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擅长伪装的皇帝:杨广为巡游找完美理由

最擅长伪装的皇帝:杨广为巡游找完美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2/4 1:30:05

说漂亮话,不办漂亮事,大概好多人都做过。历史上最厉害的是隋炀帝,这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皇帝,但是漂亮话,却说的很多。堪称是历史上说话最漂亮的皇帝。

隋炀帝本名杨广,又叫杨英,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独孤皇后,杨广小时候长得很帅,又很聪明伶俐,在众多儿子中,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最喜欢的就是他,要不别人说漂亮的孩子有人疼吗?

杨广是在福窝里长大的,父亲没当皇帝之前,是北周的大官,杨广的姐姐做了皇后,因此杨广很小就被封为雁门郡公。后来,父亲篡了女婿的皇位,杨广被封为武卫大将军,后来晋升为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叫做朝中有人好做官。

杨广是个很会做秀的人,知道父母喜欢简朴,喜欢孝顺,就努力做一个简朴孝顺的好孩子。父亲来到杨广的住宅里,发现乐器上弦子都断了,而且上面落了很厚的一层灰尘。父亲认为杨广是个不近女色的圣人,很赞赏他。他去参观围猎,遇上大雨,有人献上雨具,杨广说:士兵们都在雨里淋着,你们让我穿上雨具,这像话吗?当时就让三军感动的稀里哗啦。

网络配图

杨广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因此一直都觊觎皇位。打南陈的时候,杨广查封府库,秋毫无犯,查处贪官污吏,明正典刑,天下人都称他贤明之主。杨广的做法让独孤后很受感动,独孤后是个妒忌性很强的女人,她不仅不让老公纳妾,还不让自己儿子纳妾,大儿子杨勇喜欢漂亮女孩,贵为太子,自然有很多美女投怀送抱,独孤后很反感,小儿子杨广表面上不近女色,很少与别的女孩拉拉手。独孤后一直闹着要二儿子杨广为太子,由于经常吹枕头风,隋文帝也被独孤后打动了,就立了杨广做太子。

隋文帝晚年,独孤后死了,后宫没有人管束,便开始宠幸宣华夫人容华夫人,以致身子每况愈下。身子弱的时候,看事情反而更清楚了,因为有一次居然听到漂亮的宣华夫人告太子的状,说太子意欲乱伦,情急之下,隋文帝招来杨广大声申斥,哪知此时的杨广非同昔比,早已串通左右,把仁寿宫围得密不透风,然后弄死了老子,自己登了基,做了皇帝。

此时的杨广说话仍然很漂亮,下诏书说:从前贤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关键是在于爱护百姓吧?既使人民富裕又进而施行礼教,家家丰裕、人人富足,所以能使风尚淳朴,习俗敦厚,远方的人前来归顺,近处的人安定。凡政治稳定、事业成功的,大都经由这条道路。朕恭敬地承继了帝王之位,安抚培育黎民百姓,日夜恐惧戎慎,好像面临大河深谷。虽然努力遵奉前辈的功业,不敢出现差错,从长远来看,处理政事的策略、手段还有许多缺欠。

况且国家幅员辽远,人口众多,朕未得亲临各地,询问民间的疾苦。常常忧虑那些隐居不仕的人尚未被举荐,受冤的人还不曾申冤,一物失所,就会损害谐和的气氛,四方有作恶犯法的事,责任在朕身上,所以日夜增多叹息,戎慎恐惧充满胸怀。

网络配图

现在刚刚开始施行政教,应实行宽大政策。可以分头派遣使臣,巡视各地风俗民情,宣扬风俗教化,举荐选拔那些沉抑下层、不得升进的人才,为无辜被囚的人申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田的人,要给予优抚。对难以生存的鳏夫、寡妇、孤老、孤儿,要适当加以帮助救济。

对信守节义的男人,气节高尚的妇女,要在其家族乡里中予以表彰。对高年的老人,要授给官衔,并且依据另外的条款,赐给他们粮食和布帛。患重病的人,供给侍候他的人,虽有侍养之名,而无救济供养之实,要查核清楚,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抚恤侍养。如果有声名显著,操行美好纯洁,以及在学业才能上有一技可取的,都应访询选择,引领他们入朝任职。

所在州县的官员,要按一定的礼仪送遣他们。对那些败坏政事、危害人民、不利于时世的,使臣还朝的时候,应全部记录在案,奏报朕知。后来又下诏令说:“倾听收集众人的议论,与平民百姓商量,所以能审辨政治、刑罚的得失。由此可知早晚思考治理天下大事,是想使无辜被囚的冤情得以昭雪,伦理道德有章可循,而各地官员称职。

