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参本身的能力如何?为何刘邦、萧何、吕后都推荐他当宰相?

曹参本身的能力如何?为何刘邦、萧何、吕后都推荐他当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3344 更新时间:2023/12/24 20:29:12

西汉由刘邦一手建立,和手下中国杰出的人才共同打造了大汉王朝,比如杰出的就又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其中萧何在汉朝建立之后担任了汉朝的第一个丞相。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曹参也是开国功勋,在萧何死后,刘邦和萧何等人一致推荐曹参接替萧何当宰相。我们也知道在刘邦起初起义的起义的阶段,曹参是一个武将的角色。不过起义前,曹参就是秦朝管理监狱的一个小官了,比起樊哙等人还是有所区别的,也算是个文化人。那么曹参本身的能力如何,可以胜任丞相一职吗?为何还会被刘邦、萧何等人推荐?

  • 曹参本身的能力如何?可以胜任丞相一职吗?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个曹参,曹参和刘萧何是老乡,都是沛县人。刘邦还没有起义的时候,还啥也不是的时候,曹参已经是当时秦朝的官吏了,在沛县担任狱掾(管理监狱的牢头),萧何是沛县的主吏官,可以说是曹参的上司。两人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之后刘邦起义了,萧何就加入了义军,曹参也成为了刘邦军中的一员。

曹参当时在刘邦军中的身份是中涓(类似领袖身边近臣的官职),可以看出曹参还是很受刘邦的的信任,也可以看出曹参也是有一定的能力。之后曹参带着军队和秦军在胡陵决战,曹参一举击败秦军。随后马不停蹄地拿下薛县,之后又进攻魏王的丰邑。这一系列的作为就已经可以看出曹参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建树,是一个能胜任带兵打仗的将军。

随后有立下很多战功,之后被刘邦任命为左丞相跟随韩信打仗。在和魏王豹、夏说、陈馀等人作战的时候,擦配餐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也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汉朝完成了统一,曹参也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平阳侯。第二年曹参出任齐国的丞相,这一做就是九年,曹参在齐国担任丞相的期间将齐国治理的非常安定。当时齐国人都说是曹参的功劳。可以看出曹参是有能力的。

紫陌认为曹参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都是一把好手。不像题主说的本身没多大能力之人,为何会那么说呢?想必是因为曹参在萧何之后担任丞相一职,没有什么作为而被这样认为。曹参恰恰是这个“不作为”才是真正的“作为”。下面和紫陌一起来看原由。

  • 为何刘邦、萧何等人都推荐曹参担任宰相?

刘邦去世前,吕后到刘邦的病床前问刘邦,萧何去世后,应该选谁当宰相(指右丞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凌。

公元193年,萧何病重去世之前,汉惠帝询问萧何谁能继任丞相,萧何回答说:“只有曹参有这个才能。”

于是汉惠帝就将在齐国的曹参召回朝廷,任命他接替萧何成为了丞相。

刘邦、萧何推荐曹参是认可曹参的能力。曹参成为刘邦的不二人选,除了曹参的能力之外,曹参还没野心。不会像韩信、英布那些人那样,会夺刘盈的权。曹参还在朝中有很大的威望。没有野心又有威望,能帮刘盈镇住朝中的大臣,使政权稳固。

而曹参也不瞎折腾,后面的“不作为”中也能看出来。不给刘盈乱出主意,刘盈就不会乱政,因此国家就不会乱。而陈平就不行了,陈平的智慧很高,但是不让陈平出谋划策就怕陈平忍不住。所以刘邦最终选择了曹参。

萧何选择曹参除了认可曹参的能力之外,曹参是可以延续萧何的政策,每个领导下任前都会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而之后也确实印证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就发生在曹参身上。

