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让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

朱棣为什么让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4/1/23 1:15:54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网络配图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网络配图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高炽最终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继承制对朱棣的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朱棣喜欢仁宗的长子朱瞻基。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有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用古代命书的说法,有“旺夫命”。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网络配图

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

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七日他正式登基。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马谡被斩是因透露出诸葛亮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诸葛亮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后世人对蜀国后期人才凋零,极度匮乏的情况的一句评论,蜀国为何在后期面临如此严重的人才问题呢?有一种言论认为,诸葛亮才是蜀国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因为他的独断专行,事必躬亲,造成蜀国人才无法得到锻炼,因而无法承担起复兴蜀汉的重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诸葛亮是否有这样的

  • 明朝的张居正死后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古埃及最出色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比较传奇,他是古代埃及王朝的一位出色的法老。于公元前1303年拉美西斯二世出生在埃及皇家,并开始书写他自己传奇的一生,在拉美西斯二世十岁左右时就开始参与处理军中事务,在他十五岁左右时已经开始远征作战。这些经历不仅使他增加了军事经验,也为他后来不断地对外远征埋下了种子所以拉美西斯二世也

  • 拒绝女色励精图治却被政治正确逼入绝境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

  • 揭秘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廉颇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

  • 历史唯一自动禅位的皇帝是谁?他放弃的是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网络配图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

  • 吴桥兵变是孔有德引火自焚才逐渐平息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有德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升为了蓟辽督师

  • 揭秘:为何说诸三国人物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对于诸葛亮这等优秀的人来说,他应该是谁都不怕的,可是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中,大家都应该是相互制约的,那么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到底最怕的应该是谁呢?相信不同的人会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很多人说诸葛亮怕曹操,或者说诸葛亮怕司马懿,其实我恰恰认为诸葛亮最怕的人应该是关羽。

  • 揭秘古代第一女神相因善于相面被汉高祖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负

    在印象中,算卦看相的几乎都是老先生,很少见到女性。偶尔见到也是神婆。可在汉朝,却有一位善于相面的女性。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神相。关于此人的事迹,有些神话色彩。对于历史记载,本人也不好更改。故,其中真假大家自辩。网络配图相传,前221年秦国灭齐。始皇帝令天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

  • 名相诸葛亮甘愿娶丑妻黄丑人是不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提起诸葛亮,人们自然会想到他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形象”。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堂堂,英俊之极,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按照罗贯中的描述是,诸葛亮“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有神仙之态。”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