如为邀功请赏而请求考查,搞个假优秀,并无真实的政绩,纲纪就乱了,冤屈就无法伸了。关河阻隔,真实情况无法传到京师,所以朕建立东京,以便亲自处理。现在我将要巡视淮海地区,观察了解那里的风俗,着重访求正直的言论。

网络配图

但徒然有许多词章,在乡校之内,根本听不到这种言论。我感到恐惧,因而忽视了饮食起居。如果老百姓知道州县官员行政措施苛刻,侵扰危害百姓,违背公义徇私枉法,不利于百姓的,应当听任他们密封呈文奏进,广开四方视听,使上下沟通,天下就没有冤情了。”可惜在这些诏书下的同时,隋炀帝开始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奇花异草和各地民女,致使大好河山充满着污浊之气。

历史并不是因为你会多说两句漂亮话,就一直为你点赞。杨广是个说漂亮话不干人事的君主,因此他做皇帝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倒行逆施的,当时的起义领袖李密说: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不久,人们就把这个光说漂亮话,不干人事的家伙给干倒了。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重臣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名字是有点怪,他是唐朝功臣位列第一的人,不过他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从文或从武的角度看,比他厉害的人比比皆是,那到底为什么他是唐朝第一功臣?还被封了国公。要从玄武门事件开始看。玄武门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唐朝时期德高望重李世民在玄武门发生事变。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

  • 宫廷野史: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玉环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

  • 揭秘:雍正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向,卢华为先生在《金融观察》著文说:“他(雍正)处处与乃父背道而驰”,深信“贪官之弊易除,

  • 曾国藩也是"微博控":抄录数份在朋友圈传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

  • 慈禧为何怕一个守寡的养女?有什么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后,为了表示一下,她封其为军机大臣,并把他大女儿封为固伦荣寿公主。后来改为荣寿公主,慈禧把她当成女儿来照顾,所以她成了慈禧的养女。在12岁那年,公主出嫁。五年以后,丈夫死亡,17岁的她只能守寡。或许是她的心已不再年轻,虽然她才20来岁,但却“望之若妪媪也”。有意思的是,慈禧有

  • 绝色美后荒淫史:玩最美的男人杀最亲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魏宣武帝元恪

    世间的美女分两类,一类是初次见面让人失魂落魄,称得上惊艳绝色,但是时间长了越看越平常,另一类是初次看见觉得相貌平平,但是特别耐看,越看越有味,她的魅力是从里向外地刺穿你一生的岁月。历史上的美女很多,尤其是皇帝后宫的美女,个个可以说倾国倾城。这里要说的绝色美后的故事发生在北魏宣武帝时期。北魏宣武帝元恪

  • 萧皇后传奇身世:做了半世女俘嫁过六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萧皇后

    捡来一方“红盖头”长安的局势也有变化,公元581年,年幼的周静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外公杨坚。新登基的大隋皇帝,还挺待见萧岿,他坦率地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看中的就是萧家四公主,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姐姐们闹着相亲时,她居然没守在父母身边,而是被寄养在民间,衣衫褴褛,正吃糠咽菜哩。细究起

  • “平民财神”沈万三为什么会给朱元璋修城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沈万三

    沈万三的钱是怎么来的?学者们有大地主说、大资本家说、航海通商说、金融贸易说、官商勾结说、继承意外遗产说等多种。普通百姓很难相信正常营生能赚来这么多钱,因而多持意外得宝说。《云焦馆纪谈》记录了两种说法。一说沈万三苏州人,打鱼为生,有一天在船边洗碗,不小心把碗掉入水中,捞了半天,只捞到一批圆溜溜的石丸子

  • 和珅用一生贪了11亿 却把眼泪留给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

    无论和珅多么贪、多么恶,至少在他的妻子面前,他是一个好人,一个暖男。——前记人,都是有复杂性的,无法完全用简单的善与恶、是与非来评判。柴静曾说过一句话:当你了解世事的复杂性时,你便不会轻易地褒贬。的确是这样。能否看到这种复杂性,能否不轻易褒贬,能否不非黑即白一刀切地评判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一个人成熟与

  • 李自成因兵败因祖坟被掘 到底是谁那么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当时民间多归结为其祖坟被掘。而此事又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这里引述的说法来自清朝刘廷玑著《在园杂志》。因其所述大异于当事人自述,且极具传奇颜色,堪为谈资。李自成气势正盛之时,其兄李自祥改名张自祥,仍在米脂县衙任职,其企图不言自明。一日,米脂县令边大绶刚刚升堂,一人来县衙告状说自己所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