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朝傅大士对佛教以及禅宗有什么巨大贡献

梁朝傅大士对佛教以及禅宗有什么巨大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3/12/5 2:59:23

在南朝梁代,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很多人颠沛流离,活的苦不堪言。因此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神灵,希望生活能好起来,将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梁朝傅大士的出现,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傅大士在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善良且有很高境界的人。傅大士爱好在河边钓鱼,但每次都会把捕到的鱼儿放走。因此有很多的人取笑他。有一天,他又来捕鱼,碰巧碰遇到了来自印度的达摩,傅大士受到了达摩的示,领悟佛教,投身入佛门。从此以后傅大士妻子在松山以耕种而生。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经过十年的苦修佛学,确实掌握了一些佛学的基本理论,吸引了许多忠实的信徒。但是想要普及给每个人,还需梁武帝以及朝中大臣支持才行。其实,梁朝帝也沉迷于佛教,但是一些大臣很是不理解,有一些人诋毁傅大士,甚至记恨他。梁朝傅大士曾经三次见到梁武帝,最后一次说有创办双林寺的想法,幸运的是梁武帝也应然接受。

傅大士创办”双林寺”,此时的梁武帝年事已高,而且无心朝政。在小人当道的时代,国家一片混乱,人们颠沛流离。傅大士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他不时的设斋帮助饥荒的人们,没钱的时候,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房子和田地。他宣扬佛教,让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在这动荡的时期,他极尽所有帮助处于苦海的人们,大公无私,不求回报。他的思想也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

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是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佛教中人,因为在南朝梁代时期对佛教以及禅宗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维摩禅祖师,他生活的时期国家分裂情况严重,同时还不断地发生着战争和灾祸,在那个时代人们总是十分地迷茫,而佛教就因此而盛兴起来。傅大士凭借着自己对佛法的钻研一直努力感化人们传播佛法,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傅大士的故事,那么傅大士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的故事还要从梁朝开始说起,在他成亲之后对佛法依旧非的感兴趣,因此开始自己结庵修行,在他生活的那个地方四处都是群山,而地形起伏也是比较大的,他当时搭建了一个草棚,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但是傅大士所过的生活却是农禅生活,白天他会自己劳动,甚至有时候还要打工赚钱,到了晚上他就一心研究佛法,每天都非常地勤奋。当时他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却依旧愿意帮助别人。

有的时候别人会偷摘他种的瓜果,但是傅大士却并不会对他进行责怪,反而会拿出更多的瓜果送给别人,这样的生活一直过了七年,在七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大慈大悲,因此都前来膜拜他,他的身边也有了许多的信徒。但是就在这一年这个地方发生了饥荒,傅大士为了感化众人,先是让自己的妻子也信奉佛道,将所有的田地都送给了别人,人们在他的感化下也学习了他的做法,而傅大士的名声则传播地更远了。

傅大士双林寺

傅大士是一位生活在南朝梁代时期的人,他一直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钻研和传播佛法,在当时很多地区的人都知道他的大慈大悲。而双林寺建造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这也是佛教中的重点寺庙,表面上看起来傅大士双林寺之间并没有任的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地密切,那么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傅大士双林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520年的时候开始说起,当时傅大士在云黄山上生活,他在这个地方结庵修行之后,身边逐渐聚集了许多的信徒,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建立寺庙,直到在他最后一次进谏梁武帝之后,他才皇帝请求修建双林寺,于是便开始在他结庵的地方建设寺庙。

双林的意思就是坚固而高远的婆娑树林,这种树所指代的是释迦牟尼,而傅大士因为一直在这种树下修行,并且将寺庙建造在婆娑树下,因此这座庙宇才会被称为双林寺。半年之后双林寺建设完成,在寺庙的大殿前面,本来是有着一棵白树的,而且长势非常的茂密,但是傅大士却将这棵树砍掉了,并且用它来雕刻成佛像,而原本白杨树生长的地方还建成了砖塔。

在傅大士对皇室绝望之后,开始回到双林寺亲自弘扬佛法,到了542年的时候他在寺庙中立下了誓言,就是两年之后要将自己所有的田地和资产献给寺庙,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之后他每天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而双林寺随着他的名声也越来越著名。

标签: 梁朝傅大士

更多文章

  • 松平容保至今仍在日本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松平容保

    松平容保,生于天保六年12月29日,也就是1836年2月15日,他是日本江户时代会津藩的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藩主。曾经担任过京都守护职,他与兄长德川茂德、德川庆胜、弟弟松平定敬四人合称为“高须四兄弟”。松平容保逝世于明治26年。松平容保的父亲是美浓国高须藩主松平义建,母亲是侧室古森氏。在1846年,

  • 秦始皇不死药考证:灵药竟是野生猕猴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不死药

    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意为秦王去那里取来不死之药。第一次东

  • 三国张飞向夏侯杰喊话挑战竟然把他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杰

    夏侯杰生平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传说夏侯杰七岁的时候,一个玩伴跌进了大水缸,有人就想破缸救人。夏侯杰却不费吹灰之力将人捞出来。夏侯杰从小极善骑射,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毫发无伤的回来。二十一岁的那年,夏侯杰成为了曹操的麾下军官,一直跟

  • 韦后与武三思苟合哪些人是他们的神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韦后与武三思

    武三思,是并州文水人,曾是周国宰相,女皇武后的侄子。担任官右将军的兵部以及礼部尚书的职务同时还担任检修国史。在天授元年时期,武则天称帝,由于当时奉行外戚干政的政策,武则天大肆的封武氏宗族为王。于神龙三年时期,为了废除太子李重俊,在重俊之变中被杀。李显继位当皇上后追封他为太尉。他生前为人性格张扬跋扈,

  • 荒唐少主萧昭业:祖父刚死就在宫里奏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昭业

    萧道成篡宋后,建立齐国,在位四年,五十六岁驾崩。长子萧赜袭位,是为齐世祖武皇帝。在位十二年,五十四岁撒手西归,传位于皇太孙萧昭业(其父文惠太子萧长懋早死)。萧昭业继位时已经二十岁,改元隆昌,时为公元494年。萧昭业眉目如画,容止美雅,写得一手好隶书,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他自小由二叔竟陵王萧子良抚

  • 春秋霸主夫差死后他的儿子有存活下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夫差

    春秋时期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吴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为阖闾,第二十六任为夫差。阖闾又名公子光,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事家,他多次讨伐楚国兵如神速,直捣黄龙,又打败了邻国越国,他在位时吴国实力大强,成为是春秋时期第四任霸主。阖闾还没上位时,就用计谋夺了王位。当时吴王僚和楚国打战却处于不利的困境,心中烦闷,阖闾故意

  • 大宋帝国的董事长 宋神宗赵顼有史以来第三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铖,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网络配图赵顼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

  • 大禹因舜的压迫三过家门而不入被迫不能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禹

    除了丹朱以外,舜要坐稳这个位置,还得清理掉许多对手。《尚书尧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也就是说,舜在尧的时候,就把竞争对手共工流放到了幽州,把另一个部落长驩兜流放到了崇山,把三苗部落赶到了“三危”也就是最差的环境里,最后,把另一个竞争对手鲧杀死在羽山。网络配图

  • 墙倒众人推:元顺帝曾在大明建立前夕差点死在自己人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

  • 神机妙算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庆功楼计划之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昌邑南部的峡山上,有一座玉皇庙。在它的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洞,叫做刘伯温洞。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为了避难,曾在这里隐居达三年之久。网络配图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李善长出谋划策;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军师刘伯温他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分起的元朝末年,力措群雄,统一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