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江自刎 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乌江自刎 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20 4:12:51

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挥剑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项羽也是性情中人,爱姬自杀,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生命去了一个,不禁悲痛万分,大哭了一场,在虞姬的尸首旁边久久不愿起来。

经过第一次交锋后,项羽损兵折将,十万之众仅剩下三成,当晚又跑的跑逃的逃,最后身边只有区区八百铁杆亲兵。项羽此时的心情,可谓有悲有愤有恨有怨还有悔,可谓五味杂陈,各种滋味涌入心头。然而,在这紧急当口,还是保命要紧,多想无益。于是,他匆匆埋葬虞姬后,带了这八百亲兵,乘着沉沉夜色,凭借他的勇猛和悲愤,一番猛打猛杀,让我者活,挡我者死,直接冲破汉军铁桶似的包围,向南逃去了。天快亮的时候,刘邦才得报项羽率轻骑南逃突围,马上命令灌婴带兵五千,前去围追堵截。

网络配图

项羽逃过淮河后,部下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了。到达阴陵的时候,他迷了路,跑去问一个农夫。农夫听说是项王,估计平时恨他暴虐,故意欺骗项羽,随手一指说:“向左。”项羽一行匆匆向左,结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泽地。因此,汉兵随后追上了他们。

项羽又只好转向东,到达东城,这时,他身边仅仅剩下二十八人,而追击而来的汉军却达数千。项羽估计自己难以逃脱,便对这二十八名亲兵说:“我举事至今,已有八载,亲历七十余仗,‘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无败绩,故能称霸天下,今天被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天肯定要决一死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保证三战三胜,我将为大家冲破重围,斩首汉将,砍倒军旗,让大家明白今天的结局的确是天要亡我,而并非我不善作战而造成的。”

于是,项羽将这仅剩的二十八骑在高处集中,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层层包围了。项羽好战心起,他对大家说:“我杀一员汉将给你们看。”他命令大家四面出击,策马飞奔而下,约定在东山下,分三处集中。随即,项羽大声疾呼着冲下山去,在冲破汉军的包围的过程中,汉军就像草木随风倒下一样溃败四散,恰遇一汉将,他持着长戟用力一戳,汉将登时毙命。

网络配图

汉军骑将杨喜从后面追赶上来,项羽回过头来,瞪眼大喝一声,杨喜吓得屁股尿流,倒退了好几里。项羽与二十八人突破重围,按照预先约定,分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羽具体在哪一处,便将兵马分成三路分头包围上来。项羽迎着围上来的汉军冲了过去,一番长戟挥舞,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其他汉军骑兵被他杀死近百人,项羽与大家合并一处后一数,仅仅只损失了两人。项王得意地对大家说:“如何?”大家都佩服地说:“正如大王所言。”

暂时摆脱汉军以后,项羽到达乌江边,乌江亭长正泊船岸边,专候项羽。项羽只要东渡乌江,就能脱险,甚至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亭长还开导项羽说:“江东虽小,但也纵横千里,人口数十万,足够称王。请大王快点渡江,目前岸边只有我这一艘船,汉军即使追上来,也没法渡江追赶的。”

项羽听完亭长肺腑之言的开导,突然惨然一笑说道:“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啊!再说,当年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无一生还,即便江东父老可怜我原谅我拥戴我为王,但我又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接着,他又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位忠厚长者,我无以为报,我的坐骑乌雅马,随我征战五年,我不忍心杀它,赐给你老吧。”

网络配图

说完,后面尘土飞扬,追兵已至,他命令大家下马步行,与汉军短兵相接,他又杀死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上也负伤十多处。战斗中,项羽遇到汉军司马吕马童,说:“这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跟项羽打了个对脸儿,他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哈哈一笑说:“我听说汉王用赐千金、封万户来悬赏我的首级,我今天就送个大人情给你吧!”说完,项羽当场自刎而死,结束了自己年仅三十一岁的宝贵生命。

