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两儿子却各为其主反目成仇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两儿子却各为其主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2/12 7:35:17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下的过程中,帐下汇集了许多猛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些将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无疑是号称“功臣第一”的徐达。徐达死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家族更是出现了“一门两国公”的奇特情况。按常理,功臣只能由长子继承爵位,然而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国公是除了王爵之外最尊崇的爵位,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有甚者,徐达的女儿还成了皇后。那么,徐家到底做了什么事,使得整个家族在朝中享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徐达不仅谋略无双、军纪严明,而且谦虚谨慎,一直深受朱元璋信任。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亲率大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消灭残元势力,使元顺帝逃往漠北。天下大定后,按照明朝初年的惯例,不少功臣的儿女都与朱元璋的儿女结亲。徐达也不例外,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其中,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成为了燕王正妃。而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则在徐达死后继承魏国公爵位。

网络配图

与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徐辉祖继承了乃父徐达的谦虚恭谨,他极有才气,也有军事才能,曾经多次主持练兵事务,加上他功臣之后的身份,因此,在建文朝也很受朱允炆的信任,很快被加封为太子太傅。

徐家的贵族生活,原本应该就这么平静的持续下去,然而没过多久,这种宝贵的平静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打破,这一切的源起,都是因为徐达的大女儿嫁的那位丈夫——燕王朱棣。

朱棣本来就是个雄心勃勃的人物,并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亲王,一辈子替自己的侄儿朱允炆镇守北方。在朱允炆即位,着手于“削藩”工作之后,朱棣便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谋反工作。

朱棣远在北京,对当时的明朝首都南京的情况不可能了如指掌,如何才能获取南京的情报呢?朱棣左思右想,决定从自己的妻子徐妃身上入手。徐妃是徐达的长女,那么,朱棣就是徐家的女婿了,于是,朱棣很容易就联系上了徐达的另一个儿子——左都督徐增寿。

徐增寿得知朱棣有异心,就立刻倒向了朱棣方面。他无数次偷偷给朱棣传递情报,告诉他建文朝中的虚实情况。时间长了,一直心心念念要削藩的朱允炆对朱棣起了疑心,便召来徐增寿,询问他对燕王朱棣的看法,徐增寿自然能轻而易举的搪塞过去,跪下说道:“燕王和陛下您都是一家人同气连枝,何况燕王已经如此富贵,他又怎么可能想着谋反呢?”(“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一下子把年轻的朱允炆绕了进去。

网络配图

在朱棣真正起兵靖难之后,徐增寿变本加厉,继续给朱棣通报建文南军的军情。而长子魏国公徐辉祖则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始终忠于建文帝朱允炆,并多次率领军队,解救处于劣势的南军于危难之中,斩杀朱棣手下的将领。

建文三年,徐辉祖参与了白沟河之战,掩护“草包将军”李景隆撤退。之后,徐辉祖又与燕军在齐眉山交战,取得胜利。然而建文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实在是不通军事,竟然又把这新胜之师召回南京,负责守卫工作。徐辉祖知道这会影响军情,可毕竟是皇帝命令,也不得不听从。南军很快节节败退,朱棣迅速杀到了南京城下,徐辉祖却仍然死战不退,拒不投降。

朱棣终于还是攻破了南京城,进入宫殿之后,朱棣第一眼就看见了徐增寿的尸首,不由悲痛不已,抱着徐增寿的尸身大哭起来。

而徐辉祖这时候在干嘛呢?他见朱允炆的败势已无可挽回,便立刻逃入了祭祀自己父亲徐达的祠庙中,拒不出来迎接朱棣。朱棣愤怒之下,把他关进监狱,派人审问,徐辉祖却一言不发,只在纸上写道:家父是开国功臣,有丹书铁券,可免死罪。恼羞成怒的朱棣见状,当即削去了他的国公爵位,然而他毕竟是开国第一功臣的长子,朱棣也不敢杀他,只好把他软禁起来,直到永乐五年,徐辉祖才在软禁中死去。

网络配图

经过一番折腾,朱棣终于登上帝位,年号永乐。他论功行赏,首先就想起了死在朱允炆手上的徐增寿。他给徐增寿赐谥号“忠愍”,又封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为武阳侯,后来,又不顾妻子徐皇后的反对,加封他为定国公,居住在北京,世袭罔替。后来徐景昌虽然多次违反法纪,看在徐增寿的面子上,朱棣却总是对他一再宽容。

