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谦为何莫名其妙的背了曹嵩之死这个黑锅?

陶谦为何莫名其妙的背了曹嵩之死这个黑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1/27 10:55:49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提到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名夏侯嵩,后来因为被大太监曹腾收为养子,才改姓为曹的。书中还提到曹操和自己手下的几个姓夏侯的大将都是关系非常的密切的,《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一部小说,它的历史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曹氏家族和夏后氏家族吧,曹氏和夏侯氏都是毫州的名门望族,两家世代交好,都保持着姻亲关系。两家的关系直到曹操争霸天下的时候,都保持的非常好,夏侯惇的侄子夏侯茂还娶了曹操的女儿为妻。如果真如《三国演义》之上说的那样,曹操就是夏侯氏的人,曹操怎么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自己的本家人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曹操不是夏侯氏的本家人。

既然可以确定曹操是曹姓族人,那么就可以确定曹操的父亲曹嵩当然就是姓曹的了。当时的太监曹腾可能也是曹氏族人,所以才会收了曹嵩为养子。古时,流行过继之说,曹腾身为太监,是没有生育能力的。那么,曹腾死后,他的偌大的家产由谁来继承,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曹腾为了自己能够后继有人,就收了曹嵩为养子,这就和过继差不多,曹嵩本来就姓曹,就没有了改姓一说了。

后来,复旦大学古DNA验证中心,经过DNA的对比,也得出了曹嵩出自曹氏宗族的结论,所以曹嵩本来就姓曹,不姓夏侯,那些只是小说杜撰的,不是历史事实。

曹嵩怎么死的

东汉末年,时局动乱,先是“十常侍之乱”,后来又有“董卓乱权”,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苦不堪,。东汉末年的动乱,受害的不仅仅是黎民百姓,那些朝廷的官员也是生活困苦,时刻提心吊胆的生活的。

曹操的父亲曹嵩早在“十常侍之乱”的时期,就已经预料到了天下时局的发展,于是他早早的就辞去了自己的高官厚禄,在洛阳做起了富家翁。后来,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开始与十常侍发生战斗,洛阳城成了一个是非之地,曹嵩见机不妙,就带着自己的家人,收拾一些金银细软,离开洛阳城,去兖州曹操的军营之中,寻求庇护。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曹嵩带着自己的家人,偷偷的逃出洛阳城的,原想是一路低调的前往兖州。当时天下大乱,各地的起义者都想当皇帝,可是打仗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做支撑的,所以导致盗匪丛生。曹嵩的富有,在天下都是非常的出名的,在很多的势力眼中,曹嵩一家就是一块肥肉。

尽管曹嵩在出城的时候尽量掩藏自己的行踪,可是还是没有什么用。当时的陶谦和曹操是盟友的关系,曹嵩经过陶谦的领地的时候,陶谦对其非常的关心,在其修整的时候,还经常的看望曹嵩。后来陶谦派手下都尉张闿护送曹嵩。张闿见财起意,他强迫曹嵩交出所有的财富。后来张闿又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动了杀人灭口的心思,将曹嵩一行人全部杀死。张闿杀死曹嵩一家人之后,就带着财富背叛陶谦,投靠了袁术。等到曹操派去接应的不对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一地尸体,曹操的弟弟和母亲都死于张闿之手。

后来,曹操起兵讨伐陶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陶谦莫名的背了个锅。

陶谦杀曹嵩

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提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被陶谦派人杀死的,这是不准确的。根据史书《三国志》记载,曹嵩是被陶谦的手下张闿贪财所杀,陶谦只是一个可悲的背锅之人。

我们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分析,陶谦是不可能做出杀死曹操父亲的举动的。当时公孙瓒龟缩在幽州城中,闭门发展,袁术又率兵南下图谋陶谦的徐州,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地,陶谦只好和曹操联盟。在这种事关自己生死的时候,陶谦是不会做出这种杀死盟友父亲和弟弟的举动的。

在这里就要说到陶谦的手下张闿了,他原是黄巾军的余党,黄巾失败之后,被陶谦俘虏,做了陶谦的手下。曹嵩经过陶谦的领地的时候,陶谦就派时任都尉的张闿沿途护送。张闿本来就是土匪出身,在陶谦的手下又受到百般约束,早就有了反叛之心。在护送曹嵩的途中,张闿看到曹嵩的车队之中,装满了金银财宝,就有了杀人夺宝之心。

