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规曹随”只是曹参忽悠惠帝的借口,历史上残酷的真相被掩盖了

“萧规曹随”只是曹参忽悠惠帝的借口,历史上残酷的真相被掩盖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4/3/11 17:07:24

导语:“萧规曹随”这一典故词语。出自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说的是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做了宰相,仍照着以前的制度实行。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惠帝问政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善,君休矣!”

曹参自拜相以来,不问政事,每日饮酒作乐。消息传到惠帝耳中,心中不满,心想:母后干政,我管不了。国事都委托给相国了,谁知道所托非人,整天喝酒娱乐,如此下去,国事荒废,那还得了?

于是惠帝立即召见曹参,责问他为何不问政事。曹参问汉惠帝,与高祖刘邦比如何,惠帝心想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问自己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瞥了他一眼,不是差一点半点啊?曹参说:“高皇帝平定天下,萧丞相法令明确,既然你不如先皇,我不及萧何,现在陛下您垂衣拱手,我则恪守职责,遵循旧令,不就行了吗?”惠帝无言以对,无奈赶他回家喝酒去吧!

曹参当丞相三年后去世。当时的老百姓感念萧何和曹参的治国之功,作歌云: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萧规曹随”有了好的结果,老百姓也满意这样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自然被后世称赞。但当时曹参真实的想法是如此吗?难道他不想去施展自己的抱负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曹参其人

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萧何、樊哙皆为沛县人,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建国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大臣排位次。群臣曰:“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刘邦因关内侯鄂君之言,压下百官的声音,仍把萧何位列众卿之首,曹参只能屈居其后排第二。

注:曹参是武将起家,在韩信加入刘邦势力之前,都是萧何守家,曹参领兵作战,在刘邦手下,萧何是文臣之首,曹参是武将之冠。之后,成为韩信的助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曹参的功绩: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朝中大臣,能在丞相萧何在场的情况下,一致推举曹参功劳最大。从这里也可看出两点:

1、在群臣的心目中,曹参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2、只论影响力,曹参的威望和人缘不比萧何低,甚至更在其上。

曹参和萧何在排位次时,因为刘邦偏袒萧何,二人有过嫌隙。曹参能文能武,威望也足,按理说他当了丞相肯定会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笔墨,青史流芳。那为何会出现“萧规曹随”呢?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当政背景

曹参当丞相时,朝堂上可谓噤若寒蝉,大事、小事,只有一个人说了算,那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她是中国历史上有书面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秦始皇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本纪的传奇女性,和之后唐朝的武则天皇帝,并称吕、武的人物。

吕后的手段狠厉非常,先是帮助刘邦除了功臣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刘邦去世后,吕雉开始独掌大权。毒杀赵王刘如意(戚夫人之子),又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齐悼惠王刘肥在宴会上坐了上位,这引起了吕后的不满,不是惠帝护着,差点被毒死。(曹参此时就是齐国相,是辅佐刘肥的老师,对此也无能为力)

吕后执政后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在朝堂上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吕后此时以无人可制,随意处死诸侯王,而朝野重臣无人敢言。

萧何死后,曹参入相。此时曹参垂垂老矣,已经没有胆量或是能力再与吕后作对,只能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心中所想的只不过是在大汉朝得个有始有终(好名声),不要在死后遗祸家族子孙而已。这才发生了惠帝问政,萧规曹随的故事。之后三年,曹参病逝,他的不问政事、饮酒作乐的“无为而治”获得朝野上下一致的称赞。

结语:吕雉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采取“无为而治”,曹参为相也不得不认同,说到这里,其实曹参随的并不是萧何,而是吕后!

