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不为人知的一面 唯独偏爱自己第九个儿子

唐太宗不为人知的一面 唯独偏爱自己第九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4/2/8 19:13:36

众所周知隋帝是一个偏心的父亲,他特别偏爱自己的小儿子,一切严父与君的规则在他小儿子哪里都形同虚设。无独有偶,在唐朝也有一个溺爱孩子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太宗,他偏爱自己的第九个儿子治。

李治虽然排行老九,但他在嫡系中排名第三,在他大哥二哥相继被废后,他成了大唐王朝的接班人。李治一出生就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唐太宗甚至因李治的出生发布了一道命令,所有和李治同天出生的孩子都有奖赏!

网络配图

李治也有很多优点,他聪明,据说李治在路都走不稳的时候,就会写"敕"字。李治不但聪明他还特别有孝心,对于《孝经》这本书很有心得。少年李治真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好少年!

李治七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李治虽然伤心,但是他依旧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这完全得益于唐太宗的悉心呵护。

唐太宗特别心疼年幼失母的李治,唐太宗下定决心要把儿子心中空缺的母爱角落用父爱填满,于是唐太宗开始发大招,将李治接过来和他一起住。就这样李治被唐太宗亲子抚养长大,皇帝亲自抚养皇子,这在整个历史中都比较罕见。

网络配图

唐太宗对李治的溺爱已经到了肉麻的程度。说到这两父子的肉麻事件不得不提《两度帖》。《两度帖》是唐太宗远征高丽时给李治写的回信。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李治作为太子要留在后方,这其实是一个惯例,皇帝出门打仗万一有个闪失,江山也不致于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唐太宗要走,李治舍不得,哭了好几天,唐太宗看儿子哭,自己也哭,两父子哭抱头痛哭了一番。哭完后唐太宗还是要走,但他为了和李治及时互通消息还创设了一个飞表奏事制度。《两度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

网络配图

《两度帖》的主要内容如下:爸爸都收到了两次大内文书,还没有收到你的书信。爸爸担心你担心的要死,后来收到了你的回信,爸爸这颗要死的心才又活过来。宝贝啊,你以后生病要告诉爸爸,爸爸生病也会告诉你。我把战场消息拷贝一份给你。哎呀,爸爸想你想的要死,不知日才能相见。

这封肉麻的《两度帖》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教科书级的溺爱。帝王之家的父子亲情,更加难能可贵。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王安石趣闻:因为嗜书如命 竟至一年不洗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按理说,像他这样有地位的人怎么着也应该仪表堂堂,但历史上的王安石却是个邋遢至极的主儿。网络配图王安石的肮脏程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家中算是空前绝后。他不是一天两天不洗,而是一年不洗。衣服酸臭难闻,别人跟他见面经常是人还没看到鼻子就闻到了。苏洵曾描述他

  • 多尔衮有三次机会称帝 为何最终没有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十几岁就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在皇太极死后,拥立只有6岁的福临继承大统,福临那时候年纪还很小,于是封为摄政王,独揽大权,恐怕那时候人们只知道多尔衮,没有人知道还有福临这个皇帝吧!但是可惜的是,在多尔衮的黄金年龄,意外坠马身亡,享年39岁。网络配图有人认为,在多尔衮大权在握,文

  • 此人见识不凡算无遗策 他若在曹操必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

    要评三国第一谋士,我却认为非郭嘉莫属。 史书记载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厉害,我们先来看一下郭嘉 的生平。网络配图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

  • 此人谋超卧龙凤雏 三国第一谋士竟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三国第一谋士鬼才到底有多厉害? 三国战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竟争。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足智多谋的谋士。大家 耳熟能详的一般有:卧龙凤雏,二荀郭嘉。 如果要说三国第一谋士,许多人都会首推诸葛亮。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网络配图史书记载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厉害,我们先来

  •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是赵匡胤一生中最大政治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网络配图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

  • 揭秘历史上最牛逼的太监 连皇后都要给他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忠贤

    对历史我们从来都是应该辩证的去对待它,所以关于“千古奸臣魏忠贤“,究竟是不是真是1个伪命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感觉都是正面积极的,有的人感觉都是负面消极的。当然,公众影响也比较大一点。现在我们就来谈谈魏忠贤在史中的一些作为:今天看见的魏忠贤形象大部分都是史书上记载所述。人们最后稍加装饰。那么先看。那时

  • 野史揭秘:慈禧死后花了多少钱财给其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

    慈禧跟光绪去世的时间,相差只有一天。这也导致了光绪的死充满了疑点。在光绪还没有驾崩之前,慈禧在朝堂上跟大臣嘱托后世时,就让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光绪确立了谥号“德”。一般来说,对于皇帝的谥号,那都是死后,由后代人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的评价。可光绪当时还只三十八岁,虽然是经常传出生了重病,但也还是年轻力壮的青

  • 史上“连自己的皇后都救不了”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比曹操小了28岁,相差了一代人还要多,因当时的大汉末年局势让他们走在一起,并彼此纠缠。对曹操来说汉献帝是让他在三国时期政治生涯上追重要的一个人也是对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网络配图 说最重要,是因为曹操得到汉献帝后形成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局面,与其他势力相比政治上更为主动,同时有大批人才冲着

  • 最流氓的皇帝刘邦: 对下属粗口辱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刘邦是史上最流氓的皇帝。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从小就不学无术。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都知道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就只有刘邦还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脏话都不改,可见其流氓气息和文化成度。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

  • 伯夷叔齐:为啥饿死也要坚持暴君纣王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纣王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伯夷叔齐为道德典范,歌功颂德。伯夷叔齐典故讲述的是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