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孙武白起一生从无败绩,3人谁更厉害?看下他们代表战就懂了

吴起孙武白起一生从无败绩,3人谁更厉害?看下他们代表战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4/1/16 19:43:14

就春秋战国时的那些军事家来说,吴起孙武白起这3人十分特别,因为他们都有1个共同点:一生从无败绩。这3人都是那段时期的佼佼者,孙武被人称为“兵圣”,吴起则有“军神”之称,白起被叫为“战神”,那么他们哪个更厉害一些呢?其实比较一下他们的代表战就可找到答案了。

孙武的代表作为柏举之战。春秋时,楚国突然发生了变故,忠心耿耿的伍家受到奸臣费无忌的陷害,只有伍子胥逃到了吴国,而伍奢、伍尚则相继遇害。后来伍子胥力助公子光上位,后者也开始酝酿伐楚大业。也就在这个时候,兵圣孙武又来到了吴国,于是吴瞬间强大了起来,与此同时,楚却任用奸臣,国家变得混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吴就解锁了伐楚模式。

公元前506年,吴大举进攻楚,孙武分分钟虐了楚军。柏举一战,孙武仅率领3万人就揍得20万楚军落荒而逃。3万破20万,这样的战绩可谓十分辉煌。不过考虑到那时的楚兵战斗力有限,而吴兵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加上楚军主帅有点智商不在线,孙武又智慧过人,所以吴兵能赢也在情理之中,整个战役并没如想象中的那样出色。

吴起的骄傲则为阴晋之役。吴起的军事天赋基本都在魏国效力时所表现出来。战国初期,魏国刚独立出来,而他的邻居就是秦国,双方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互相掐架。秦兵作战十分勇猛,不过这个时候秦却被魏压制,只因吴起在魏国为将。公元前392年,秦一口气发动了50万兵去攻魏,魏守军只有5万而已,不过后来魏军却痛揍秦兵。阴晋城外,吴起从容指挥着5万魏兵一下子打得秦人溃不成军。

就当时双方军队的实际情况来说,秦还没达到巅峰状态,然而那50万虎狼之兵也不是纸糊的摆设,战斗力方面没有太大的毛病;而魏武卒刚组建不久,战斗力也未到顶峰,同时5万人的数量占劣势。历史上对这次秦的主将姓名没有记载,相信不是名将,但能在秦国指挥50万人的将领绝不会是软柿子,所以这个秦将不会是个平庸之辈;魏国方面由吴起担任主将。综合来看,这次5万魏兵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能击败50万秦军,这算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了,由此可见,吴起的军事才华真心有“军神”的气质。

白起的代表作为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为了抢夺上党地而爆发了长平大战。秦兵有40万,赵出动了45万人,双方在人数上基本处于1个段位。不过后来赵换下了廉颇,年轻的赵括走马上任。赵括改变了死守的方针,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就这样赵括不幸落入了白起的陷阱,后来45万赵军几乎全部覆灭。白起也因坑死了赵45万人而更加闻名天下。

客观来说,赵括的军事能力的确不如白起,但他主动进攻也属于没办法了。45万人每天要吃饭,赵几乎投入了全国的力量了,但国力有限,粮食十分吃紧。与其说赵输在了赵括的主动进攻上,倒不如说他们败给了国家拖不起了。白起能赢也算有一定侥幸因素了。再说,秦40万打别人45万,双方人数差距不大;同时秦处于巅峰时期,秦兵战斗力强于赵军。这么来看,白起能赢也理所应当。

比较完3人的代表战后,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吴起最厉害,孙武其次,白起在3人中垫底。

标签: 吴起孙武白起魏国赵括秦国

更多文章

  • “炸弹专家”孙武:武昌首义的功臣,后来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孙武,黄兴,黎元洪,同盟会,宋教仁,科学家,武昌首义,武昌起义,炸弹专家,春秋战国

    同盟会孙武:武昌首义的功臣,后来去哪了?清朝末年,天下很乱。光绪和慈禧死后,京城百姓大放鞭炮。噼哩叭啦的爆炸声,让朝廷要员们非常不安,火药这玩艺,太危险,突然爆响,真他妈吓人——这也许是被八国联军的枪炮声吓出的后遗症。于是,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禁放令:现在是特殊时期,全国人民都不许放鞭炮,违者

  • 晋楚争霸第一战,改写中国战争史,百年后成为孙武兵法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孙武,晋楚,兵法,左传,宋国,晋国

    作为中国兵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孙子兵法》用“兵者,诡道也”这区区五个字道尽了战争本质,成为二千多年来兵家圣典,到了高科技盛行的今天,《孙子兵法》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是在诸多领域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正因如此,就愈发让人好奇《孙子兵法》“诡道”用兵思想的源头何在。艺术源于生活,孙武的兵法思想也是如此,

