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靠什么做到最高官位?却因得罪皇帝遭株连

他靠什么做到最高官位?却因得罪皇帝遭株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4/1/20 16:47:33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网络配图

重满轻汉,一直是清朝惯用的统治策略。但即便如此,在汉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汉人,应属张廷玉。张廷玉辅佐了清朝的三代君王。在雍正年间得到了重用。雍正当政的时候,张廷玉官职做到了军机大臣(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的位置,这在汉人中是史无前例的。张廷玉死后,也没有任何汉人,达到过这个高度。

雍正,是历史中最勤奋的皇帝,要得到雍正的赏识,那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到的。张廷玉厉害到什么程度,如果说雍正突然想到一个事,把大致意思给张廷玉一说,张廷玉马上就能写出圣旨。张廷玉更厉害的是,不与皇帝争名,张廷玉历经了清朝三代皇帝的统治,肯定经历过很多大的变局,但在清朝的史书中,比较大的一些事情上面,几乎找不到张廷玉的影子。官做到了军机大臣,居然在史书中找不到一点,突出的贡献。这就是张廷玉的过人之处。

张廷玉之所以能做这么高的位置,靠的是过人的能力,和不与皇帝争名的策略。雍正皇帝临终前,托付张廷玉与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中,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这么大的荣誉,这在清朝的统治中,仅此一人。

乾隆本人爱玉成癖,使得清代宫廷玉器做工之精、器型之众、使用之广、数量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媲美的。这些玉器是对数千年来传统制玉的集大成。

例如横空出世的大型玉雕山子,取材于山水图画,立意情景交融,攻克巨材大关,成为清代玉器繁荣的主要标志。又如仿古器物,由于乾隆对汉族传统文化倍加崇仰,对古旧文物尤其珍爱,“乾隆工”由此代表了我国仿玉发展的最高成就。在乾隆的倡导下,清代玉器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极致:无论是纹饰和雕工,都荟集了历代玉之大成,并且将传统的制玉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网络配图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两次平定边疆之后,新疆每年有2000公斤贡玉运达京师,造办处及苏、扬二地将和田玉材广泛应用,和田玉已然成为宫廷用玉的主流。清代初期,南方玉器制作技艺更高,大型玉器需运到南方加工,但到了清末,名家荟萃,老北京已成全国玉器加工的翘楚,所谓“欲得精工,必得京工”。

乾隆即位之后此时的张廷玉,可能做错了生平唯一的一件事。他在感谢皇上恩典之时,重提了先帝雍正之遗命。他说:“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他的意思是提醒乾隆,他死后“配享太庙”的事情,还请皇上记下哦。其实,依我理解,张廷玉此举,只是仅仅向皇上表明,我只是一个凡人俗子而已,不懂“老而戒得”的道理,是没有什么抱负的人,皇上自可放心。

网络配图

然而,乾隆没有听出来,他不高兴了。“上意不怿”。不过,还是顾于情面,替他“颁手诏”,并以明朝刘基(刘伯温)乞休后仍有配享为先例。第二天,皇帝颁布手诏赐之。因有风雪,张廷玉年迈没有到场,“不亲至”,而让次子张若澄代为谢恩。乾隆因此大发雷霆。其实,乾隆早对张廷玉有所不满了。借此机会,他一并发泄了,“降旨切责”。当时在场的协办大学士汪由敦为张廷玉求了情。结果,次日张廷玉只好亲自上朝致谢。乾隆火气仍未消。他说,你不是身体不好吗?怎么今天来了呢?这分明是欺君之罪。结果,乾隆皇帝借题发挥,先是责汪由敦“漏言”之罪,下旨削去张廷玉伯爵,同时将到任不足一月的汪由敦(注:这个汪由敦是张廷玉推荐的)也免职了。一年之后,张廷玉再次提出南还之意,并以“请罢配享治罪”,乾隆因此大怒。在乾隆看来,你分明就是赌气。因此,他借其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张若澄续妻之父)之罪,株连了张廷玉,下令尽缴张廷玉历年皇帝所赐玉器宝物。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他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儿子都盼着他早日归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很多的皇帝都活了很大的一个年龄。但是他们当皇帝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生命里面他们虽然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当他们退位以后新皇帝会不会遵循着他们的轨迹继续前行?网络配图在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个皇帝,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活得最长的一个皇帝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25岁的

  • 盘点古代贤臣们的先见之明:孙坚预测董卓为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孙坚

    说起某人具有不凡的眼光,我们都爱说他目光如炬,眼光深邃,见识不凡,而如此眼光其实是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超群的判断力为前提的,读史书,每每见识古人令人惊叹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不由佩服之极,惊叹不已!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终使百弊丛生,乱象千层的汉王朝名存实亡,天下豪雄逐鹿,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董贼未乱汉庭

  • 震撼揭秘!曹操为何对二手女人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就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星夜前来拜访周瑜。《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写的就是这段精彩情节: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

  • 帝王秘事:刘邦后宫女人争风吃醋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

    刘邦是徐州市沛县阳里村人(一说今丰县城西),本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无所不会,40岁时还是光棍一个。这么大的人还没有老婆,怎么解决性需要?除了嫖娼,刘邦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性伙伴,常年与一个姓曹的女人鬼混,还把曹肚子搞大,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肥

  • 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 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芈月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武王因为举鼎送命的这年,正是公元前三零七年。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可别以为燕赵两国

  • 李秀成从被凌迟改成斩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秀成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被封为忠王,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是我国近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忠王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生活非常的艰难,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被屡屡升职,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的将领大大的损失,李秀成作为青年将领被迅速的提拔成为了忠王。

  • 太子李弘未婚妻曾被人侮辱?太子李弘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弘

    哪知道,咸亨二年(671年)揭出了此女被武敏之给玷污过,于是大婚泡了汤。婚事拖了两年,父母又为李弘物色到了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之女。这年李弘恰是二十二岁。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于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揭唐高宗为何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高宗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网络配图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

  • 姜子牙老婆是谁?古代裸婚第一人竟然是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

    “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对这个当下时尚,在讲究明媒正娶、程序繁琐的古代似乎不可能。如果你这样想,你可能错了。唐朝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婚姻,就很典型。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惠。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

  • 深扒诸葛亮北伐真实意图:恢复汉室只是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导读]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国小力弱,其整体实力远不及曹魏,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却一反常规,执意率众五出祁山,北伐曹魏,这与其“谨慎”的性格是相悖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难道真的是为了恢复汉室吗?其实不然,虽然“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北伐的口号,但是,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不止仅此: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