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揭秘:刘邦死前预言竟然成真了!

历史揭秘:刘邦死前预言竟然成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4/1/21 19:57:20

话说公元前196年7月,刘邦在平叛淮南王中身中流矢,此后在班师途中病情加重,势将不起。回到长安后,吕后找来名医为其诊治。

刘邦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只说能治。历经人间是非的刘邦马上明白身体是不会治好了,于是他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说完赏赐给医生五十金就打发他走了。

网络配图

时日无多的刘邦为巩固他创立的大汉王朝做着最后的安排,分封诸王、安排大臣。在此期间吕后向刘邦询问将来丞相人选,“陛下百年之后,萧何相国也来日无多了,谁接替他呢?”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接着问问曹参之后,刘邦回答:“王陵可以,但王陵为人憨直,可以让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呢,虽然寡言语,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

事情的发展真如刘邦所预料的那样,“安刘氏者必周勃也”。前180年吕雉病死,诸吕专权,太尉周勃联合陈平以及诛杀诸吕,拥立刘邦第四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第一则预言了解的人很多,第二则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刘邦剿灭英布后,十分担忧江淮一带的统治,因为这里距离中央政府过远,而自己的儿子又都年少,无法镇守此地。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侄子刘濞

刘濞的父亲刘仲是刘邦的二哥,刘邦曾封二哥为代王,镇守北部。后来匈奴入侵,刘仲仓皇逃到长安,刘邦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将刘仲贬为合阳侯。刘仲虽然没什么能耐,但他的儿子刘濞却还不错。英布造反后,二十岁的刘濞跟随刘邦出征,立下战功。而吴越之地不好镇守,正需要一位强悍的王爷管理,刘濞成为唯一的选择。

于是刘邦正式册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赐印那天,刘邦仔细端详刘濞,发现面有反相。心理非常后悔,但是君无戏言,自己册封了。刘邦只得拍着刘濞的后背,说道:“五十年后东南地区将有大乱,难道是你吗?天下同姓为一家,千万别造反!”刘濞连连顿首说不敢。

刘邦死后,刘濞在他的吴国境内,开铜矿铸钱,煮海水为盐,再加上无需向朝廷上税,因此吴国非常富庶繁荣。汉文帝即位后,刘濞的太子入京,与皇太子刘(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吴国太子非常蛮横无理,刘启一怒之下抄起棋盘打向吴国太子,吴国太子福薄命浅一命呜呼。刘濞大怒,此后称病不朝,在吴国境内召集亡命,意图不轨。

网络配图

后来刘濞的杀子仇人刘启即位,汉景帝重用晁错。晁错主张削藩,并提出“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的论断,刘启最终决定削藩,削去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吴国总共有三个郡)。削藩令如同催化剂,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起兵造反。汉景帝派周勃之子周亚夫领兵,历经三月,平定七王之乱,最终刘濞被杀。值得注意的是,刘濞被册封时是公元前195年,造反时是公元前154年,与刘邦的预言相差一年而已。不论怎样,事情就是如此的神奇。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然而再厉害的皇帝也难逃一死。历朝历代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老皇帝们在继承人问题上仔细斟酌、反覆考虑,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和他们所料背道而驰。刘邦的伟大之处就是准确地预测了死后的所有事情,而且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在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活跃着两大势力,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成员包括吕泽吕产吕禄等一帮外戚,另外是以丞相萧何为首的相党,成员包括曹参、王陵、周勃等权臣。按照常理说不管把太子托付给哪一派,都不能确保大汉江山基业永固,但刘邦偏偏能做到完美地平衡两派势力。

刘邦在镇压英布叛乱时不小心被流矢击伤,箭伤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刘邦担心死后藩王作乱,于是将亲王大臣们召集起来集体盟誓。誓言很简单就两条:第一是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第一条很简单就是画大饼,只要刘家有的就少不了大家的。第二条则是异姓不能封王,就是担心吕氏势力坐大,威胁刘家江山。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一条是很灵验的预言。

网络配图

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在床前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刘邦不假思索地说曹参,吕后又问:那曹参之后呢?刘邦迟疑了一下说王陵,随后又补充道:但是王陵智谋欠缺,可以让陈平辅佐他。陈平足智多谋,可是难以独挑重任,所以要用周勃来帮助他。周勃为人忠厚,虽然缺少文才,但可以做太尉,以后我大汉江山还要靠他来维护。

