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性温和的刘璋为何沦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生性温和的刘璋为何沦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4/1/18 5:59:45

三国时期的刘璋是一个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的人,一个“暗弱”的人却拥有一个“民殷国富”的地方,那么遭到有能之士的觊觎也就不足为奇了,公元194年,刘璋作为益州牧的父亲去世,刘璋经过大将赵韪的举荐成为了新一代的益州牧,赵韪举荐刘璋的原因是刘璋温仁,这也许是一个优点,但这个优点放在刘璋身上却是一个大大的缺点。

刘璋温仁但是也缺乏必要的管理才能,诸葛亮说其“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是非常正确的,刘璋上任益州牧后没有一件事做的是正确的,可以说对于一个拥有者一大块肥肉的益州牧来说,这是致命的硬伤。

刘璋上任之后首先遇到的是将领沈弥、娄发、甘宁的起兵反对,后来虽然被赵韪打败,但是这只是众将领反叛的开始。后来看到刘璋的无能,很多将领都开始叛离,就连拥戴刘璋坐上益州牧宝座的赵韪也在公元200年反叛了,后来还是由于父亲收留下来的“东州兵”拼死力战才打败了赵韪,赵韪被杀死后可以说刘璋更加的“暗弱”了。后来张鲁也叛离了刘璋,刘璋越来越得不到部下的尊重。我想这个时候的刘璋一定是非常苦恼的。

刘璋不仅仅管理能力欠缺,而且还没有主见,这一点是作为一个诸侯的大忌,公园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璋派张松去表示敬意,但是却遭到曹操的慢待,张松怀恨在心,于是建议刘璋与刘备联合,刘璋采纳了,再后来张松建议刘璋迎刘备如蜀汉,刘璋又采纳了,于是刘璋在公元211年,迎刘备入蜀汉,后来又听信了张肃的话,杀死了张松,与刘备开战,可以说是其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后来投降刘备在我看来却不失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以刘璋的能力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不可能守住蜀汉这么大一块肥肉的。正如后人评价“刘璋暗弱,即使不迎刘备,亦未必常能守成;益州不为备有,亦必为曹操所取耳。”

刘璋手下大将

刘璋是一个性格柔弱,没有谋略的人,做不到审时度势,也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所以刘璋继位后,很多有能力的部将都纷纷反叛,自立门户,诸葛亮说刘璋“暗弱”劝刘备去蜀汉落脚这是再恰当不过的,即使是没有刘备刘璋早晚也会被别人所取代,刘璋的失败是其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历数一下有哪些大将叛离了刘璋。

刘璋在公元194年继位成为益州牧,跟随而来的就是大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对刘璋,于是刘璋派赵韪去攻打他们,赵韪将其击败,三人于是投奔了荆州。

公元200年,赵韪也叛离了刘璋,并且蜀汉多地响应,后来经过较长时间的战斗,赵韪兵败被杀。

后来张鲁见到刘璋这样无能也开始不听刘璋的号令,于是刘璋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张鲁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可以说刘璋当政后没有做出一件让蜀汉将官看得上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不氟刘璋的管理,刘璋的威信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除了上面反叛出去的将领之外,刘璋的部将还是很多的,比如还有法正、庞懿、孟达、李异等,这些将领也是希望刘璋继续跟后来入蜀汉的刘备拼死一战的,但是刘璋却选择了投降,刘璋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璋的仁慈,也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像是刘璋这样柔弱仁慈、没有谋略的人是完全不能胜任一方诸侯的位置的。

刘璋怎么死的

刘璋是东汉末年益州牧,也就是益州的军政大臣,掌握了益州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可以说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一个性格柔弱,没有谋略的人,真是鉴于此,其父亲刘焉死后,刘璋继任益州牧后,很多人因为看不上刘璋,与刘璋不能有共同语言而叛离,所以说无论是到了任何时候自己无能是无可救药的。

公元194年刘焉病死,在赵韪的举荐下刘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益州牧,刚刚上任就遇到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的反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璋却是不是一个能够独霸一方的诸侯的人选。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刘璋的无能,很多人开始反叛,公元200年,曾经举荐过刘璋的将领赵韪也叛离了刘璋,后来依附于刘璋父亲的张鲁开始不听刘璋的调遣,于是刘璋杀死了其母亲,张鲁也反叛了。