参考资料:《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汉书》等

更多文章

  • 功劳可比萧何韩信的铁血硬汉,却留下混日子丞相名声,曹参:我冤

    历史解密编辑:答小霜趣闻标签:萧何,韩信,曹参,丞相,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大汉相国萧何病入膏肓。汉惠帝刘盈亲自去探望,并询问谁可继之为相。萧何想都未想推荐道:曹参。不久后,萧何就去世了。此时,曹参担任齐国相已有九年。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他立即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并自信地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人来宣旨任命曹参为相,

  • 文明探源 出彩中原丨殷墟商王陵“真容渐露” 大邑商格局渐显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轩同学标签:殷墟,墓葬,殷商,大邑,青铜器,商王陵,十大考古

    大河网讯(记者莫韶华)甲骨文的发觉,让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这个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由此名声大噪,被称为“中国的考古圣地”。5月14日,记者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团来到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工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入选考古界的“奥斯卡”2022年度十

  • 汉代长沙王陵周边考古最新进展:发现21座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墓葬,王陵,陵墓,陪葬,陶器,汉代,长沙市,考古专家

    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汉代长沙王陵周边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 自2022年10月对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西汉时期墓葬21座,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遗迹分布航拍图考古工地负责人周保冬介绍,21座墓葬均为西汉时期的小型竖

  • 汉代长沙王陵周边新发现21座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标签:墓葬,王陵,陵墓,陪葬,陶器,考古

    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汉代长沙王陵周边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自2022年10月对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西汉时期墓葬21座,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遗迹分布航拍图考古工地负责人周保冬介绍,21座墓葬均为西汉时期的小

  • 千年手游:帝王陵(桂林王陵)攻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冰奈奈标签:桂林,宝盒,玉玺,帝王陵,千年手游

    小伙伴们好,很多小伙伴问我,我游戏年龄30岁了,为什么打不过帝王陵,打帝王陵需要什么。那么接下来给小伙伴们带来一期帝王陵的攻略,教大家怎样打过帝王陵,获得自己需要的装备。首先帝王陵的进入要求是人物游戏年龄到达30岁,才能进入,但需要桂林王符,在大家角色年龄到达40之后可以任意进入,就无需桂林王符了。

  • 王陵街道:各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王陵街道,独居老人,月饼,邻里一家亲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王陵街道各社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通过文艺活动、月饼制作、走访慰问等形式,拉近了邻里情谊,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月是故乡明,饼表思乡情和面、包馅、压膜......个个精致的月饼在居民的手中诞生了,拿着成型的月饼互相展示,拍照留念,互相祝福中秋快乐,一片热闹愉悦的温馨氛围。喜

  • 千年盛世手游攻略:王陵系装备介绍,你的第一件王陵装备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圆子说游戏标签:玉玺,铠甲,黄金,帝王陵,千年盛世手游,更多游戏资讯攻略

    装备篇——王陵系列【黄金拳套】获取方式:帝王陵二层宝箱概率获得、云顶之役黄区击杀狐狸、忍者概率获得【新罗宝剑】获取方式:帝王陵二层宝箱概率获得、云顶之役黄区击杀狐狸、忍者概率获得【三叉戟】获取方式:帝王陵二层宝箱概率获得、云顶之役黄区击杀狐狸、忍者概率获得【桂林竹枪】获取方式:帝王陵二层宝箱概率获得

  • 千年手游丨原始千年:重返王陵,王陵玩法攻略,下本不烦恼

    历史解密编辑:追忆彩虹岛标签:桂林,宝盒,玉玺,银币,帝王陵,千年手游

    哈喽大家好,有很多小伙伴问我说,我游戏年龄30岁了,怎么打不过帝王陵,打帝王陵需要说明条件。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期帝王陵的攻略,教你们如何打得过帝王陵,获取自己想要的装备。首先进去帝王陵的条件是人物年龄达到30岁,但是需要桂林王符,在我们人物年龄达到40岁以后就可以随意进去,就不需要桂林王符了

  • 千年手游丨原始千年:重返王陵,全网独一份王陵玩法攻略

    历史解密编辑:忧郁的土豆标签:桂林,铠甲,黄金,帝王陵,千年手游

    各位大侠久等了千年即将迎来全新版本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看看本次版本的更新内容和攻略吧玩法攻略帝王陵介绍进入条件:30岁以后并需要神话境界(280元气)开启时间:每小时前10分钟进入(桂林符找雨中客兑换)可获取物品忍者剑、男子木展、女子木展、日本刀、男子黄金护腕、女子黄金护腕、男子黄金铠甲、女子黄

  • 殷墟考古最新发现 突破了对于王陵区布局的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中经文化标签:王陵区,殷墟,考古,墓葬,甲骨文,聚落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记者 成琪)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九十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