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牙向儿子说道:你去死吧!说着,放菜板上就剁了。然后,把儿子的肉下锅,再放上各种调料,一道丰盛的菜肴出锅了,之后,屁颠儿屁颠儿的去让齐桓公品尝。
易牙这是唱哪出呢?
原来,齐桓公一次酒足饭饱之后,乐呵呵的摸着肚皮,开玩笑的说道:我这辈子啥肉也吃过,就没吃过人肉,你们说是不是有点遗憾呢?
易牙听了以后,嘴上没言语,心里却在盘算:你没吃过人肉,我就让你吃一次呗,不过,从哪弄原材料呢?
监狱里的死刑犯?还是花钱买个小百姓?这都不行,这些下贱人的肉万一不好吃呢?
我儿子从小无忧无虑,锦衣玉食,那肉鲜嫩着呢!于是,回家就对年仅四岁的亲生儿子痛下杀手,还用其肉做成一道鲜美的菜肴,献给齐桓公品尝。
齐桓公开始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肉,尝了尝,挺鲜美,一顿风卷残云的就吃完了,然后问易牙:小牙牙,这道菜真好吃,这是什么肉做的呢,还真没吃过这个味儿呢?
易牙抹了抹眼泪说道:老大,这是我亲生儿子的肉……
亏得齐桓公胃口好,没吐出来,这要是换做一般人,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
易牙泪水滂沱的继续说道:为了您的身体健康,为了您能尝尝人肉是什么味道,我就……
齐桓公万分感动,陪着易牙掉了几滴眼泪,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道:这普天之下,再没有比你更忠于我的大臣了。
易牙以如此及端的方式,对齐桓公表忠心,您怎么看呢?
易牙对齐桓公而言,是大臣,大臣忠于国君,没错。
易牙对四岁的亲生儿子而言,是父亲,父亲杀了儿子,还把儿子的肉煮了,再献给国君吃,以表达自己的忠心,这是忠心吗?
真想说脏话!
这是恶心呀!恶心死了!
如果国君是在危难之时,吃没吃,喝没喝,为了能让国君活下去,为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在此种情况下,把儿子煮了让国君吃,或许还能说的通。
可当时的齐桓公,是山珍海味、锦衣玉食什么都吃腻了。
易牙为了让齐桓公换换口味儿,尝尝人肉,就能对四岁的亲生儿子痛下杀手。
试问:易牙身上还有人味儿吗?
这是人做的事吗?
表忠心有这样表的吗?
你干嘛不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让齐桓公吃呢?这样不是更能表忠心吗?
能亲手杀掉自己的儿子做菜肴给国君吃的人,这种人,可能是忠臣吗?
还好,当时有千古名相管仲,一直压制着易牙,他纵然有什么坏的想法,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不过,后来管仲眼看病的不行了,齐桓公就问他:将来,易牙可以代替您的国相的位置吗?
管仲回答道:不行,一个人能把亲生儿子杀了,做成一道菜献给国君吃,这太不符合人情了,这种人是不会真.正的忠诚于国君的。
齐桓公又问:卫开方和竖刁,这两个人能行吗?
卫开方是卫国的公子,他来齐国服侍齐桓公十五年了,父亲死了他都没有回去奔丧。
竖刁更生猛,为了长期能够伺候齐桓公,一刀就把自己自宫了。
别人自宫是为了练葵花宝典,竖刁自宫为了伺候齐桓公,您能说人家不忠于齐桓公吗?
管仲向齐桓公回答道:人的本性都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卫开方对自己父亲的死都如此冷漠,这样的人,能忠于国君吗?竖刁也不行,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知道爱惜,怎么会爱惜国君呢?
易牙、竖刁、卫开方,在齐桓公眼里都是大忠之人,而在管仲眼里,都是大奸之人。
因此,管仲临死前,坚决反对齐桓公重用此三人,可惜,齐桓公对管仲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全都没记在心里。
之后,齐桓公把这三个人都召集在自己的身边,确实也过了几天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当齐桓公病重时,这三个人却把奄奄一息的齐桓公扔在一边儿不管,为了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把齐桓公左右的侍奉之人,全部逐出。
还把宫门口筑起了一道三丈高的围墙,墙角里留了一个小狗洞,每天派人进去看看齐桓公是死是活。
齐桓公英雄了一辈子,老了病了,需要人照顾了,却被这三个曾经忠于他的家伙如此对待,齐桓公心里一万个悔恨,悔恨当初不听管仲之言,重用了这三个表面上无.比忠于自己的奸贼。
齐桓公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身上病的又动不了,只能在无人照顾的宫殿里被活活饿死。
死了总该有人管了吧,总该去下葬了吧。
还是没人管,三个人忙着各自支持着齐桓公的几个儿子,拉帮结派、手足相残,争夺继承权呢。
就这样,齐桓公死了都没人管,一直过了六十七天了,浑身又臭又烂,身上的尸虫都从窗户口爬出去了,儿子们之间的内斗告一段落了,齐桓公才被埋葬。
如果齐桓公能够像管仲一样,能看透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为何会如此对自己“大忠”,而远离他们,死后还会落个尸虫满身,六十七天后才被下葬的悲惨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