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明君汉明帝刘庄内外兼修 爱好信封佛教

一代明君汉明帝刘庄内外兼修 爱好信封佛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1/25 15:43:48

秦汉,代表了我国两个不同的朝代—秦朝和汉朝,但汉朝也是由两个不同的朝代所组成的,西汉和东汉。可能你就会问了,为什么西汉和东汉不是同一个朝代,它们不都是冠以汉朝吗?而且皇帝不也都是刘姓子孙么?这是大多数人的认识,但这个认识却是有所偏失的。汉朝的皇帝们却是都是刘姓的汉族人,但中间却经历了战争、夺权和迁都,从理论上来说,皇帝的血脉已经有所改变,皇权集中地也随之而变化。西汉有名的皇帝当数刘邦刘彻,而东汉则以刘秀刘庄为个中杰出的代表。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皇朝的第二个皇帝,他的父亲是光武帝。东汉末年,皇帝的权利早已名存实亡,权利尽数在官宦手中,百姓们民不聊生,作为皇室的分支刘秀历经辛苦终于打下了东汉的江山,重新恢复了汉室的光明。刘庄作为他的继任者,在政治上越发的励精图治,不断实施改革,可以说是他将历经战争的汉朝的千疮百孔加以抚慰,让百姓们可以得到休息,让皇权重新得以中央集中。

汉明帝除了政治上面的清明外,私下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便是信奉佛教,我国佛教得以引入,完全是归功于汉明帝,他派出使者历经千山万水,终于将佛教佛经引入汉室,并专门修葺寺庙,如白马寺,便是当时汉明帝信奉佛教的一大名处。

汉明帝的一生,内外兼修,可谓是一代明君。

汉明帝尊师

汉明帝,刘庄的皇位来之不易,光武帝刘秀立国时他并非是太子,而是一代藩王,只因一则刘秀极度宠爱刘庄之母阴夫人,古代王朝要不就是子以母贵,要不就是母以子贵,刘庄就是属于前者;二则刘庄本人也算争气,从小便表现出天赋聪颖,能察人入微,并观事于无形,深得刘秀的喜爱,觉得此子才华纵横,但当时刘秀仍不能下定决心易储。

直到,刘庄的尊师行为传到了刘秀的耳里,光武帝才决定最后改立刘庄为太子,继承大业。当时刘秀说,此子品德高尚,且天资聪颖,唯有将大汉朝托付于他,才不枉费我打下这江山的辛苦啊。

刘庄的尊重师长的优良品性,不仅是体现在他幼时,更体现在他成年以后,尤其当他登上帝王位之后,对待师长丝毫没有半点不恭敬,言行一致,仍然尊师重道与从前一致,这点才是难能可贵的。这样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心里真实的想法,才是最为真实的体现,一个人平时尊师重道,有可能是伪装,是虚假的体现,要么为博得名声,要么为博得名位,只有在他已经达到人生顶峰,再也无需借助外力的时候,那个人的一言一行才是他本人的真实体现。

汉明帝的尊师,不仅是体现在口头上的,而且时刻以身作则,教诲天下学子们一定要牢记老师的恩情,可见汉明帝是用自己的亲身作为为这句话进行了深刻的阐明。

汉明帝尊师的

汉明帝尊师,他是如何尊师的,是真心尊敬还是故作表面功夫,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汉明帝还是在太子的时候,光武帝便让当时的侍郎桓荣为太子师,教习刘庄学习为帝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刘庄的品性很好,学习上一直不怎么让老师操心,天资聪颖,常能习得一便能自我拓宽时间举例到三,与老师桓荣相处地也是十分融洽的。

随着太子长大成年,继位为皇帝,刘庄也并没有因为政事的繁忙而疏于学习,在下朝后也常常去听取老师桓荣的授课,并将朝政问题拿出与老师共同分析,此中他常常得到了相当大的收获。老师的年龄逐渐的大了,体力也渐渐不如从前,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授刘庄的了,但刘庄依旧会常常去老师处,让老师坐在主位,他便随便找一处位置与众学生们坐在一起,听着老师的讲解。

到了老师灯枯油尽之时,汉明帝守在桓荣的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并以弟子的身份追忆桓荣。