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璋派张松去向曹操表示敬意,但是曹操却慢待了张松,于是张松怀恨在心,想刘璋建议与刘备一起共同抗曹,刘璋同意了,于是派兵联合刘备抗曹。

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攻打张鲁,非常害怕,于是不顾众臣的反对采纳张松的意见将刘备迎入蜀汉,可以说是引狼入室。

后来刘璋又背离了刘备,与刘备开战,战争长达三年之久,后来刘备派人劝降刘璋,刘璋再次不顾众臣的反对投降了刘备。

公元220年,东吴杀死了关羽,得到了荆州,让刘璋做益州牧,刘璋之后不久就病死在秭归。可以说刘璋的一生特别是做了益州牧后的日子都过的不是那么舒心,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只能是众叛亲离,郁郁而终。

标签: 生性温和的刘璋

更多文章

  • 白手起家的刘邦为何一生都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

    首先,具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体现在刘家穷,刘父是老实巴结的农民,而且除了刘邦,还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众多,家里又穷,排三老三的刘邦从小没少受苦。也正是因为这样,少年时的刘邦便只身闯江湖,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网络配图 这段苦难的记忆,在刘邦的人生记忆里是挥之不去的。没有爹可以啃老,刘邦自然对父亲有介

  • 口吃帝王:高殷竟是被吓的北齐后主高纬也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殷,高纬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

  • 中国古代五大任性富豪,皇帝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

    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概这句话古今都能通用。今天纵古君为大家揭秘中国古代六大任性富豪,皇帝都自叹不如。第一位则是魏晋时期的石崇,他和晋武帝舅父王恺斗富的事情,在今天绝对可以上头条。王恺用麦芽糖洗锅,他则用蜡烛当柴火,可以说富豪们任性起来,真的很可怕。网络配图第二位则是明朝首富沈万三,他敢和朱元璋叫板。有

  • 中国历史五大抠门皇帝,最后一个令人吃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道光

    中国历朝历代出过几百位皇帝,他们是全天下最有钱的人,按道理可以随便花。但恰恰相反,还真有这么五位皇帝特别抠门,今天钝刀君为大家揭秘中国历史五大抠门皇帝,最后一个令人吃惊。网络配图 汉文帝,作为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还算不错的明君,一件龙袍能穿 一年多,衣服到处是补丁,经常穿草鞋上殿,不舍得造露

  • 以德报怨!历史上的吕布其实并非忘恩负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

    吕布的一生就这样轰轰烈烈而又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帷幕,多少有些令人惋惜。当年虎牢关独战刘关张的大英雄,竟然死得如此不清不白、毫无意义,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其实,纵观吕布的人生经历,也并非全然如流传和大家想象的那样——无信无义,冷血无情。至少在其内心深处,也是很想做个好人的。只不过头脑简单,不善伪

  • 宋高宗因为何事被吓破了胆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高宗

    建炎二年,对金持强硬态度的李纲、宗泽或罢或逝,黄潜善、汪伯彦专权,"无复经制两河之意"的宋高宗驻跸扬州,日日声色犬马。而皇帝的巡幸东南,给了恰好知扬州的吕颐浩参政中枢的机会,得以"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进户部尚书"。网络配图 虽然身处宰执的黄、汪二人"偷安朝夕",吕颐浩则对金军或将入寇有着清醒的认识,

  • 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樊哙为何差点被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樊哙

    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而且樊哙还是皇亲国戚,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两个成功的著名的农民起义家,分别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信任一起打

  • 这太监太牛逼!与太后私通还企图认皇帝当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嫪毐

    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有宦官干政的不在少数,甚至权倾朝野的也不是没有,但要说哪个太监能和太后私通、且还能让太后为其生俩儿子的,两千年中国封建史上,怕是只有秦国时期的嫪毐一人能做到了。而且睡了太后还不算,嫪毐还企图认秦始皇当干儿子,这番雄心壮志(吃了豹子胆)的行为,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网络配图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竟然一生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赵云初出山时可以

  • 中国古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何传说区别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提起这两句谚语,中国人是耳熟能详。说起程咬金,好多人都是通过小说、戏曲和电视剧来了解他的。那么唐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