而吕后推荐曹参是有一定的原因。曹参是齐地的丞相,也是跟随刘肥多年,按理来说是刘肥的人,那么吕后任用刘肥的人做宰相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而最终吕后还是选择了曹参,无论是什么原因,对于当时的吕后选择曹参,就说明曹参是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能力行不行先放在一旁,首先是要符合吕后的心意。怎么算是符合心意呢?自然是曹参当丞相后,之后做的事也是要符合吕后的心意了。

曹参在当了宰相以后,什么事也不做,几乎是“不作为”。但是朝堂上下的人,对曹参都还很满意。吕后也是,说明曹参在做了丞相之后做到了吕后的心意,符合吕后的要求。

曹参之所以能够获得各方肯定,恰好在于他“不作为”这一点上。也恰是能看出曹参的能力。

刘邦、萧何推荐曹参是认可曹参是因为曹参是合适的人选。吕后认可曹参,就是一些所谓的政治需求了,曹参听话啊。

  • 从汉惠帝刘盈和曹参的对话,应证曹参的能力。

曹参在齐地做了九年的丞相,之后被调回,在做三年的丞相生涯中,曹参可以说一事无成,不但没有制定出像样的政策,还对那些犯了错的官员很宽容,还每日和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完全就是一幅庸臣的模样。

之后汉惠帝刘盈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回去劝一下曹参:

“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就是说,你回去问一下你爹,高帝刚去世,一切百废待兴,他作为宰相,为什么整天只是喝酒,也没见他来向我汇报啊?刘盈还特别交代,回去千万别说我让你问他的。

但是最终换来的却是曹参对儿子的“毒打”,刘盈见曹窋被打,就召曹参来问话,是我让曹窋来问的,为什么打曹窋?之后就有了一段对话。

曹参先是询问汉惠帝自己比起刘邦怎么样?汉惠帝说自己比不上父亲。然后曹参又说自己也比不上萧何。你不如高帝,我不如萧何。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只能遵守先人留下的制度就好了。为什么要另搞一套呢?汉惠帝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不在怀疑曹参的能力了,这就是萧规曹随的典故。

这就是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曹参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但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其实曹参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没做,曹参选取了很多老实忠厚的人作为自己的下属下,喜欢阿谀奉承官员被曹参赶走了。

而当时汉朝的权利可以说是都集中的吕后的手中,曹参要是表现的很有才能,或者不听话,下场可想而知。我们回顾前文中,刘盈说的“无所请示”这句话。

这句话是说曹参不向皇帝刘盈请示,而丞相不向皇帝请示对吗,自然是不合常理的。那么自然是有请示的人,而这人自然也就是吕后了,曹参的一切行动吕后都是知道的,也是吕后满意曹参的原因。

曹参在回答刘盈的时候,也很有技巧。他并没有说他必须一切都得听吕后的,而是说刘邦和萧何来对比。所以说当时的丞相应该怎么做,曹参心里其实非常明白。

当时的汉朝确实没有什么大事,无为而治,与民修养是最好的政策,所以曹参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以这样一副面貌示人,不但朝廷没有乱,自己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所以说曹参不但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还是一个十分聪明且有能力的人。

  • 结语:

而曹参的“萧规曹随”,其实是“文景之治”的滥觞。曹参所采用的政策,显然与此后的“文景之治”是一脉相承的。

正是因为有“萧规曹随”,因此才有了后面的“文景之治”,汉朝经济的得以全面复苏。而此时我们再看曹参的能力,曹参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曹参的“不作为”对老百姓是有用的,可以休养生息,对历史是有贡献的,要是没有这样的积累,怎么会有后世汉武帝刘彻的大作为呢!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文/历史紫陌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汉初人物志: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午夜墨水标签:曹参,刘邦,韩信,萧何,项羽,黥布

    刘邦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与他的选人用人有很大关系,比如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人都是无双国士。当然,刘邦的胜利也离不开其他功臣,比如曹参,作为与萧何齐名的历史名人,曹参不但文能安天下,而且还有着赫赫的战功。本文介绍下正史对曹参的主要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高组本纪》、《曹相国

