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俩人这场战争竟然改写了中国历史

这俩人这场战争竟然改写了中国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3/12/6 10:23:07

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和秦穆公合力称霸一方,秦国国力强盛,最终统一天下。那么他俩是怎么做到的呢?

网络配图

秦穆公时代,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秦穆公将矛头指向西戎,史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这是秦穆公成为五霸的基础。在战国之世,实力是最大的保证,在穆公时代,秦国确实是强盛一时,因为在与狄戎交战过程,他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而这样一支部队是中原诸侯所不能拥有的。因此,秦穆公之强盛实际上也是兵胜,通过武力扩大版图,然后将缴获之物充国库,民富国强。不过这种方式注定只能强盛一时,因为敌人的财富有限,当敌国全部投降后,其财富来源断绝,国库缺乏一个自力更生的基础,更因为强大的军队需要有一个可以陪练的对手,而当狄戎被消灭征服后,其秦国军队处于不动状态,这种军队会很快失去其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秦国自秦穆公后便一直衰弱了,属于现实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加强,不久穆公归天,太子罃立,是为秦康公。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时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亦为造父之后)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楚庄王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前604年,秦共公薨,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民多怨也。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

前578年,秦桓公背盟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暴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

网络配图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无力再与晋国周旋。

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智伯,智氏覆亡。赵襄子执政,三家架空晋君,号称“三晋”。前425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魏文侯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拜吴起为将,侵吞秦之西河,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

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兵50万与魏军一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输得倾家荡产,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更在失去军事力量后被攻城夺地,国家疆域大大被吞没,国势一落千丈,在之后的数十年间,被强大的魏国封锁在华山以西,彻底断绝了与东方各国的联系,贸易中断,外国物资无法流入秦国,国民所需物资全部靠自给自足,而之前的秦国偏又缺乏自产自足的根基,因此,在此后,秦国已经失去了一等强国的基础,沦落为七雄中与燕国一样的弱国。

幸运的是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前385年,秦公子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秦国局势得以稳定。

网络配图

总的说来,秦国处于各诸侯国中,其国力一直是很弱小的,即使是秦穆公时代,虽然国家生产总值位列强国,但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是不高,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低,缺乏商业市场,文明程度落后,国家财政收支依赖隶农,一旦国库大量支出,就必须向隶农增加赋税,搞分摊,极大的压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获得国民支持。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王权的号召力降低,而这种号召力的降低又制约了国家的凝聚力,从而分化了国家力量,军事力量也随之减弱。这也是自三晋联军对秦国发动战争后,秦军屡战屡败的原因。至于关中平原失守,那更加的衰弱了秦国,即使是秦献公,虽然他挽住了秦国灭亡的脚步,但也仅仅只是维持秦国不被强大的魏国打跨,其一直挣扎在死亡边缘,魏国数十万大军常年驻扎在秦国边境准备随时入侵,秦国根本腾不出力量发展经济,国民缺乏足够的生产资料及其粮食,人口出生率下降,战争损失又加大了人口压力,秦献公执政二十多年,秦国力量更加衰弱,虽然军事上又重现了战无不胜的局面,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国家无后备军事力量,民无隔夜之粮,秦国再也无法支持任何一场战争。

标签: 战争

更多文章

  • 揭秘少年康熙到底该不该把权臣鳌拜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

    咱上学那会,历史书上写到清朝康熙亲政之后,用计除掉了权臣鳌拜。为啥要除掉他呢?因为他排斥异己、培植党羽、独揽朝政、阴谋篡位,因而十恶不赦,必杀之。网络配图对于他是如何做掉鳌拜的,书里的小字,也写得很详细。说康熙尚是少年,担心鳌拜在朝中势力太大,又是大清第一勇士,既怕打草惊蛇,又怕平常方法难以制服他。

  • 揭秘:宋江为何想要做一场盛大的罗天大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标题中“罗天大醮”的意思。“罗天”就是诸天的意思,有网罗诸天诸地之意;“醮”是一种祷神的祭礼,原本是指道教中一种隆重的祭天神仪式,后泛指各种消灾求福的善举。如此一来,这个词语就好解释了,它指的是民间中格局、含意、祭期最大的醮典。那么宋江为何又要做一场如此盛大的罗天

  • 反腐先锋朱元璋 为清风气竟不惜杀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

    在古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之治”的局面,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百余年。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赐死驸马欧阳伦

  • 贾午作为闺中女子在出嫁前与人私会偷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贾午

    贾午是谁?根据记载贾午是西晋初期权臣贾充的女儿,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同母异父的妹妹,韩寿的老婆,贾谧的妈妈。贾午出生于260年,是平阳郡襄陵县人。贾午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韩寿偷香这一文典。贾午是贾充最小的孩子,母亲叫郭愧。开始晋武帝给太子谈论婚事的时候,原本打算娶的是年仅12岁的贾午,但由于贾午当时的身材

  • 揭秘元朝元昭宗与佛教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元昭宗

    元昭宗是元朝出逃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年轻的时候野心较大,甚至还想要弑父逼宫。讽刺的是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却是最重人伦的儒家教育,在长大后他信奉的是佛教文化。通过元昭宗的故事来看看他私下生活的状态。在小时候,元昭宗由于惯例而被寄养在脱脱家中。在那里,他受到了儒家教育,学习了《孝经》等儒家典籍。在他4岁的时候

  • 家喻户晓的人物诸葛亮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提到《三国演义》,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诸葛孔明先生。诸葛亮就是在那个滚滚长江淘英雄的年代脱颖而出的智者。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可谓是混的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诸葛亮在军事上面,能够“火烧博望”、

  • 司马炎后宫妃嫔一天一个也要20多年才能宠幸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晋朝开国君主。在灭掉吴国后的几年里,他纵情声色,醉生梦死。“食色性也”中国古代皇帝多少都有好色的传统,而在好色中的皇帝,晋武帝是无人能及的。然而即位之初的晋武帝很怕老婆。史书记载,杨皇后“性陕隘”,意思就是气量很小,

  • 历史上的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朗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为曹操所征,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为魏国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公元220(延康元年),曹丕继任魏王后,王朗迁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曾进言劝减轻刑狱,转以扶助幼弱,帮助

  • 皇太极修理三大贝勒:皇太极继位后为何修理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做了汗王后,情况变得异常复杂,特别是在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大贝勒的关系上。按照八大贝勒共理国政的制度,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与其他和硕贝勒之间并没有君臣之别,在理论上讲,他们的身份是平起平坐、平等共处的,在举行朝会、各种集会和重大典礼时,四大贝勒并肩而坐,共同接受大家的叩拜。在元旦大典

  • 洪秀全死后有多惨 身体被剁碎拌进火药装入炮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秀全

    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滚滚的硝烟中弥漫着强烈的人肉焦臭味儿。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狼暴兽般的湘军一齐呐喊如潮,挥舞着刀剑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向坍塌的城墙。守城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