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都打到门外了,为什么崇祯却在为魏忠贤建墓?

李自成都打到门外了,为什么崇祯却在为魏忠贤建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1/23 5:48:37

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

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

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惊讶的是,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

而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当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

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能够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

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

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杨鹤对民风剽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无能。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

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

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康熙四十年,魏忠贤墓被康熙皇帝下令夷平,这是后话。

标签: 崇祯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会这么神?武侯祠出现的一石碑,预言了千年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于诸葛亮,很多人会说如果没有他,蜀汉的灭亡绝对会提早几十年都不为过,虽然可能过于夸张,但也由此可见,诸葛亮对于蜀国的作用之大,而就在后世看来,诸葛亮更是忠和智的象征,从人们为了纪念他,设纪念馆就可以看出,比如诸葛亮隆中对的地方就被设为景区等等,其中武侯祠是最为出名的,而成都的武侯祠又是其中影响最大

  • 被骂了1700年恶魔,但是没有他可能汉族就没今天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冉闵

    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冉闵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冉闵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正如晋史对他的

  • 三国时英年早逝的几位天才,如果他们不死三国会有另一种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嘉,三国

    第一位陈登。陈登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但那时候,他已经展露出了奇才。陈登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县长,而且干得很不错,在徐州的争夺战中,他周旋于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四人之中,走位很飘浮,但奇怪的是,跟他共事的,对他印象都很好。后面,刘备寄居荆州,跟刘表许汜聊天谈论天下之士。东汉的习惯,大家聊在一起,都聊

  • 凌迟死后,脑袋却不翼而飞,崇祯知道之后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崇祯,朱元璋,

    凌迟又称剐刑或磔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残酷的刑法。明清时期,这种刑法用的最多,多用于罪大恶极,万民痛恨之人。朱元璋喜施酷刑,刑部便投其所好,对各种酷刑做了规定。处以凌迟者,罪轻以36刀毙命,罪重以360刀毙命。一刀不能多,一刀也不能少。规定如此严格,是对刽子手的一种技术考验。因此,明朝的刽子手也要钻

  • 先帝临死前让他别杀此人,等他登基后立马诛杀此人,埋下了祸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魏忠贤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崇祯皇帝的前几代皇帝都比较能作死,吃喝玩乐抽鸦片,还动不动不上朝,让满朝大臣头疼不已,当时朝政荒废到什么程度了呢,国家各个部门严重缺员,有的官员干脆不来上班,竟然无人追查。到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更奇葩,天启皇帝不喜欢吃喝玩乐,也不喜欢美女,就喜欢干木匠

  • 惊讶不已,伺候大汗睡觉才最重要!揭秘蒙古怯薛军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怯薛军

    怯薛军是蒙元规格最高的禁卫军,它是众多蒙古贵族的进身之阶。但作战只是怯薛军任务中的一部分,让大汗睡的安稳才是这只部队最重要的职责。▲被抓获的王罕,他也有自己的千人卫队怯薛军的成员原先大多是蒙古贵族中的二代,成吉思汗规定蒙古贵族必须让自己的子弟到怯薛军中服役,谁不交谁就是潜在的叛徒。如果那个贵族甩花枪

  • 崖山海战,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也不与元兵做最后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文天祥

    崖山海战,永远是中国人抹不去的痛。面对元兵的追杀,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自尽,10万军民紧随其后纷纷跳海。那么,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自尽,也不与元兵拼死一搏呢?(崖山)崖山的位置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距新会城南约50多公里 。1279年,南宋和元朝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大规模海战。当时

  • 此人因造反失败,负气伸腿绊倒皇帝侄子,被侄子活活烤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这让朱元璋的很多儿子非常不满,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可以说都非常的优秀,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野心家,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朱棣还比较服气,毕竟大哥人缘很好,文官武官都比较服他,但是朱标已经去世,按理说太子之位怎么着

  • 张飞夺其妹,黄忠杀其父,刘禅说了10个字,他成了蜀国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忠,夏侯霸

    自古以来,卖主求荣之辈都是受万人所唾弃的,就拿三国来说,有太多的“三姓家奴”,很多人觉得只有他吕布配得上这个名号,其实咱们的刘玄德同志比起吕布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乱世之家为了生存寄人篱下有时也的确不得不低头,可一个人若没了底线,就只能像吕布那样被除掉了。三国时代还有这么一位将军,蜀汉之于他有杀

  • 岳飞21世嫡孙,雍正称赞为当朝第一名将,却险些因文字狱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钟琪

    说起岳飞,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古代名将是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他身背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率领岳家军抗金却被昏君佞臣所构害的故事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到了清朝岳家又出了一个传奇名将,在大清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中,作为臣子,他封爵最高,军衔最高,官阶最高,辖地最广,统兵最多,用兵最精,才干最高,优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