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原因其实都知道,那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说明,项羽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千古第一檄文:看骆宾王怎样痛骂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骆宾王

    骆宾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除了那首咏鹅外,他还有一篇檄文很有名,号称千古第一檄文。讨武曌檄能够流传千古可见功力非一般可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骆宾王是如何骂武则天的吧。在中国古代,一旦发动大型战争,总免不了要写一篇檄文,一则为表明战争的正义性,二则为争取更广泛的支持者。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刚刚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要连续不断的北伐中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1、立威:建立个人权威刘备去世时,太子刘禅只有十七岁,按照传统的说法,这时的刘禅还不是成年人,一般做法,“先帝”在把皇帝位子传给这个小儿子的同时,还要安排几个大臣辅佐他,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其受嘱托的大臣称之为“顾命大臣”,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托孤大臣,不过,诸葛亮只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但不是唯一

  • 秦二世会吃喝玩乐 因此深得秦始皇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二世

    嬴胡亥,是秦朝的第二代皇帝,同时他也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这是一个愚蠢荒唐的家伙,不过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当上了皇帝,成为秦朝的二世皇帝,也是秦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子婴继承的是秦国,而不是秦朝,那个时候秦朝名存实亡,只剩下秦国了),胡亥能够成为秦二世皇帝,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高,要是没有赵高,他也

  • 汉高祖刘邦称帝前 人们为何称他为沛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高祖刘邦

    自从吕雉到莽莽森森的芒砀山中寻到丈夫刘邦后,刘邦也感激于妻子的艰难苦楚,就在群山中找了一个幽谷,辟地筑室,暂时安居于此,也免了妻儿的奔波劳顿和相思之苦。当时,陈胜起兵举事不久,东征西讨,烽火燎原,各地起义呈风起云涌之势。而在秦治下的郡县,很多当地百姓杀掉郡守县令,以响应陈胜义军。而陈胜起兵的蕲县,与

  • 诛吕之后率先起兵的刘襄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襄

    公元前180年7月,西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吕雉病死。9月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与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等西汉皇室内外联合,将吕产、吕禄一党全部诛杀。令人诧异的是诛吕行动过后,继承皇位的确是毫无功绩可言的代王刘恒,而立有大功的齐王刘襄却在1年后郁郁而终。有人会问了这刘襄是何许人也,他具备即位的资格吗?网络配

  • 揭秘:唐太宗为何执意要让父亲李渊堆土为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

    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文宗李昂的章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漼的简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关羽马超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

    关羽、马超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后来又同为刘备帐营中五虎将。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使用兵器为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公元

  • 这俩人这场战争竟然改写了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争

    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和秦穆公合力称霸一方,秦国国力强盛,最终统一天下。那么他俩是怎么做到的呢?网络配图秦穆公时代,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秦穆公将矛头指向西戎,史载

  • 揭秘少年康熙到底该不该把权臣鳌拜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

    咱上学那会,历史书上写到清朝康熙亲政之后,用计除掉了权臣鳌拜。为啥要除掉他呢?因为他排斥异己、培植党羽、独揽朝政、阴谋篡位,因而十恶不赦,必杀之。网络配图对于他是如何做掉鳌拜的,书里的小字,也写得很详细。说康熙尚是少年,担心鳌拜在朝中势力太大,又是大清第一勇士,既怕打草惊蛇,又怕平常方法难以制服他。

  • 揭秘:宋江为何想要做一场盛大的罗天大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标题中“罗天大醮”的意思。“罗天”就是诸天的意思,有网罗诸天诸地之意;“醮”是一种祷神的祭礼,原本是指道教中一种隆重的祭天神仪式,后泛指各种消灾求福的善举。如此一来,这个词语就好解释了,它指的是民间中格局、含意、祭期最大的醮典。那么宋江为何又要做一场如此盛大的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