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春秋战国时的那些军事家来说,吴起、孙武、白起这3人十分特别,因为他们都有1个共同点:一生从无败绩。这3人都是那段时期的佼佼者,孙武被人称为“兵圣”,吴起则有“军神”之称,白起被叫为“战神”,那么他们哪个更厉害一些呢?其实比较一下他们的代表战就可找到答案了。
孙武的代表作为柏举之战。春秋时,楚国突然发生了变故,忠心耿耿的伍家受到奸臣费无忌的陷害,只有伍子胥逃到了吴国,而伍奢、伍尚则相继遇害。后来伍子胥力助公子光上位,后者也开始酝酿伐楚大业。也就在这个时候,兵圣孙武又来到了吴国,于是吴瞬间强大了起来,与此同时,楚却任用奸臣,国家变得混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吴就解锁了伐楚模式。
公元前506年,吴大举进攻楚,孙武分分钟虐了楚军。柏举一战,孙武仅率领3万人就揍得20万楚军落荒而逃。3万破20万,这样的战绩可谓十分辉煌。不过考虑到那时的楚兵战斗力有限,而吴兵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加上楚军主帅有点智商不在线,孙武又智慧过人,所以吴兵能赢也在情理之中,整个战役并没如想象中的那样出色。
吴起的骄傲则为阴晋之役。吴起的军事天赋基本都在魏国效力时所表现出来。战国初期,魏国刚独立出来,而他的邻居就是秦国,双方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互相掐架。秦兵作战十分勇猛,不过这个时候秦却被魏压制,只因吴起在魏国为将。公元前392年,秦一口气发动了50万兵去攻魏,魏守军只有5万而已,不过后来魏军却痛揍秦兵。阴晋城外,吴起从容指挥着5万魏兵一下子打得秦人溃不成军。
就当时双方军队的实际情况来说,秦还没达到巅峰状态,然而那50万虎狼之兵也不是纸糊的摆设,战斗力方面没有太大的毛病;而魏武卒刚组建不久,战斗力也未到顶峰,同时5万人的数量占劣势。历史上对这次秦的主将姓名没有记载,相信不是名将,但能在秦国指挥50万人的将领绝不会是软柿子,所以这个秦将不会是个平庸之辈;魏国方面由吴起担任主将。综合来看,这次5万魏兵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能击败50万秦军,这算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了,由此可见,吴起的军事才华真心有“军神”的气质。
白起的代表作为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为了抢夺上党地而爆发了长平大战。秦兵有40万,赵出动了45万人,双方在人数上基本处于1个段位。不过后来赵换下了廉颇,年轻的赵括走马上任。赵括改变了死守的方针,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就这样赵括不幸落入了白起的陷阱,后来45万赵军几乎全部覆灭。白起也因坑死了赵45万人而更加闻名天下。
客观来说,赵括的军事能力的确不如白起,但他主动进攻也属于没办法了。45万人每天要吃饭,赵几乎投入了全国的力量了,但国力有限,粮食十分吃紧。与其说赵输在了赵括的主动进攻上,倒不如说他们败给了国家拖不起了。白起能赢也算有一定侥幸因素了。再说,秦40万打别人45万,双方人数差距不大;同时秦处于巅峰时期,秦兵战斗力强于赵军。这么来看,白起能赢也理所应当。
比较完3人的代表战后,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吴起最厉害,孙武其次,白起在3人中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