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北海会李陵,李陵羞愤泪湿襟

苏武北海会李陵,李陵羞愤泪湿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曲殇别离 访问量:2995 更新时间:2024/2/11 11:25:13

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持皇帝所赐节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

苏武完成使命,正要回国之时。副中郎将张胜因卷入匈奴谋反一案,连累苏武一同被捕。匈奴单于命卫律审理此案,目的想招降苏武。卫律把谋反主犯常推了上来,一剑挥做两段。厉声喝道:“张胜谋反当死,单于有令:投降者免死。”挥剑作势要劈张胜,张胜面如土色,伏地大喊:“愿降!”

卫律轻易招降一将,心中大喜。转过身来,举剑挥向苏武,又是一声大喝:“苏大人,降也不降?”

苏武怒目而视,不为所动。

卫律暗暗佩服,知道来硬的不行,便收起长剑,化作一脸和气:“苏大人,我也是从汉廷投奔过来的,现在单于封我为丁零王,带兵数万,牛羊满山。你今天降了单于,明天就享有同我一样的富贵。不然,男子汉七尺身躯,白白地成为草原野草的肥料,这样一来,你一世英名,有谁知道?岂不可惜!”

苏武听了,默然不语。

卫律以为苏武心有所动,顿时笑容可掬:“你今天听我所劝,降了单于,我就与你结为兄弟。假如不听我言,以后要想见我,可就见不着了。”

叛贼卫律,苏武本就为之不耻,看到卫律这副小人嘴脸,忍不住破口大骂:“我为什么要来见你这个叛主背亲的贼子?你不公正审理案件,反而挑拨两国互相攻伐。过去有越南杀汉使、宛王杀汉使、朝鲜杀汉使,都被我大汉诛灭了;唯独你匈奴还未受到惩罚!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匈奴,仍然想挑起两国相斗。匈奴灭顶之灾,就要从你们抓我之日开始了。”

面对苏武软硬不吃,卫律无可奈何,只得禀报单于。单于对苏武的忠贞不二,钦佩不已,心里越发想招降了苏武,为己所用。

“不能着急,须慢慢地来折磨他,折了他的锐气,磨灭他的志气,他就是天上的神,我也要叫他回头求饶。”

单于命人在野外挖了一个大坑,把苏武扔了下去,既不给吃的,也不给喝的。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苏武饿了,扯下衣服里的毡毛充饥,渴了,就一把雪捧进嘴里。过了好几天,单于以为苏武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派人来看,发现苏武竟然还活着,无不惊叹:“天哪,这哪里是人啊?简直就是神啊!”

单于下令把苏武一个人迁到渺无人烟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公羊什么时候下崽了,就什么时候放他回国。”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又不提供粮食,只得挖地下老鼠藏的草籽果实来作为食物。天天拄着节符出去放羊。不论早晚,或卧或起,手不离符,以致节符上的毛都脱落了。这样过了八九年,这年冬天,丁零王卫律指使下人把苏武放牧的牛羊盗窃一空。苏武一下子变得穷困不堪。

天汉二年,李陵率五千人马深入匈奴腹地,遭八万匈奴围困。李陵奋起反击,杀敌一万多人,终因矢尽粮绝,后援不继而降。这样,李陵苏武两人都在匈奴,李陵初降,心中有愧,不敢去拜访苏武。等到苏武在北海放羊,单于便让李陵去劝降苏武。这时李陵已是匈奴的右校王了。

苏武李陵过去都在汉庭任职侍中,有过交情。不想今日在异域相遇,真是世事莫测。两人兴奋不已,感慨良多。李陵摆下宴席,奏乐助兴。把酒言欢,对苏武恭维备至,敬仰之极。

李陵话锋一转,为苏武大鸣不平:“我们是故友,今天我敞开心扉,为你的处境说道说道:单于仰慕你的才能。你即使能够做到不为单于所用,但是单于宁愿你老死在这里,也不允许你为汉天子所用,所以你最终还是不能回去,只能白白地在这无人之地受苦,你的大忠大信又有谁知道?现在你家里的情况是:你的兄长以大不敬罪,伏剑自杀了,你的弟弟抓捕逃犯不力,服毒自尽了。太夫人寿终,我为之送葬。你夫人年纪轻轻,听说也改嫁了。你的两个妹妹,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十几年来,不知是死是活。你看看,你家没了,那边还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人的一生,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样,转瞬即逝,何苦这么长时间来自讨苦吃!我一开始投降匈奴时,也是心里十分狂乱,痛恨自己辜负了朝廷,加上连累老母亲被收押。我不想投降的心,比你现在还要坚决。况且现在陛下年纪大了,法令变化无常,大臣无辜被灭门的,就有十多家。自身安危都难以保证。你现在还想为谁坚持下去?听我一席劝吧,我们一起共事单于,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父子没有建功立业,却蒙陛下提携栽培,位列将行,赐爵通侯。兄弟都在陛下身边任职,只想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今天,我如果能够献身国家,即使刀砍锅煮,也是心甘情愿。臣子服务君王,就像儿子服务父亲一样。儿子为了父亲去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你不要再说什么了,我心意已决。”

李陵与苏武喝了几天酒,实在不死心,几乎是在哀求苏武:“你就听一听我李陵的话吧!”苏武不计私情,坚持不辱使命:“我早就料定自己会被单于处死!右校王,你一定要我投降,那就结束今天的宴席,让我死在你的面前。”

李陵这才知道苏武的忠诚,是不可撼动的。便长叹一口气:“哎呀,你是真正的忠义之人啊,我与卫律的罪孽,大得可以直达上天。”想起因为自己没能死节,家人族灭,家声溃毁,祖宗受辱,国家蒙羞,禁不住悲从中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连衣裳都打湿了。“单于让我来见你,本来是想劝你归顺单于。苏大人一片忠心,坚如磐石,我一个降将,以后有何面目前来见你?”痛哭过后,便与苏武诀别而去。