那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作为学生作为弟子,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你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既然能教授你知识就是你的老师,那么你就应该尊重他,将他的话作为自己行为做事之准则。第二,作为中国民族,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他光大他。最后,作为皇帝,一定要以身作则,这样你的臣民才会自学不息。

标签: 刘庄

更多文章

  • 曹操后悔没有听陈登的话:他却因吃海鲜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三国里有一个人,在演义里他的戏份并不多,而且是个墙头草,形象非常不好。但在历史上,他智勇双全,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刘备说他文武超群,刘表说他名重天下,陈寿说他雄姿气壮,曹操更是终生后悔当年没有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陈登。陈登为人爽快,博学多才,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而是要扶世济民。徐州牧陶

  • 韩信够忍受胯下之辱 全是因为胆子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

  • 五岁的光绪皇帝学会了写四个字 慈禧竟喜极而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光绪

    1875年,光绪即位时年仅四岁,今天看来也就是才上幼儿园的年龄。虽然年幼,但因为身份特殊,对于他的教育问题,慈禧与慈安丝毫不敢马虎。亲自擢拔道光、咸丰两朝重臣翁同龢为上书房总师傅,另外还有满文、蒙文师傅。光绪二年(1877)2月21日,是光绪帝开蒙第一天。翁同龢、夏同善、恭亲王奕等人天还没有亮,就

  • 清朝著名的十全老人 尸体被扯着辫子拖出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

    满清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而要说命最好、最有福气的皇帝,那必须是乾隆皇帝。乾隆盛世,并且也自称是十全老人,所谓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受到康熙皇帝的极其爱护。而且自己的父亲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当初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再次推向了巅峰。紧接着乾隆继位,不用太

  • 年羹尧就因为吃了几颗白菜 竟被雍正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年羹尧

    都知道年羹尧是雍正的一名大将,但是即便如此得到皇上的厚爱,也不至于自己吃一个炒白菜都要400块钱嘛,这简直是太贵了。不过肯定是对于年羹尧来说还比较便宜。及时大家都知道年羹尧是雍正手下的大将,但是实际上雍正最后也留不下他,这就是功高震主了。或者就是吃 一个白菜都要400,简直就是极度奢华的生活,只有下

  • 李自成为何不能和刘邦朱元璋一样成为贫民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推翻明朝,奈何在吴三桂和满清的绞杀下遇害于九宫山(存疑)。那么,他为何不能成为和刘邦朱元璋一样成为贫民皇帝,受万民景仰呢?首先,李自成得天下太快,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网络配图李自成虽然创业比较早,但他被孙传庭赶往商洛山时只有十八骑兵,冲出商洛山进入河南,所部不过一千多人,从他进

  • 大明朝第一个投降清兵的将军 娶了清太祖的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永芳

    在民族大义面前,有些人选择了以死报效祖国,有些人选择了投靠新的王朝,继续苟延残喘,几千年的王朝更替,这种事情不计其数,历史上虽然也有发生,择民主而投靠,以往汉人统治的朝代,对于改投新主,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取代了元朝,又被清朝所吞并,也是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在明朝

  • 唐太宗不为人知的一面 唯独偏爱自己第九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

    众所周知隋文帝是一个偏心的父亲,他特别偏爱自己的小儿子,一切严父与君王的规则在他小儿子哪里都形同虚设。无独有偶,在唐朝也有一个溺爱孩子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太宗,他偏爱自己的第九个儿子李治。李治虽然排行老九,但他在嫡系中排名第三,在他大哥和二哥相继被废后,他成了大唐王朝的接班人。李治一出生就受到了唐

  • 王安石趣闻:因为嗜书如命 竟至一年不洗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按理说,像他这样有地位的人怎么着也应该仪表堂堂,但历史上的王安石却是个邋遢至极的主儿。网络配图王安石的肮脏程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家中算是空前绝后。他不是一天两天不洗,而是一年不洗。衣服酸臭难闻,别人跟他见面经常是人还没看到鼻子就闻到了。苏洵曾描述他

  • 多尔衮有三次机会称帝 为何最终没有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十几岁就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在皇太极死后,拥立只有6岁的福临继承大统,福临那时候年纪还很小,于是封为摄政王,独揽大权,恐怕那时候人们只知道多尔衮,没有人知道还有福临这个皇帝吧!但是可惜的是,在多尔衮的黄金年龄,意外坠马身亡,享年39岁。网络配图有人认为,在多尔衮大权在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