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晁盖的唯一知己 为什么没当山寨的大当家

他是晁盖的唯一知己 为什么没当山寨的大当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2/11 20:26:45

在上梁山之前,林冲连晁天王是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可是却在后来坚决的拥立他做了那梁山泊主,而且在其失势之后仍旧不离不弃,让人不仅为他重情重义的行为所感动。话说当初晁天王一行人从那杨志手里巧夺了生辰纲之后不久,便被官府查了出来,见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立即开始外逃。这个时候的林冲还在家里同高衙内等人周旋呢,在晁天王他们到达梁山的时候,林冲也刚刚过了王伦这一关,被准许留在了山上,而且是首领的身份,不过因为还是新人,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发言权。

网络配图

虽然待遇还可以,但在林冲的眼里王伦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头领模样,因为此人不但斤斤计较,肚量极小,而且还嫉妒那些有才能的人,对他们暗中打压。借着这一因素,在晁天王他们上山之后,经过吴用施计挑拨,使得林冲大义凛然的将王伦斩杀在枪下。在他的眼里,王伦虽然是个落第的书生,但是实际上胸无点墨,根本就不配当山寨的大当家。他还骂王伦只是个穷酸秀才,是多亏了杜迁才能够得到这个山寨,而且柴进对你是鼎力相助,既给你筹算路费,还跟你交好,如今他推荐我来到这梁山泊,却遇到你百般的打压,现如今这么多英雄好汉来此地相会,本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你却想要将他们打发下山。这梁山泊是你一个人的吗?不杀了的话只能坏了大家的好事,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没本事的人,就不配当山寨的大当家。

可是,那么在林冲的眼里,什么人才有资格担此重任呢?首先要大公无私,对兄弟们好,心胸坦荡一些,不要太阴暗,最好还懂得宽容他人。综上所述,晁天王基本上都符合,所以他便对众人说,自己曾是禁军统领,流落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今天大家都聚集在这里,但受碍于这小肚鸡肠的王伦,他这个人太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所以一直都在推脱拒绝,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杀了他。不过可不是我贪图他的位置,我虽然武功不错,能够打退官兵,斩杀敌寇,而那晁天王也是个仗义疏财的好汉,他有勇有谋,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凡是听说过他的,有几个不佩服的?今天我们不论武功,只以义气为重,那么我看他做这新的山寨之主就再合适不过。

网络配图

对于他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晁天王便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梁山泊的泊主,而林冲呢?他不但将大当家的位子让了出去,还主动将吴用二人推到了自己的前面去,

甚至在后来宋江上山的时候,他也是继续避让,这种大公无私的胸怀,实在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到了后来吴用等人纷纷转投到了宋江麾下的时候,唯独林冲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他坚守在晁天王的身边,让晁盖非常感动。因此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他也只让林冲随其上阵迎敌,可见他在晁盖心目中的地位。

后来晁天王亲自应战时,却发现有一人先出去了,那边是林冲,从第一阵就开始为他出生入死。两军混战的时候,梁山军乘胜追击,紧紧的跟随在晁天王身边护他周全,意识到不妙之时,也是他抓紧后退收兵,一边护驾一边撤退。在晁天王接待那两个和尚时,也是林冲主动提出疑问,担心他陷入敌人的诡计之中。出兵时他也总是主动请缨,在遭到拒绝后,还亲自点兵随晁天王应战,可谓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网络配图

不过因为晁天王一时大意,中了史文恭的毒箭,命不久矣,在那段日子里,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唯独只有林冲。也正是因此,晁天王才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让有能力抓住史文恭的人当山寨之主,不用说宋江,当时梁山上除却林冲之外,任意一人都不是史文恭的对手,所以晁天王这句话明显是在偏向林冲。不过林冲自知他不是个领袖型的人物,反而主动推举宋江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易,可见其是个识大体的人。

说起晁天王的一生知己,也就只有曾与他生死与共过的林冲了,虽然不幸而亡,但是在死前能有这样一位知心兄弟,想必他也应该心满意足了。相比较那些因为利益才勾搭在一起的鼠辈,还有那些只知道升官发财的世俗之人,林冲绝对是这本书中最为正气凛然的人物了。

标签: 晁盖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篡改史书 被后人斥为“罪莫大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程度上被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

    很多人对于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可能无法理解,在民间嘉庆皇帝要杀和珅的理由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什么版本的都有。其中像是嘉庆担心和珅造反这才杀死他也被很多人所接受,还有就是他通过诛杀和珅,缓解民怨,他将责任都推给了和珅,这种说法也有很多人信服。网络配图嘉庆皇帝在登基后并没有马上就获得实权,当时的权利仍是掌握

  • 他亲历三个朝代刘备错过了他却被曹操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群

    刘备,不管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王。可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相比其他两个君王,却是最狼狈的,每次都被各路诸侯欺负。虽然刘备时时刻刻都想要复兴汉室,可是却始终没有强大的实力。人们总结了原因,就是刘备身边没有过早的遇到一位顶尖的谋士来为他出谋划策。刘备在新野的时候,遇见了徐庶,徐庶帮他击败

  • 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康乾盛世”的赫赫大名,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当时几位皇帝可谓是功不可没。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都被视为难得的贤主明君。 然而,我认为这应该叫“康雍盛世”则更贴切一些。我认为乾隆皇帝的被严重高估,甚至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网络配图乾隆以前的各代皇帝已经给乾隆扫

  • 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除,丞相专门设下计谋,让其与袁术交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丞相将另外一大军事集团,拉入了对付刘玄

  • 诸葛亮最后一计:为防司马氏掘墓遗言秘葬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历时最久的时期。由于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战乱频繁,这一时期的墓葬具有以下特点:墓葬形式多种多样,盗墓活动异常猖獗,各种传说不胫而走。疑冢和秘葬,就是这一时期出现最多的丧葬形式。不少名人采取了这种形式。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石虎死后设置了疑冢,后来有人曾盗掘石

  • 此人带兵打仗一败涂地却位极人臣: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寂

    唐高祖从举义旗到建立大唐王朝,帐下有难以计数的能人志士,其中事迹最显著的有二人,一个是裴寂,另一个是刘文静。两人并称为“绝代双骄”。今天我们来说说裴寂官场沉浮史。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东南)人,出生于河东望族裴家中的“西眷裴”,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裴寂的祖父裴融,北周时任司木大夫;

  • 诸葛亮张飞打哑谜:张飞的回答表其直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

    小编来给大家讲一则趣闻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当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试探张飞。网络配图对于自己主公身边的两个兄弟总想试探一番。有一次,他对着张飞用手朝天一指,张飞用手朝地上一指。诸葛亮点点头,伸出三个手指头。张飞看了,也伸出五个手指头。诸葛亮又用手指指胸口,张飞指指自己的袖子。诸葛亮大惊,对张

  • 军事理论天才马谡之死 责任究竟在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谡

    马谡纸上谈兵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结局很惨。马谡才气过人,好谈论军事,诸葛亮非常器重他在军事技能上的才能,两个人常常谈论到深夜。虽然刘备临终时告诉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但诸葛亮相当不以为意,很是偏爱重用马谡。诸葛亮七擒孟获时,马谡曾献计:“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

  • 历史揭秘:比慈禧更厉害的慈安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安太后

    导读:在清朝末期,有一个直到如今都被忽视而又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比慈禧更为厉害,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她们的关系可以说是很不一般。网络配图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