  • 吴王令孙武训练宫女,孙武竟直接下令:将吴王的两名爱妾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武,吴王,宫女,阖闾,孙武的

    孙武下令:“把吴王那两个爱妾斩首示众!”吴王赶紧求情:“别!别!”孙武再次下令:“斩!”“咕噜噜”吴王两个爱妾的人头滚落在地。吴王张着嘴、瞪着眼,心疼的要死,却也无可奈何!原来,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著作《孙子兵法》去拜见吴王阖闾。吴王看了以后说道:理论还行,只不知运用到实际当中,效果怎么样

  • 有伍子胥和孙武相助的吴国,为何依然被秦国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伍子胥,孙武,吴国,阖闾,秦国

    从楚国逃离的伍子胥,经好友孙武引荐,被吴王阖闾拜为重臣。得孙武、伍子胥两位能臣相助的阖闾,很快击败了楚国。面对兵败的局面,楚昭王选择了逃离楚国,随即楚国陷入灭国危机。关键时刻楚国重臣申包胥入秦,游说秦王,请求秦王出兵相助楚国。最初秦王畏惧吴国强兵,拒绝了申包胥出兵相助楚国的请求。要知道秦哀公是楚昭王

  • 孙武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史书上的吴楚之战,或解开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孙武,吴国,阖闾,吴王,吴军,史书,伍子胥,科学家,吴楚之战,春秋战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圣,孙武具体作战能力可能出人意料,《吴越春秋》中记载了吴楚之战后半场,吴军接连惨败,孙武是当时的参与者:子胥、孙武、白喜留,与楚师于淮澨,秦师又败吴师。楚子期将焚吴军(战场上留下的尸骨) ......遂焚而战,吴师大败。写下《孙子兵法》不朽篇章的孙武,为何不能力挽狂澜,像后来的孙膑

  • 历史上的孙武:高明的军事理论家,却是平庸的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孙武,阖闾,史书,司马迁,伍子胥,科学家,孙子兵法,春秋战国

    一部《孙子兵法》,让孙武名垂千古,被后人誉为兵家之祖、兵家之圣,如今更是全球知名。然而,孙武贵为一代兵圣,军事大家,为何战绩平平,最后又神秘失踪?春秋战国时期,史书文献上没有孙武的记载,到了司马迁时期,才在《史记》上有了简短记载,只记录了两件事:一是孙武献书,二是孙武练兵。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

  • 努力构筑孙武文化传播新高地!2023年苏州相城孙武文化活动日活动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今日相城标签:相城,苏州市,大运河,孙子兵法,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孙武文化活动日

    今天(5月12日),2023年苏州相城孙武文化活动日在孙武纪念园拉开帷幕,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300多位孙武后裔代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齐聚相城,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孙子兵法》和孙武文化,推动孙武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传播。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海萍,相城区委书

  • 辛亥革命元勋孙武,本是武昌起义成功后内定的大都督,因何错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孙武,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黎元洪,刘公

    孙武是辛亥革命的元勋,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然而,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他却因为身体有伤而遗憾错过当日的武昌起义,也正是因为这个伤,让本来革命内定的大都督之职随之东流。孙武群龙无首的革命党人只能把黎元洪拉出来,黎元洪不情愿地捡起了这个革命果实。那么,孙武又是怎么受伤的呢?实际上,这个伤是为革命而伤。但这个

  • 兵圣孙武欲杀一人,伍子胥将其救下,不曾想此人最终害的吴国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孙武,吴国,伯嚭,夫差,杨吴,伍子胥,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公元前487年,隐忍多年的越王勾践带领越国甲士攻入吴国,一路上势如破竹,此次伐吴的战斗中,越国人的兵势锐不可当,没用多久就拿下了吴国,并且将吴王夫差困于阳山,导致夫差羞愧自刎。前几年,吴王夫差还因为在中原之国的会盟上夺得霸主而志得意满,仅仅数年以后就沦落为亡国之君,甚至为国家殉了葬,这其中的种种,不

  • 三国志11《真英雄》游戏 孙武领衔的九大战场多面手 兵种该如何选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孙武,骑兵,武将,真英雄,五虎上将,三国志11

    从《三国志11》开始,就对游戏中的兵种作出了非常明细的划分,枪兵的多种功能性,戟兵的防御和 AOE 伤害,弩兵的远程攻击和 AOE 伤害以及骑兵的高移动和高伤害,兵器部队对于建筑和城池的专向打击等等。不过各个部队因为带领的武将能力、适性和特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直接会导致这些相同兵种的部队也有着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