说来说去都没他吕氏势力的答案,吕后不甘心继续追问:他们都死了那又该怎幺办啊?刘邦便对她说:你看不到那一天了,就别操这个心了!刘邦的这个遗嘱立的太正确了,首先是异姓不能封王,不管是相党还是后党都不能做大。其次,把太子托付给能干的相党,同时又给他留下性格坚韧的母亲和能征善战的外戚们,不过这也加重了吕后叛乱的可能。

果不其然刘邦死后,隐忍多年的吕后开始忍不住,刚想大开杀戒纲常独断时,却发现陈平和灌婴在荥阳有大军十万虎视眈眈,樊哙和周勃在燕代两地还有二十万大军。如果他们听说大权旁落、功臣被杀,到时候天下大乱是小事,吕氏遭灭门之灾那罪过是大事了。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真被刘邦言中了!也因为刘邦遗嘱能像事前就计划好的一样,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而且白马之盟大大加强皇权统治,为汉室四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三国“桃园三结义”为何偏偏刘备做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其独有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了《三国演义》本身的艺术成就,街头巷尾,妇孺老幼,大都能了解一二。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主要还是源于人们对忠义思想的崇拜以及中国社会从来就有的“抱团”情结。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无论何种阶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靠

  • 揭秘:真实包拯非黑脸而是白脸书生 身高1米65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世代传颂,历久不衰,赢得世人的敬仰。网络配图 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与现实中的包拯对

  • 唐朝尊贵的金城公主为何嫁给只有7岁的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并非当时皇帝唐中宗的女儿,那她是谁的女儿呢?金城公主,原名李奴奴,唐朝邠王李守礼的女儿。李守礼,原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父亲是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谋逆,李守礼与其父一同被贬为平民流放在外。后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李守礼才重返皇城,但直至唐中宗继位开始加恩于李氏亲王,李守礼才算彻底摆脱

  • 康熙帝亲信及大忠臣 魏东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魏东亭

    魏东亭,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虚构人物,康熙帝的亲信,大忠臣。在历史上并无这个人,原型为曹寅。有一次,康熙巡视河道,因为他要治理黄河,而康熙本人最讲究科学和实际的考察。在巡视的时候,路人发生了争执,这是地方老百姓和地方小官的纠纷,康熙走到人群看个究竟。在

  • 文德皇后是个怎样的人:文德皇后是怎么样进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德皇后

    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原因就是后世唐代贤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那么,文德皇后是怎样的人呢?文德皇后出生于公元601年,是河南洛阳人士。文德皇后并不是如同其他的妃嫔一样,通过民间选妃而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文德皇后是隋朝著名武将长孙晟的女儿,属于名门之后。自幼便琴棋书画,诗

  • 叔宝亡国的故事:陈后主陈叔宝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顼的次子——即陈叔宝的二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网络配图叔宝亡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人杜牧在《

  • 朱厚熜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厚熜

    朱厚熜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那朱厚熜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吗?嘉靖帝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网络配图正德十六年(152

  • 西汉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死后汉武帝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妻子,也是西汉的第二任皇后,她出生在河东平阳地区,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自从入宫之后她的表现一直非常好,在前128年被封为了皇后,并前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最后却因为太子刘据深陷巫蛊案中,她带兵准备自保,最终在前91年离开了人世,那么卫子夫死后汉武帝都做了什么呢?关于

  • 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并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康之耻

    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再度兵围京城开封。由于金兵人数众多,且在围城前做了相关充分的准备,加之康王赵构消极驰援,勤王军队进军缓慢受阻。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封最终被金兵攻破。造成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北宋国君,多名皇亲国戚,大臣及后宫妃嫔被俘。金兵烧杀抢掠,开封城如同人间炼狱,彻底沦陷。该事件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 揭秘顺治皇帝为什么十分憎恨摄政王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才六岁,因为年纪尚小,无法直接亲政,所以他的身边有很多人帮助着他,其中一人就是多尔衮,所以顺治应该很敬重多尔衮,但是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顺治皇帝十分憎恨多尔衮,这是为什么呢?顺治之所以会憎恨多尔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多尔衮曾做过摄政王,在这期间他曾凭借着自己的权利做过一些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