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3/14 21:09:10

松平容保,生于天保六年12月29日,也就是1836年2月15日,他是日本江户时代会津藩的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藩主。经担任过京都守护职,他与兄长德川茂德、德川庆胜、弟弟松平定敬四人合称为“高须四兄弟”。松平容保逝世于明治26年。

松平容保的父亲是美浓国高须藩主松平义建,母亲是侧室古森氏。在1846年,他到会津松平家做松平容敬的继子,1852年接任了会津藩。在1860年时候,井伊直弼被水户藩浪士杀害的樱田门外之变,反对水户藩讨伐。在1862年担任了新设的幕政参。之后松平容保带领会津藩到京都,与孝明天皇进行跟朝廷的谈判。

松平容保回国到会津后,让出了家督的位子给继子喜德。此后就谨言慎行。根据西乡隆盛胜海舟的会谈江户城无血开城投降,新政府军在上野战争后驱逐彰义队压制江户,进军到了北陆地方。容保作为幕府派的重要人物,一般都会被认为是被敌视的,戊辰战争是奥羽越列藩同盟为中心与新政府军进行抗战,在会津战争进行篭城,劝告佐川官兵卫们投降。

松平容保对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享有重要地位。松平容保延缓了倒幕运动的进一步行动,他建立了特务兼暴力组织——“新撰组”,这个组织可谓是“维新之敌”。在日本人的眼中,他这种旧势力的代表,应该是被批判的对象。但事实不是这样,松平容保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时候,还竭力维护幕府的行为,受到了日本世代的传诵。

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

松平容保作为幕府旧势力的代表,在维新派的打击下,最终选择了无奈地投降。作为武士,一向视忠诚为第一原则的松平容保,却没有死而是选择活了下来,这就引起了后世的猜测。那么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呢?

第一个原因应该是惯例所致。早在大盐平八郎之乱时期,叛乱的主谋将领在被抓前就死了。因此幕府就把所有共谋人都全部处死了。这一个举措,后来就成了平乱的标准惯例。只要主谋的将领在平乱后死去,那么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员,都要被处死。因此,松平容保为了保护追随他的人不受到伤害,才决定不自杀。

第二个原因是心态。松平容保一直对恢复幕府统治抱有希望,他认为改革必将陷入困境。到时候还是得靠他们来拯救日本。只要松平容保不死,就还有平反的希望。如果他选择自杀的话,那么会坐实了朝敌的罪名,对他以及对他的部下,有百害而无一利。

松平容保之所以选择不自杀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还想看看维新后的日本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他虽然是幕府封建派的领导人,但是他还是一个日本的政治家。他关心日本的发展,虽然他固执地认为维新对日本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他选择了活着,选择在失败后,看着日本的未来。

针对“松平容保为什么不自杀”这个问题,史学家一直也有着不同的争论,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松平容保的存在,的确为跟随他的部下,留下了生的希望。

松平容保评价

松平容保是幕府的重要人物,是明治维新的主要反对者。但是日本人对于松平容保的评价,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松平容保是一个保守派,日本江户时代会津藩最后一代藩主。由于身份和观念的影响,松平容保对于明治天皇所推行的新政持反对意见。他想极力维护腐败没落的幕府。若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守旧派,肯定会受到后人无数的抨击。但是日本人对松平容保的评价却鲜有恶语。他们认为,松平容保这种明知道会失败却依然努力去做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不仅如此,人们还将松平容保和他部下这种以卵击石的抗争,演绎成“会津魂”,受到广泛的传颂。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曾经说过,想起会津,就会感受到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状态。

在日本人看来,“会津魂”的核心就“舍命忠君”。虽然武士阶层没落了,但是松平容保依然严守着藩祖家训----“会津藩为守护将军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则家臣不可跟随”。正是因为这个家训的存在,松平容保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力践行。松平容保忠于幕府,努力为自己的信念而战,即使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这种无关对错、无关国家,只关乎人的“义理”,让这个整个日本民族,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毅力。这应该就是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

标签: 松平容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不死药考证:灵药竟是野生猕猴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不死药

    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意为秦王去那里取来不死之药。第一次东

  • 三国张飞向夏侯杰喊话挑战竟然把他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杰

    夏侯杰生平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传说夏侯杰七岁的时候,一个玩伴跌进了大水缸,有人就想破缸救人。夏侯杰却不费吹灰之力将人捞出来。夏侯杰从小极善骑射,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毫发无伤的回来。二十一岁的那年,夏侯杰成为了曹操的麾下军官,一直跟

  • 韦后与武三思苟合哪些人是他们的神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韦后与武三思

    武三思,是并州文水人,曾是周国宰相,女皇武后的侄子。担任官右将军的兵部以及礼部尚书的职务同时还担任检修国史。在天授元年时期,武则天称帝,由于当时奉行外戚干政的政策,武则天大肆的封武氏宗族为王。于神龙三年时期,为了废除太子李重俊,在重俊之变中被杀。李显继位当皇上后追封他为太尉。他生前为人性格张扬跋扈,

  • 荒唐少主萧昭业:祖父刚死就在宫里奏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昭业

    萧道成篡宋后,建立齐国,在位四年,五十六岁驾崩。长子萧赜袭位,是为齐世祖武皇帝。在位十二年,五十四岁撒手西归,传位于皇太孙萧昭业(其父文惠太子萧长懋早死)。萧昭业继位时已经二十岁,改元隆昌,时为公元494年。萧昭业眉目如画,容止美雅,写得一手好隶书,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他自小由二叔竟陵王萧子良抚

  • 春秋霸主夫差死后他的儿子有存活下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夫差

    春秋时期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吴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为阖闾,第二十六任为夫差。阖闾又名公子光,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事家,他多次讨伐楚国兵如神速,直捣黄龙,又打败了邻国越国,他在位时吴国实力大强,成为是春秋时期第四任霸主。阖闾还没上位时,就用计谋夺了王位。当时吴王僚和楚国打战却处于不利的困境,心中烦闷,阖闾故意

  • 大宋帝国的董事长 宋神宗赵顼有史以来第三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铖,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网络配图赵顼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

  • 大禹因舜的压迫三过家门而不入被迫不能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禹

    除了丹朱以外,舜要坐稳这个位置,还得清理掉许多对手。《尚书尧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也就是说,舜在尧的时候,就把竞争对手共工流放到了幽州,把另一个部落长驩兜流放到了崇山,把三苗部落赶到了“三危”也就是最差的环境里,最后,把另一个竞争对手鲧杀死在羽山。网络配图

  • 墙倒众人推:元顺帝曾在大明建立前夕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

  • 神机妙算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庆功楼计划之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昌邑南部的峡山上,有一座玉皇庙。在它的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洞,叫做刘伯温洞。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为了避难,曾在这里隐居达三年之久。网络配图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李善长出谋划策;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军师刘伯温他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分起的元朝末年,力措群雄,统一中原大地,

  • 历史上最悲催皇帝:竟生生被噩梦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一般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下面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最悲催皇帝,竟生生被噩梦吓死。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