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上古奇书,苏联的高尔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从小一直都在我的耳畔回荡,“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更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而我们今天关注的,则是一部旷世奇书,他的作者叫鬼谷子,如果你没听说过这么一个人,那老子总该听说过吧?他是老子的师傅,是一位旷世奇人,早在上千年前,就一人精通军事、政治、外交,因为深谙权谋,所以他有一个绰号,叫纵横家的鼻祖。他曾写下一部奇书,据说,看了这部书的人,小到可以亡家,大到可以亡国,因此,在古代文人骚客的眼里,他被称为“洪水猛兽”。
旷世奇人鬼谷先生
这部书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小到亡家,大到亡国
古代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在没有看过一本书的时候,统治者因为自己的利益,都会把一本书冠以“禁书”,但凡看过这本书的人,轻则杀头,大则满门抄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清朝大兴文字狱,关于一些打油诗,或者有“明”字字眼的,都会被称为反清复明,而著这本书的人和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砍头。
晚晴第一文字狱案件
在我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关于《鬼谷子》一直颇有争论,我们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
被誉为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从维护儒家道统和维护王朝集权统治的立场出发,也否定《鬼谷子》,他在《鬼谷子辨》中说:“大抵其书皆捭阖、钩钳、揣摩之术。……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宋濂骂得很凶,视《鬼谷子》为蛇鼠的雕虫小技,家、国、天下,用之皆会有严重后果,学人该唾骂而不谈论。
宋濂把《鬼谷子》称为捭阖和钳子,是小人们的小智,每个普通家庭的人看了他,则会家破人亡,一个国家看了它,则会亡国,会失去整个天下。正儿八经的学士都应该对其唾弃不说。宋濂把《鬼谷子》骂得体无完肤,就如同马戏团的雕虫小技一般,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
开国名臣宋濂
首先我们来说,为何作为名臣的宋濂会对史前巨著这么不屑一顾。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看过这本书,关于书的内容也是在他有限的认知中去认识它的,究竟书中的内容是不是令人不屑一顾,其实他并不知道,宋濂只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阶级所信奉的法学和儒学,必须不能被旁门左道所影响。
被称为“洪水猛兽”的《鬼谷子》有何过人之处
《鬼谷子》主要内容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导纵横家如何通过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等技巧,实现既定的目标。这本书的受益者诸如历史上的孙膑、苏秦、张仪等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一些成功人士,是在诸子百家中确立了自己地位的人。
古书残简
那么,既然这本书可以令人足有大智慧,那么,为何又被称为“洪水猛兽”。诚然,在古代,还有一部史前巨著,名曰《山海经》,它的作者比《鬼谷子》更早,现在社会已经在其中确定了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被称为“洪水猛兽”的原因,无非有这一点:人心。《鬼谷子》中把“人心”两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即使你不会演讲,不懂军事,在鬼谷子门下,自己也可以学到皮毛,足有受用一生。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
上文摘自《鬼谷子》之符言之十二,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奥义。君主赏赐贵在诚信,而用刑罚则贵在公正。赏赐贵在诚信,原因在于赏赐诚信的人,他会把他所看到的悉数告诉你,没有所保留,举头三尺有神明,还有那些奸佞小人存在吗?
谋圣鬼谷子(剧照)
这句话,正中治国方略的精要,作为一个公正的赏罚者,必须能够分清奸邪,才可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历史上的明君无不如此?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鬼谷子》为何非读不可?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上文是谋篇第八的著述,我们来看,这段话,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揣摩领导想法的重要性。有公平,有公正,有喜悦,也有怒气,有廉耻,也有信义......守信的人,领导期望看到的这样的员工,而自卑的人,则会谄媚,进行巴结领导,没有真才实学。因此,具有这么多因素的人,圣人才会适才用人,没有不成功的。
职场加薪必读《鬼谷子》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古人所谓的“洪水猛兽”,其实是统治阶级思想在作怪,他们要利用思想统治人民,比如“三妻四妾”、“三从四德”,因此,对于儒家而言,以捭阖思想著称的《鬼谷子》,其实是他们害怕自己失去精神统治的工具罢了。
(作者:历史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