李陵别过苏武,念苏武生活困苦,想送一些吃用之物给他,又痛恨自己无脸再见苏武,就让妻子送了十几头牛羊过去。。

公元前87年,昭帝即位。过了几年,汉匈和好。汉朝要求匈奴归还苏武,几经周折,苏武终于程回国。

苏武在匈奴一十九年,出使时一百多人,除去投降匈奴的和死亡的,随苏武归国的仅存九人。苏武壮年出使,等到回国时,胡须头发全都白了。节符上的毛也全部脱落,苏武拿着一根光光的竹竿,郑重地交还给朝廷。

标签: 苏武李陵北海匈奴张胜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苏武牧羊,匈奴人

    苏武是西汉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世人砥砺前行,十九年时间,并没有磨灭苏武的气节,反而令其成为一代传奇。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武帝的命令,放归匈奴使者,这本是一次毫无悬念的普通出访,只要苏武平安将使者送达,就完成了任务。史料记载“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

  • 苏武牧羊时,为何宁可吃野菜也不宰羊吃?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微影视影视剪辑标签:皇帝,野菜,匈奴人,苏武牧羊,汉高祖刘邦

    简介“苏武放羊”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是从课本上学的。作为西汉传奇人物,苏武秉承皇帝和朝廷的意志,来到匈奴境内和谈时被他恶意诽谤并流放。苏武虽然过得很凄惨,但他从来没有过什么不满。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赋予他的使命和任务放在第一位,在荒凉的塞北大草原上徜徉。漂泊十九年,他终于能够重新回到大男人的怀抱。众所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妻子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武,匈奴,刘彻,汉昭帝,牧羊

    但得苏贤英魂在,应夸后辈亦真贤。晩加回复无他意,不胜英雄酒一坛。大汉朝的使节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后,被匈奴扣押19年。在这19年间,苏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气节,将自己的正义彰显得极致。人们将“苏武牧羊”的故事传颂至今。苏武的一生,为了民族的气节而活,但是,在这背后,他独自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作为旁

  • 汉代苏武:十九年前出汉家 此生漂泊到天涯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蔡文姬,苏武牧羊

    汉朝四百年,可圈可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很多。由于汉朝与匈奴在不同时期的整体实力不同,两者相爱相杀,既有势不两立的对抗阶段,也有友好附属的和平共处阶段。如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作为抗击匈奴的历史人物家喻户晓;“苏武牧羊”是坚贞不屈的象征。而在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中,也留下了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

  • 牧羊人的执着:苏武牧羊十九载,北海孤影赞忠魂!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苏武,匈奴,李陵,赵破奴,张骞,苏武牧羊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429期)在古代,使节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不只是舍生取义,而是在死亡中求得生存。虽然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潜规则,但却难免有的人会不讲武德。西汉时期就是这样,匈奴一次又一次扣押汉朝使者,然后汉朝也依样画葫芦扣押匈奴使者。苏建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于是

  • 苏武牧羊只能吃野菜充饥,为啥不杀羊吃肉?匈奴人:他吃一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刘彻,野菜,匈奴人,苏武牧羊

    导语:我国的历史名著《后汉书》里记载了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一故事在历史上久为传颂,我国的许多戏剧,如豫剧和京剧当中都演绎着这一传奇。苏武的精神传承至今,这些剧目也久盛不衰。《后汉书》的作者班固评价苏武,“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后世有许多诗人也受到苏武的精神激励,纷纷作诗赞颂苏武的事迹,这里面有李白写下

  • 苏武被匈奴流放贝加尔湖,饥饿难忍时,为何宁愿吃草根也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无鞋呆呆标签:苏武,刘彻,匈奴人,霍去病,贝加尔湖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李白古代人最重视的东西是什么,很多人或许会不假思索的说出两个字“气节”!尽管古人曾流传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语,但这句话更多是对人的一种劝慰而已,在古代诸多士大夫的眼中,节气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如果失去了节气和死了似乎没有区别,所以古代士大夫在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人生了个混血儿,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匈奴,刘彻,李陵,汉宣帝

    导读:苏武跟那个匈奴女子生下的混血儿名叫苏通国,在苏武重新回国之时,因为匈奴不愿意让苏武的妻子和孩子跟他一起回到自己的国家,所以妻子跟儿子就留在了匈奴,在匈奴这个孩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生活的也不是很好,幸运的是在多年以后,新皇帝登基后,同意让苏武将他的妻子和儿子接过来,这才父子得以相见,只不过那

  • 苏武牧羊19年宁死不降,又为何与匈奴女子育有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苏武,匈奴,苏武牧羊,匈奴人,刘彻

    “苏武牧羊”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被困匈奴19年,持节不屈,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过,大家应该都不知道,在苏武19年的牧羊生涯中,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并且两人还共同孕育了一个“汉匈混血儿”。出使匈奴遇叛乱,北海牧羊十九载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任命苏武为中郎将,率领使

  • 汉使苏武的名言,狂拽酷炫吊炸天,震傻匈奴君臣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苏武,刘彻,李陵,匈奴人

    自古艰难唯一死——制骑兵战术大师李陵(6)自李广利破大宛后,大汉兵威远播,西域诸王,皆遣子弟携带贡品入质汉朝。而西域小国轮台、渠犁(今新疆塔里木河北)由于被汉军屠尽,化为空城,又兼土壤肥美颇宜耕种,武帝遂将长城自玉门关继续往西北推进,在此二地设立了据点,各以数百兵士屯田,置“使者校尉”领护,以保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