的太傅时,曾经向大臣胥臣咨询;胥臣一反常态,始终不正面回答阳处父是否胜任,却再三强调在于晋襄公本人而不在于太傅。胥臣如此异常,也许就是向霸主暗示,阳处父不能胜任。只不过,晋文公未能听出胥臣的画外音。

以知人善任闻名于世的晋文公,都无法识破阳处父的华而不实,何况红尘俗世中的芸芸众生呢?也许,这才是用人的最大难处吧!

标签: 重耳秦国先轸秦军郑国晋襄公

更多文章

  • 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被三位奇女子解救过,有一位被晋军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重耳,晋军,齐国,骊姬,曹国

    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走上了流亡诸国之路,这一走就是整整十九年。不过重耳的流亡路并不孤单,甚至极具传奇色彩,不仅有一大批股肱之臣舍命相伴,如狐偃、赵衰等,还遇到了好几位红颜知己,她们有的远见卓识、明于事理,有的的谦恭礼让,有后妃之德。其中绝大多数都以正面形象被收录在《列女传》中,正是她们不同程度地完善

  • 春秋5霸之一的晋文公,能力出众,但也有人生污点,你晓得不?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重耳,齐国,卫国,史记,晋国,诡诸,先秦,周朝,晋文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据《史记》记载,晋文公是出生在晋武功十九年,也就是前697年,他是诡诸和狐姬的儿子。晋文公小的时候就比较聪明,也喜欢结交朋友,在他17岁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了5个能力出众的朋友。这个时候的诡诸还是当朝的太子,在677年武公去世,诡诸继位,也就是晋献公,当时的晋文公是21岁。本应该有大好前程的晋文公在

  •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孔子为何说晋文公谲而不正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孔子,重耳,齐国,秦国,骊姬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晋文公称霸的战役叫做城濮之战。那是公元前的六百三十二年,晋文公希望开拓疆域,就和楚国打起仗来了。打仗的地方因为是在城濮,所以就叫做城濮之战。晋文公雕像楚国将士多啊,大部分都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可是晋国的将军聪明,人少我们不怕,让敌人以为我们人多就行了。把老虎皮放到马背上,再把马赶到

  • 春秋传奇:晋文公守信,以义降原地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重耳,平定,文公,赵衰,天子

    春秋传奇:晋文公守信,以义降原地晋文公下令,两路俱班师。大军屯于太行山之南,派魏犨平定阳樊之地,颠额平定攒茅之地,栾枝平定温之地,晋文公亲率赵衰平定原之地。为何平定原之地,需要文公亲往?原来原地乃周卿士原伯贯之封邑,原伯贯兵败无功,周襄王夺其邑与晋。原伯贯仍在原城,恐其不服,所以必须亲往。颠颉至攒茅

  • 秦穆公先后扶植晋惠公、晋文公登基,其攻打郑国也有试探晋国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郑国,重耳,晋国,秦国,宋国,周朝,先秦,秦穆公,晋惠公,晋文公,历史故事

    读《史记·秦本纪》至秦穆公可见,秦穆公虽然喜得百里奚、蹇叔辅佐,但其历经晋国七世国君,竟无尺寸之功。被后世尊为“贤能”的百里奚、蹇叔,仅能称为治国之才,而并非秦穆公“谋中原”的佐霸之才。之所以对他们有如此评价,仅从他们入秦之后,围绕晋国的变故接二连三,或内乱不断,或向秦求援,或无信丧德负秦,面对一次

  • 2000年前,“春秋五霸”的形成——晋国篇:“大刀阔斧”的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晋国,春秋五霸,重耳,诸侯国,文公,公族

    2000年前,“春秋五霸”的形成——晋国篇:“大刀阔斧”的晋文公武林说史2022-07-2514:42河南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整个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混战不断。晋国为了摆脱弱肉强食的命运,积极进行改革,走上强国之路,执掌春秋霸权150余年,成为春

  • 超级霸主晋文公如何通过退避三舍立威立信报恩破楚救宋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重耳,齐国,楚王,周天子,宋国,成得臣,超级霸主,晋文公,周朝,先秦

    春秋时代,五霸相继。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因为犬戎攻破镐京,周人东迁。周室东迁之后,春秋时代正式到来。周天子的威权经过平王东迁之后江河日下。周王室东迁洛邑,甚至是将周人故地关中放弃,这便宜了赢秦,后来秦人乘机逐步占领关中。起初,周天子还是有一定的威信,毕竟天下共主。但是,周桓王十二年,天子御驾亲征跋扈

  • 晋文公称霸的最大推手,原本和管仲齐名,现在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管仲,重耳,齐国,诸侯国,秦国,齐桓公,晋文公,周朝,先秦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

  • 晋文公遭兄弟暗杀,逃亡十九年,回来后就弄死了自己的亲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重耳,齐国,骊姬,秦国,夷吾,晋献公

    一、唐叔虞被封晋国,晋献公夺取骊姬周武王打进朝歌没过几年好日子就驾鹤西去了,继位的周成王年龄小,所以周公旦就开始辅政了,后来看唐国不爽,就给灭了,灭了以后,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就被分封到这里了,这位可是拥有高贵血统的主,他的父亲是大周朝的开国大王周武王,母亲是姜太公的女儿,在整个列国当中,论血统比他高

  • 晋文公登基前遭人追杀,被一大臣舍命救下,登基后却将其活活烧起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重耳,骊姬,夷吾,介子推,追杀,晋献公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年。因他自幼好结交名人志士,所以在他十七岁时就同当时的五个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好友。在他二十一岁时,晋武公去世,晋献公随后即位。而晋献公在位时曾因讨伐骊戎收下两名女子——骊姬、少姬,这两人在被带回楚国后不久便为晋献公生下儿子,两人都想要儿子继位而敌对,之后一直明争暗斗。其中骊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