张闿等到车队走到山林之中的时候,就率领手下的军士围住了曹嵩的车队,向其敲诈财富,曹嵩为了破财消灾,只得答应给张闿一大笔财富。但是张闿想要曹嵩的所有财富,曹嵩当然不会同意,双方就打了起来,最终曹嵩一行人被全部杀害。张闿带着抢劫来的财富,跑到了淮南地区,投奔了袁术。

后来,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带领手下大军攻入徐州城,实行屠城,一时间徐州城血流成河。

标签: 曹嵩

更多文章

  • 生性温和的刘璋为何沦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生性温和的刘璋

    三国时期的刘璋是一个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的人,一个“暗弱”的人却拥有一个“民殷国富”的地方,那么遭到有能之士的觊觎也就不足为奇了,公元194年,刘璋作为益州牧的父亲去世,刘璋经过大将赵韪的举荐成为了新一代的益州牧,赵韪举荐刘璋的原因是刘璋温仁,这也许是一个优点,但这个优点放在刘璋身上却是一个大大的

  • 白手起家的刘邦为何一生都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

    首先,具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体现在刘家穷,刘父是老实巴结的农民,而且除了刘邦,还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众多,家里又穷,排三老三的刘邦从小没少受苦。也正是因为这样,少年时的刘邦便只身闯江湖,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网络配图 这段苦难的记忆,在刘邦的人生记忆里是挥之不去的。没有爹可以啃老,刘邦自然对父亲有介

  • 口吃帝王:高殷竟是被吓的北齐后主高纬也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殷,高纬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

  • 中国古代五大任性富豪,皇帝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

    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概这句话古今都能通用。今天纵古君为大家揭秘中国古代六大任性富豪,皇帝都自叹不如。第一位则是魏晋时期的石崇,他和晋武帝舅父王恺斗富的事情,在今天绝对可以上头条。王恺用麦芽糖洗锅,他则用蜡烛当柴火,可以说富豪们任性起来,真的很可怕。网络配图第二位则是明朝首富沈万三,他敢和朱元璋叫板。有

  • 中国历史五大抠门皇帝,最后一个令人吃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道光

    中国历朝历代出过几百位皇帝,他们是全天下最有钱的人,按道理可以随便花。但恰恰相反,还真有这么五位皇帝特别抠门,今天钝刀君为大家揭秘中国历史五大抠门皇帝,最后一个令人吃惊。网络配图 汉文帝,作为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还算不错的明君,一件龙袍能穿 一年多,衣服到处是补丁,经常穿草鞋上殿,不舍得造露

  • 以德报怨!历史上的吕布其实并非忘恩负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

    吕布的一生就这样轰轰烈烈而又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帷幕,多少有些令人惋惜。当年虎牢关独战刘关张的大英雄,竟然死得如此不清不白、毫无意义,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其实,纵观吕布的人生经历,也并非全然如流传和大家想象的那样——无信无义,冷血无情。至少在其内心深处,也是很想做个好人的。只不过头脑简单,不善伪

  • 宋高宗因为何事被吓破了胆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高宗

    建炎二年,对金持强硬态度的李纲、宗泽或罢或逝,黄潜善、汪伯彦专权,"无复经制两河之意"的宋高宗驻跸扬州,日日声色犬马。而皇帝的巡幸东南,给了恰好知扬州的吕颐浩参政中枢的机会,得以"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进户部尚书"。网络配图 虽然身处宰执的黄、汪二人"偷安朝夕",吕颐浩则对金军或将入寇有着清醒的认识,

  • 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樊哙为何差点被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樊哙

    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而且樊哙还是皇亲国戚,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两个成功的著名的农民起义家,分别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信任一起打

  • 这太监太牛逼!与太后私通还企图认皇帝当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嫪毐

    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有宦官干政的不在少数,甚至权倾朝野的也不是没有,但要说哪个太监能和太后私通、且还能让太后为其生俩儿子的,两千年中国封建史上,怕是只有秦国时期的嫪毐一人能做到了。而且睡了太后还不算,嫪毐还企图认秦始皇当干儿子,这番雄心壮志(吃了豹子胆)的行为,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网络配图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竟然一生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赵云初出山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