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古代贤臣们的先见之明:孙坚预测董卓为祸

盘点古代贤臣们的先见之明:孙坚预测董卓为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84 更新时间:2024/1/16 13:23:32

说起某人具有不凡的眼光,我们都爱说他目光如炬,眼光深邃,见识不凡,而如此眼光其实是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超群的判断力为前提的,读史书,每每见识古人令人惊叹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不由佩服之极,惊叹不已!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终使百弊丛生,乱象千层的汉王朝名存实亡,天下豪雄逐鹿,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董贼未乱汉庭之前就有人看出其人心恶性戾,残暴好杀终将为祸国家,是谁呢,就是有名的破虏将军孙坚,当时孙坚还是张温的属僚,一次张温奉旨宣召董卓,董卓拖拉半天才到,态度倨傲,孙坚认为董卓之前已犯重罪,今又狂傲辱上,其人手握重兵又无礼教,蔑视国法,心不可测,终将为害国家,应军法从事,建议张温斩杀董卓,但张温无胆,使董卓进一步坐大,最后成为乱国贼子.

网络配图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中国无人不晓,是非曲直是众说纷纭,其实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马谡也因才华横流还好论军事而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不过刘备却不看好马谡,临终前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最后才有街亭之失,北伐吞恨,无功而返。

李靖这位为大唐立下绝世功勋的天才将帅在隋朝时官职虽然卑微,但当时的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后来李靖平梁萧铣,剿杜伏威、辅公祏,灭突厥,降吐谷浑,用兵如神,屡出奇兵,战无不胜,扬名江南,威震北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官拜尚书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封爵卫国公。有意思的是李靖本人也准确预测一个人,这人就是另一名将候君集,当年他曾对太宗说候君集终会犯上作乱,后候君集真的因参入政变被杀。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其人儒雅风流,性耿刚直。曾言安禄山' 禄山

狼子野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絶后患。然而不为玄宗采纳。后来安史之乱猝发,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司马炎吞吴之后,天下一统就志得意满,开始变的骄奢淫逸,纵情声乐,国政很快废颓,社会道德很快败坏,社会风气以奢以享乐为要,当时的宰相何曾归朝后对他的儿子们说:国家初创,本因朝气勃勃,但我每次参加朝会都谈些日常琐事,很少谈及国家大事,这不是好兆头,国家必有大难,你们这一辈人也可以幸免,他指着底下一群孙儿,“此等必遇乱亡也。”二十年后果然天下大乱,何曾的孙子何嵩大哭:“我祖其大圣乎!”何氏一族在乱世之中死亡殆尽。

网络配图

前秦名相王猛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其功不下诸葛孔明,虽然名气远不如诸葛亮那样家喻户晓。但没王猛也就没苻坚辉煌一时的霸业,王猛眼光毒辣,当初桓温北伐,驻军灞上,王猛怀辅政济民,治国安邦之心去拜访桓温,桓温问他::“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王猛看出桓温虽胸怀大志但韬略才智有不足,又没重用自己之意便离开了桓温。后择明主苻坚,终成就大业,临终前,王猛涕泪肺腑对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可惜苻坚被表面的辉煌迷惑了,几年后不顾一切,倾全国之力南伐东晋,淝水一战兵败如山倒,后方慕容垂、慕容冲、姚苌等早怀异心的野心家乘机叛变,前秦帝国一夕间四分五裂,一统江山也如东流水,梦一场,苻坚饮恨而亡。

东晋陶侃,出身贫寒,却在高门大族垄断高层权力中奋起,最后投身军旅,因军功而拜将封侯,都督八州军事,官居太尉。其人考虑周详,虑思长远,任荆州刺史时把造船后的木屑都留下,后大雪路滑这些木屑派上了用场,而用完竹子把竹节都留下,后也在桓温伐蜀中立功。

房玄龄,大唐名相,房谋杜断青史留美名,大智之人必有大识见,想当年,大隋还是一派繁荣向上景象,国势很盛。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却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

网络配图

荀彧,曹操之子房,算无遗策,谋出百中。当董卓声势熏天时,曹操也心为之怯,问计于荀彧,荀彧说:“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官渡之战前,袁绍据四州之地,兵多将广,曹营内部也各执一词,多是认为无力对抗袁绍,然荀彧一番言论打消了曹操的顾虑::“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标签: 董卓孙坚

更多文章

  • 震撼揭秘!曹操为何对二手女人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就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星夜前来拜访周瑜。《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写的就是这段精彩情节: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

  • 帝王秘事:刘邦后宫女人争风吃醋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

    刘邦是徐州市沛县阳里村人(一说今丰县城西),本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无所不会,40岁时还是光棍一个。这么大的人还没有老婆,怎么解决性需要?除了嫖娼,刘邦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性伙伴,常年与一个姓曹的女人鬼混,还把曹肚子搞大,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肥

  • 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 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芈月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武王因为举鼎送命的这年,正是公元前三零七年。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可别以为燕赵两国

  • 李秀成从被凌迟改成斩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秀成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被封为忠王,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是我国近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忠王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生活非常的艰难,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被屡屡升职,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的将领大大的损失,李秀成作为青年将领被迅速的提拔成为了忠王。

  • 太子李弘未婚妻曾被人侮辱?太子李弘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弘

    哪知道,咸亨二年(671年)揭出了此女被武敏之给玷污过,于是大婚泡了汤。婚事拖了两年,父母又为李弘物色到了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之女。这年李弘恰是二十二岁。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于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揭唐高宗为何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高宗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网络配图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

  • 姜子牙老婆是谁?古代裸婚第一人竟然是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

    “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对这个当下时尚,在讲究明媒正娶、程序繁琐的古代似乎不可能。如果你这样想,你可能错了。唐朝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婚姻,就很典型。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惠。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

  • 深扒诸葛亮北伐真实意图:恢复汉室只是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导读]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国小力弱,其整体实力远不及曹魏,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却一反常规,执意率众五出祁山,北伐曹魏,这与其“谨慎”的性格是相悖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难道真的是为了恢复汉室吗?其实不然,虽然“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北伐的口号,但是,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不止仅此:一方面,

  • 蜀汉后主刘禅娶了谁的女儿作为自己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娶了谁的女儿

    刘禅的两位皇后都是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刘备称帝,张飞的大女儿嫁给刘禅做太子妃,等到刘禅继位后,刘禅便封张飞的大女儿为皇后,这个就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任皇后,敬哀皇后。十五年后,张飞的大女儿去世了,谥号敬哀皇后,被葬在南陵。之后敬哀皇后的妹妹,张飞的幼女在早年入宫贵人,在姐姐死后,刘禅就立了她做皇后,

  • 揭秘:蜀国被灭为什么只有关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网络配图三国后期,蜀国基本没什么人才,在三方势力中属于弱势,最后被司马昭灭掉。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对蜀国的君臣百姓一律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