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

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4/1/18 22:17:40

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据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树的旁边,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镌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延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成;另一座则是1944年由前清翰林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值得注意的是,后人在为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立指示牌时,从最初的“崇祯皇帝自缢处”,悄然变成了如今的“明思宗殉国处”。

网络配图

对此,据景山公园管理处文研室工作人员介绍,上述指示牌改名发生在2011年前后,是在一位现已退休的员工建议下而改。究其原因,乃是为了与另外两座石碑的有关表述相一致。但该工作人员也透露,“明思宗殉国处”的说法毕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与今日的环境不相符合,所以管理处计划下次更换园内指示牌时,改回它的旧称“崇祯皇帝自缢处”。表面上看,无论“自缢”,还是“殉国”,都是指崇祯皇帝自尽之事。但前者仅仅交代了自缢的行为本身,后者却带有强烈的褒扬色彩。这也促使我们继续探究,从“自缢”到“殉国”,崇祯皇帝之死为何影响到了其后的三百多年?后人在纪念崇祯皇帝之死时又有着怎样的初衷?

崇祯之死引发的山河巨变

“崇祯之死”究竟是“自缢”还是“殉国”,这还要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说起。三月十九日,天未黎明,崇祯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景山自缢而死,维持了270多年统治的大明王朝由此灭亡。

网络配图

作为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大概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自己将会成为明朝的亡国之君。在他之前,像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已经导致明朝内部政治腐败愈发严重,外部来自后金的侵扰也逐步加深。反观崇祯,即位之初便力图革新吏治,处置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慨然有为”,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怎奈国家积弊已久,纵然崇祯再努力,也已无力挽救危局。内忧外患的夹击,最终促成了崇祯的自缢和明朝的灭亡。

与崇祯之死相伴出现的,是一幕幕的家国惨景。临死之际,崇祯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周后痛哭对答说:“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随即自缢而死。崇祯又传旨给后宫嫔妃,要她们随同自尽,并命太监将几个儿子潜送出宫。面对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崇祯长叹“尔何为生我家”,挥剑欲杀之。长平公主举起手臂挡了一下,臂虽断而性命得保。至于崇祯,他的自缢除了有太监王承恩跟随之外,更有“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直到三日之后,李自成部下才在景山发现了崇祯的尸身,并看到了他以血写成的遗诏。其中说道:“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虽然各类史籍对此记载不尽相同,但字里行间都能看到崇祯的自责之情,并希望以一己之死而为天下百姓请命。

网络配图

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开后,在明朝士大夫群体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之间纷纷自尽效仿者不计其数。关外的后金则打起为汉人“雪君父之仇”的旗帜,在吴三桂的引领配合下,进入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当年五月,福临于北京称帝,改年号为顺治,正式建立了清王朝。至此,明清鼎革,王朝变色,一段新的历史由此开。围绕崇祯之死,虽然仍有许多疑点和争论,但崇祯自缢之举所代表的不苟且、不偷生等一些象征意义,则被后世反复提及,并加以纪念。

标签: 崇祯皇帝

更多文章

  • 蔡邕哭董卓背后:董卓用人不拘一格 不任人唯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蔡邕,董卓

    核心提示:《后汉书》这样评价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也就是说,虽然董卓为人残忍,他却能够忍耐本性,积极选拔人才。于是,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蔡邕就在董卓的选拔之列。《后汉书·蔡邕列传》中提到“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董卓对蔡邕“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

  • 三国探秘:许褚为何深得曹操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许褚

    导读:许褚是曹操的贴身侍卫,正史有记载甚至曹操睡觉的时候都由他警戒。相信对于每一个曹营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荣耀,那么曹操为何如此信任他呢?网络配图因为有他在,马超不敢偷袭曹操;因为有他在,曹操才得以渡河免难;他虽然如虎而痴,却为人谨慎,他是许褚,他对曹操有多忠心,我们一直都在低估。许褚字仲康,谯

  • 揭秘:汉武帝是怎样对祖母窦太后进行疯狂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权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没有聪明的母亲,刘彻成为皇帝几无可能。因此,刘彻深知自己的权力来之不易。而继承皇位之初,刘彻并没很快享受到皇帝的一言九鼎之势。正是因为这些坎坷,使刘彻一生之中都在打造至高无上之权。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均不容许出现权力的挑战者。避其锋芒汉武帝刘彻的即位过程比较复

  • 他重演了第二次靖难之役可结局却恰恰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消除威胁进行削藩政策,朱棣作为燕王不得已打起“清君侧”的口号,向朱允炆发动进攻,这场叔侄之争最终以叔叔朱棣的胜利告终。然而就在朱棣死后,他的孙子朱瞻基和他的儿子朱高煦也上演了一场叔侄之争。永乐二年(1404),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

  • 历史上纪晓岚最后竟最后被流放乌鲁木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晓岚

    想必大家对于纪晓岚的了解还是源于那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吧。这部剧让大家彻底了解了这位足智多谋的人,他和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总能让观众感到有趣,那么历史上的纪晓岚最后的下场是如何呢?官场厄运公元1768年,备受乾隆帝宠爱的纪晓岚因给其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获罪,被流放乌鲁木齐。正当纪晓岚一帆风顺,在官场上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艳女到底有多淫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艳女徐昭佩

    在封建帝王大肆玩弄女性的同时,他们的妻妾也往往大搞淫乱活动,宫闱丑闻层出不穷,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个体婚制,出现了两种经常性的、以前所不知道的特有的社会人物:妻子的经常的情人和戴绿帽子的丈夫。”“丈夫方面是大肆实行杂婚,妻子方面是大肆通奸。”这种情况,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真是达到了顶点。例如,

  • 曹操三哭郭嘉 揭秘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嘉,曹操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

  • 东汉遗臭万年的祸国大盗 董卓的滔天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卓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当时,临洮县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是一个防御羌人的边陲重镇。而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年轻时就曾经到羌人居住地游历,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

  • 朱元璋反腐狠招:把烧开的锡水灌进贪官嘴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反腐狠招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史专家马渭源作客《市民学堂》时感慨:明初的官员不好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标准,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手软。当时有一系列酷刑,譬如剥人皮,洗刷人肉,抽肠,阉割……最倒

  • 陈平历六任上司 为何始终位高权重成官场不倒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人在官场飘,焉能不挨刀?官场明枪暗箭的特殊生态环境,决定了做官的风险系数之高。可是,仕途有没有常青树?官场有没有不倒翁?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样的官员如凤毛麟角,稀之又少。西汉初年的杰出政治家、谋略家陈平,堪称一枚久经暴风骤雨考验的胜利硕果。网络配图乡巴佬陈平年近不惑才出来打拼前途,人际关系资源相当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