徐辉祖的子孙也没有受到牵连,永乐五年,徐辉祖死后没几个月,朱棣就重新封徐辉祖的长子徐钦为魏国公,仍然在南京安享国公的尊荣。

于是,徐达的两支后代,一家住在北京,一家住在南京,都安享国公爵位,直到明朝灭亡。回想这段历史,仍让人觉得充满戏剧性,徐达的两个儿子,都各自终于朱元璋的子孙,却都因为这份各为其主的忠诚而死,虽然子孙在明朝依然富贵荣华,其中的升沉荣辱,却依然令人唏嘘感叹。

标签: 徐达

更多文章

  • 他打败了周朝天子 成为春秋实至名归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庄公

    春秋时期,郑国建立的较晚,郑桓公征战有功,在授封的土地上建立了郑国,之后一直与周朝的关系很密切,后代在周朝担任要职。等到郑庄公即位时,他也是在周朝当卿士。因为郑国内部纷争不断,郑庄公就无暇经常去给周天子请安。周平王就觉得被轻视了,同时周平王看到郑国的发展很迅速,就起立警惕之心,并以各种借口打击郑庄公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

  • 雍正为何要把舅舅隆科多当成“大老虎”打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

    雍正为什么要杀他的舅舅隆科多?在287年前的今天,1727年11月17日 (农历十月初五),隆科多以大罪五十永远禁锢。隆科多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朝吏部尚书加太保衔。因曾经帮助雍正秘密登基,于雍正三年(1727)被处永远禁锢,次年死于禁

  • 明成祖为何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么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治所在特林,今俄罗斯境内。这里距离北京城路途遥远,不便于名政府对这里的管辖。那么,朱棣为啥要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的那么远呢?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网络配图奴儿干都司,

  • 出身民间女子有何魅力 让皇帝病危之时还想着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厚照

    明正德十六年,北京。豹房之中,剧咳不止的明武宗朱厚照又吐出一口殷红的鲜血。自从南巡在清江浦钓鱼不慎落水以后,原本身体壮实的朱厚照就一病不起。到了京城,虽经御医多方调治,病情也未见缓解。“来人,传王满堂侍驾。”朱厚照抹去嘴角的血迹,传旨给身边的老宦官。老宦官抬头看到皇帝消瘦的面容,本来想劝说一下,可是

  • 崇祯后妃多是绝色 最后却大多被他砍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皇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不好女色,偏偏后妃都是绝色,即便不施粉黛,也能使人见而忘俗。崇祯宠幸最多的是贵妃田氏,田氏扬州人,喜欢穿江南服饰,不爱涂脂抹粉。史载,田贵妃身体洁净,有蘅芜香气,崇祯最爱嗅其肌肤,常常称赞其当得起国色天香四字。网络配图还有皇后周氏,周皇后是苏州人,同样爱穿家乡衣饰,尤其喜爱纯白的夏衣,皇后带

  • 杨贵妃得宠之谜:真的只是因为唐朝以胖为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贵妃

    根据野史来考证考证称: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也有说杨贵妃身高1.55米,体重120斤的,但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至今无法考证,只能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寻得一丝痕迹。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另有“环肥燕瘦”这一成语的来源,也与杨贵妃有着千丝

  • 皇帝都怕的皇后:因得一句称赞宫女手被砍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凤娘

    自古以来后宫中从来都不乏凶悍残忍的毒妇,她们为了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势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但是往往都是作茧自缚,宋光宗赵惇的皇后李凤娘就是其中一位。李凤娘的嫉妒心很重,有一日看到侍女在侍候光宗洗手的时候,因为光宗称赞了侍女的双手白嫩,让李凤娘醋意大发。没过几天,李凤娘就派手下人去给宋光宗送去了一个食

  • 朱元璋为什么要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的亲生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要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生母?“铁裙之刑”,就是用铁片做成裙子给人穿上,然后把人放在火上烘烤。 朱元璋有一个妃子叫“碽妃”,由于她未足月就生下了朱棣,朱元璋怀疑她有私通之嫌,龙颜大怒,赐碽妃“铁裙”之刑“铁裙之刑”和骑木驴一样是对女性囚犯的刑法,刑具受热,犯人的皮肉如被烙铁烙,其惨状不言而喻,

  •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髦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网络配图 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高平陵事变”。网络配图 “高平陵事变”以后,司马氏越发专权,这引起了一部分亲曹军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