  • 平阳侯曹参:从沛县狱掾到万户侯,西汉第一武将功侯是怎么练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灌婴,韩信,萧何,项羽,汉朝,平阳侯曹参,汉高祖刘邦

    在西汉开国功侯之中,萧何虽然凭借着长期坐镇后方,稳定后方的同时又源源不断供给前线而位列功臣第一,但要论战功最为卓著者,当属功侯榜第二、武将战功第一的平阳侯曹参。在汉初功勋武将之中,恐怕也只有因功封王的韩信可以凌驾于曹参之上。曹参本为沛县狱掾,沛县起兵后追随刘邦曹参本是沛县人,与刘邦算是同乡,早年曾任

  • 汉朝丞相曹参的不作为,“萧规曹随”是曹参丞相任内最大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曹参,丞相,刘彻,萧何,刘邦

    自从萧何丞相去世后,曹参继任丞相,曹丞相每天喝酒吃肉,不问政事,百官看不下去到曹府谏言,曹参不让下属开口,只是把下属拉上宴席,在席间只谈风月不讲政事,后来连皇帝都看不下去,让曹参儿子向父亲劝解,曹参反把儿子暴打一顿。过几天皇帝亲自询问曹参,为何不理政务;曹参问皇帝:自己与萧何比谁的能力大?皇帝曰萧丞

  • 曹参当了3年宰相,一件事没办,成天胡吃海喝,死后还被千古传颂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萧规曹随”只是曹参忽悠惠帝的借口,历史上残酷的真相被掩盖了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吕雉,赵王,萧规,汉朝,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导语:“萧规曹随”这一典故词语。出自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说的是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做了宰相,仍照着以前的制度实行。《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惠帝问政《

  • 功劳可比萧何韩信的铁血硬汉,却留下混日子丞相名声,曹参:我冤

    历史解密编辑:答小霜趣闻标签:萧何,韩信,曹参,丞相,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大汉相国萧何病入膏肓。汉惠帝刘盈亲自去探望,并询问谁可继之为相。萧何想都未想推荐道:曹参。不久后,萧何就去世了。此时,曹参担任齐国相已有九年。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他立即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并自信地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人来宣旨任命曹参为相,

  • 文明探源 出彩中原丨殷墟商王陵“真容渐露” 大邑商格局渐显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轩同学标签:殷墟,墓葬,殷商,大邑,青铜器,商王陵,十大考古

    大河网讯(记者莫韶华)甲骨文的发觉,让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这个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由此名声大噪,被称为“中国的考古圣地”。5月14日,记者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团来到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工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入选考古界的“奥斯卡”2022年度十

  • 汉代长沙王陵周边考古最新进展:发现21座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墓葬,王陵,陵墓,陪葬,陶器,汉代,长沙市,考古专家

    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汉代长沙王陵周边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 自2022年10月对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西汉时期墓葬21座,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遗迹分布航拍图考古工地负责人周保冬介绍,21座墓葬均为西汉时期的小型竖

  • 汉代长沙王陵周边新发现21座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标签:墓葬,王陵,陵墓,陪葬,陶器,考古

    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汉代长沙王陵周边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自2022年10月对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西汉时期墓葬21座,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遗迹分布航拍图考古工地负责人周保冬介绍,21座墓葬均为西汉时期的小

  • 千年手游:帝王陵(桂林王陵)攻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冰奈奈标签:桂林,宝盒,玉玺,帝王陵,千年手游

    小伙伴们好,很多小伙伴问我,我游戏年龄30岁了,为什么打不过帝王陵,打帝王陵需要什么。那么接下来给小伙伴们带来一期帝王陵的攻略,教大家怎样打过帝王陵,获得自己需要的装备。首先帝王陵的进入要求是人物游戏年龄到达30岁,才能进入,但需要桂林王符,在大家角色年龄到达40之后可以任意进入,就无需桂林王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