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灭明朝进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李自成灭明朝进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3/12/20 13:43:49

做的一手好广告的闯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一路从西北杀进了北京城,逼得操劳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276年江山断送"贼"手。后来李自成却被吴三桂"引诱"至山海关,不幸被清军和吴军联合绞杀,大顺政权随之夭折。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但历史上也有疑问。李自成消灭明朝占领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网络配图

历史不是没给李自成机会。据史料记载,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不仅百姓夹道欢迎,明朝王公大臣也很快认清现实,争相投靠新兴的大顺王朝,被当时的有识之士如史可法的痛斥"北方死节之臣寥寥"。即使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曾考虑归降,可见是明朝大多数官员的真实写照。

但李自成最终却没有统一天下,小编觉得他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第一,李自成们没有意识到关外的清军是同他争天下的头号敌人。明朝为什么会被李自成灭掉?其实不仅因为农民军作战勇猛,明朝军备废弛,远在关外但已多次威胁京畿的清军更是致命掣肘。面对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的决策,崇祯一直无法做出决断。本想灭掉李自成后再与清军决一死战,但历史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

彪悍的满洲骑兵是崇祯的心头堵,但李自成及其领导集体却始终未重视。

网络配图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战略就应该是消灭明朝后,即刻率领大军东进直捣清军,统一北方。可是李自成的主力部队还留在河南与湖广地区与明朝军队激战,这种分兵的策略让北京地区的军队实力不足。对于清军,他认为清军与自己无冤无仇,也能接受关外由清军统治的事实。宁愿招降吴三桂,甚至做出了召吴三桂带领军队回北京的昏招。而不是派出自己的大将去镇守。

可是回京半路上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偷偷和多尔衮形成协议,降清成为必然。吴三桂突然"叛变"造成李自成非常被动,不得已只能亲征,面对多尔衮与吴三桂的联合部队,无力支撑,风风火火的闯王因麻痹轻敌失败了,只好退出北京城,清军随之进城,开始了野蛮的"剃发易服",京城百姓无比怀念不纳粮纳税的那段大顺朝日子,但历史不是百姓决定的。

网络配图

第二,农民出身的李自成与地主阶级的天然矛盾,造成他缺乏统治天下的基础。前面小编提到,大顺朝做广告说,闯王来了不纳粮,而且颁布了追赃助饷的政策。农民很开心,打倒土豪劣绅,收缴来的粮食和金银交到军队打仗,并没有建立赋税征收体系,说白了还是草台班子。刚刚归降大顺朝的地主阶级一看傻了眼,农民李自成根本不是自己的新靠山,这是要自己的命,心里叫苦不迭。由此,当时最有经济实力和政治资源的士族阶层再次成为了李自成的敌人。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啊。

李自成是汉人,面对清军的威胁,理应将汉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目光短浅、缺乏战略导致了农民政权在极短的时间内溃败消失。在明末清初的关键时刻,不得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标签: 李自成

更多文章

  • 一个难得的明朝皇帝,一个死刑需审核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仁宗

    中国明朝时,明高祖朱元璋制定的明朝法律虽然严厉,但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惩治鱼肉百姓、尸位素餐的贪官奸吏,所以明朝是中华历史上对官员最严厉的一个朝代。然而,明朝的官员要想通过诬陷杀死、除掉一个底层的平民百姓却是不容易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太子朱高炽都曾下令,判死罪的,必须反复上奏五次,核实五次,才能获

  • 当皇帝太容易,赵匡胤稀里糊涂的做了大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家境贫苦。在他幼年时,父亲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外出逃难,离家外出闯荡事业。父亲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就开始受到冷落,家境也日益艰难。公元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成家之后,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闯荡出一番事业。赵匡胤

  • 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福王朱常洵

    373年前的今天,在中原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在攻陷洛阳之前,尽管李自成有起义农民军数万人,但多是河南饥民,战斗力相当低劣,其战斗骨干仍是其旧部约六七百人。之所以其能夺取洛阳,并非其力战之功,在于明军因得不到军饷而哗变。但是,李自成部在攻克洛阳后,

  • 项羽并非不肯过江东,而是过不去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千百年来所谓的“乌江自刎”让后世英雄为项羽无限惋惜。然而项羽究竟是“不肯过江东”还是无法过江东?如果说项羽是由于“厚黑学”没学到位,为了面子与名声而不肯渡江,那么实在是小瞧了项羽。据记载,鸿门宴后,项羽仅因秦人发了几句牢骚就要了人家的命,“之后又违背当初的誓言,废黜了先前拥立的“义帝”,大分天下。种

  • 成吉思汗一小时屠杀175万人!真相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近日美国著名历史学和人类学专家乔舒亚‧克拉克发表文章,向读者再次重新分析和审视历史上最著名的领袖成吉思汗,解密一些有关成吉思汗的谜团,特别是向世人揭开成吉思汗1小时杀死174.8万人的历史传说。克拉克认为,在冷战结束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又重新被世界所认识。做为蒙古国的「国父」,成吉思汗重新在

  • 赵匡胤应征入伍心甘情愿地做了郭威的一名亲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南下投军过程中,曾经在襄阳一个寺庙借宿,被方丈赠以银两,而且走的时候得到了指点——一直向北,定会遇到贵人。原来,这方丈消息灵通,他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后汉大将郭威,奉朝廷之命,为了平定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抵御北方契丹人的入侵,正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于赵匡胤这样的武学之才,这正是一个大好的

  • 千古奇闻:历史上哪个皇帝为图皇后不认亲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存勖

    五代十国时的奇闻怪事实在多,有人为了图谋皇后宝座,居然连亲爹都不认了,你说这是不是千古奇闻?这件事发生在李存勖为晋王时,这一日,晋梁之间战事稍停,李存勖班师回到晋阳。曹太妃在王府设宴庆贺儿子凯旋归来,并召侍女歌舞弹唱助兴。酒至半酣,李存勖乘着酒兴,站起身来,引吭高歌。原来他不仅会打仗,还通晓音律,爱

  • 揭秘刘邦重用韩信的真相:并非惜才而是为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成也萧何败萧何,讲的是韩信因萧何的推荐得以成事,有因萧何诱因吕后被杀。其实,说韩信被杀是因为萧何有点牵强,吕后要杀韩信,萧何又能怎样?倒是韩信的被重用,则完全是刘邦照顾萧何的面子而已并非爱才!其实,杀韩信,难说就不是刘邦的主意!刘邦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又不给官职,听到韩信的死信第一反应是

  • 关二爷不要钱不要女人 死皮赖脸跟着刘备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大家都知道关羽关二爷吧?他老人家被后世尊称为武圣。我不服,他凭什么?他论智不如诸葛亮。他关羽论武也打不过人家吕布吕奉先啊。想当初他们哥仨极其不要脸的跟人家吕布3V1,也就是将将跟人家打个平手呗。然后华容道被诸葛亮算计了,都立完了军令状了,没完成斩杀曹操的事儿还厚着脸皮继续在刘备那呆着。我说他脸怎么那

  • 乾隆皇帝的生辰八字为何如此神奇?是真有天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

    康熙首次见到弘历,便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